汲 蔚 县 古 韵
谱 文 化 传 承
遇 见蔚 州
summer social practice
一 座 古 城 , 一 部 史 诗 , 一 段 岁 月
蔚 州 古 城 , 北 枕 壶 流 河 , 南 扼 飞 狐 峪
中 国 蔚 州
2 0 2 4 . 0 7
蔚县,古为代国,后称蔚州,又名萝川。《说文解字》里解释,“蔚”,草木茂盛的样子,取与生态、自然相依相存之意。
商周时代国之都邑,秦汉时代郡之郡治,北周宣帝时(公元579年)置蔚州,次年建蔚州城,乃九朝古城……源远流长的历史积淀,代代相传,融合成为蔚州这片土地上璀璨夺目的文化。
走 进 蔚 州 古 地 感 千 年 传 承
为深入挖掘和传承蔚县西古堡村古建筑所承载的历史文化,让蔚州一带古代社会的历史、文化可以更好的被保护和传承,了解蔚州大地上,蔚州文化与蔚州人间的密切关系,天津商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 曙光蔚见实践队奔赴蔚县,开展实践调研。
当小队抵达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我们首先同蔚县暖泉古镇三堡之一的西古堡村书记进行了简单了谈话,辛书记向我们表达了欢迎,在书记的介绍下,我们了解到西古堡村的建筑多为明清时期的古建筑,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为当地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同时辛书记邀请我们一同逛一逛西古堡传统古村落......
01
城堡中生活--建筑篇
Places & Buildings
在同书记一起逛村落的时,他向我们介绍到西古堡具有代表性的古建筑包括了西大院,东楼房院,董家祠堂,苍竹轩以及瓮城,翁城是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了。 瓮城平面均为正方形,布局对称。居民就地取材,用黄土夯成土城墙,一般堡墙高约6米,城墙高约10米,进一步提高了城门的安全性。而瓮城的存在也成就了西古堡村名,并且瓮城这种设计使得敌人一旦进入城门,就会陷入瓮城之内,受到四面围攻,从而增强了城堡的防御能力。
除此以外,我们在蔚县探寻到了一处神秘的悬崖古堡--西大神堡,古堡始建于明洪武年间,在之后200多年中古堡一直有明军重兵守卫,是名符其实的军堡它建在百丈悬崖上,周边人烟稀少,600余年的历史匆匆消逝,镜头下的西大神堡 依旧沉默的神秘着,它曾是明朝时期的军事要塞,如今被风雨侵蚀严重,城门处早已是深沟纵横,只留下断臂残垣,映入眼帘的是满满的历史沧桑感,仿佛置身遥远戈壁滩。
最后,经过对蔚县西古堡村古建筑的观察与总结,我们对蔚州古城的建筑文化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在当地向导对特色建筑,独特文化的介绍下,我们了解到,当地的村民发自内心为他们的建筑文化所自豪,
说到保护当地古建筑时,辛书记以及当地向导讲到,保护"形貌",更要存留"记忆"。
除西古堡以外,我们还去到了蔚县博物馆,在博物馆里见到了蔚县建筑所孕育的多种文化结晶。
确实,古建筑好似一个盛放故事的容器,砖瓦构成了外观之美,而生活在其中的人,则让建筑变得鲜活有神。正是生活在蔚州古地的淳朴而真诚,善良而勇敢的蔚州人民,让一条条街巷,一栋栋建筑更加灵动。如果单单保护古建筑的“形”却丢失了其中的文化,特点,未免失去古建的“神”。
02
舌尖上的蔚州--美食篇
Food feature
张家口蔚县的地理位置处于多省交界处,蔚县自古以来就是汉族与北方游牧民族交流频繁的地区,同时处在三晋与燕赵一带的交接地,不断发展的商贸运输促进了此地文化的交融,这种交融带来了烹饪技术、食材和口味的融合,使得蔚县美食既包含了北方的粗犷,也有南方的细腻,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风味。
蔚州豆腐干
韧劲十足:
有嚼劲
蔚州豆腐干比别的地方的豆腐干都要硬,水分要少,给人一种非常实在的感觉。蛋白质含量数倍于普通豆腐,也是十分顶饱的食物。
豆腐干制作中
我们探寻了当地制作豆腐干的老字号,在这里,豆腐正以一种较为依赖手工的制作方法而诞生,铁锅中腾腾升起的蒸汽,掺上黄豆的香气,整个制作房间开启了一种沉浸式的加工模式,五香豆腐干的制作人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豆腐的压制过程,清香的豆子便成了软嫩的豆腐,但此时仍需要继续压制,排干多余的水分......
粉坨
凉凉滑滑:
解暑小吃
粉坨是蔚县人民夏天的必吃品,它是由豆面制成,将豆面和上些许白面上锅加水熬成糊状,然后倒入碗里待其凝固,划成条状加入调料便可以享用了。
在采访粉坨老字号传承人时,他向我们分享道,他所经营的这家粉坨店已经有几代了,当地的村民认可度十分之高,并且粉坨作为这样一种夏日美食,作为蔚县的特色小吃,能够从事粉坨的制作他也十分开心。
甜糊糊
酸酸甜甜:
用蔚县杏干以及黑枣混合起来蒸煮、捣烂然后加入开水晾凉后凝固而成。
荞面饸饹
谐音“合乐”:
代表着“合家欢乐”的含义。
它美好的象征成为蔚县人婚配婚娶、祈年过节等各种“大典”的传统食谱。
此外,还有旋粉,漏蝌蚪,杏干,水饸饹,黄糕等等特色美食。
/蔚县美食 品历史风味/
03
刀尖上的艺术--剪纸篇
Yuzhou paper cutting
蔚县剪纸,河北省蔚县地方传统手工剪纸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源于明代,是中国唯一的以阴阳混刻、重彩点染为制作工艺的民间剪纸。
清代末年,蔚县剪纸工具改革,由“剪”变“刻”。
20世纪初,蔚县剪纸在构图、造型和色彩上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开创了独具一格的民间剪纸新流派。
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蔚县也被誉为“中国剪纸艺术之乡”。
随时代的发展,他表示剪纸的内容也有了一定的变化,慢慢贴近年轻人的生活与视域,并且有的剪纸甚至可以做到3D形态,更是打破了传统对剪纸的定义。
在同剪纸非遗传承人进行交谈的过程中,他谈到,最开始只是为了谋生而进入到剪纸的制作当中,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喜欢上了这种精细的艺术,愿意去沉浸到纸张的镌刻当中,并且他也十分愿意将剪纸这项非遗艺术传承下去,一代一代......
生生不息的薪火相传,折射着勤勉坚毅的生活智慧与大道至简的东方美学,真正价值连城的,不是那些精美绝伦的工艺品,而是工艺背后这些巧手匠心。正是这些勇于创新,坚守初心的非遗传承人,才让蔚县剪纸文化充满了持久的鲜活与魅力。
最后,我们也有幸有机会见到剪纸的制作过程。另外,我们也将校徽融入到剪纸艺术当中,使得剪纸别有一番“商”风。
/探 寻 刀 尖 艺 术 坚 守 非 遗 初 心/
04
铁水与力量--打铁花
Hot metal and power
蔚县打树花是蔚县暖泉镇一项古老而独特的民间传统焰火表演艺术。这种表演起源于明代,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打树花的核心在于“打”字,表演者会将熔化的铁水以特殊技艺泼洒到古城墙上,铁水遇冷瞬间绽放,如同枝繁叶茂的树冠上开出璀璨的火花,因此得名“打树花”。表演者通常身穿羊皮袄,头戴草帽,手持柳木勺,将160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铁水用力挥洒出去,形成万朵金花盛开的壮观景象,耀眼夺目,蔚为壮观。
通过对打树花传承人的采访,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到了打树花的内在价值和与传承人的深度联系。
他们对这门技艺抱有深厚的情感与敬意。对他们而言,打树花不仅仅是一项技术活,更是家族荣耀、文化传承和个人身份的重要标志。
他们通常视打树花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它承载着数百年来先辈们的智慧和辛勤,同时也寄托着对后代能够继承并光大这一文化遗产的期望。他们通过每一次表演,不仅是向外界展示一个绚烂的视觉盛宴,也是在默默讲述着关于坚持、传承和创新的故事。
面对现代生活方式的冲击,许多手艺人可能会感到担忧,担心这门传统技艺逐渐被遗忘,但他们也会积极寻求创新和保护的方法,希望能让打树花继续璀璨在当代社会的文化星空之中。
05
蔚州之言--蔚州话
dialect
在这个不断发展和变化的时代,普通话似乎已经是同人交流的必备语言,我们在西古堡村进行了普通话的推广以及宣传。
但是浓浓的方言里存惜着生生不息的乡愁。
方言是地方文化的坐标,沉淀生活记忆,凝结深厚情感。
方言为"表",跃动迭代;文化为"里",赓续不息。语言,素来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与直接体现。蔚县的方言也同样如此,蔚州一带的方言有以下特点:
1
声母:
蔚县方言与普通话相比,少了三个声母:zh、ch、sh,即没有卷舌音。这导致蔚县人说“十”常被北京人听成“四”,“香椿”与“乡村”发音相同。
2
韵母:
蔚县方言只有后鼻音韵母,普通话中的前鼻音韵母音节一律被读成后鼻音韵母。例如,“金银”读成“经营”,“花盆”读成“花棚”等。
3
发音风格:
蔚县方言发音绵软,语气温和,声调婉转,被形容为“低如燕子呢喃,高似画眉对歌”。
"言语和修辞在传情达意之外,更多作为桥梁,建立和维护群体关系。"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付晓光说。从这个意义上讲,本就接地气的方言,在渲染气氛、强化认同、拉近距离、连接情感等方面,具有先天优势。
"乡音寄托着乡情,承载着乡愁。"在段亚广看来,生动鲜活的方言,是"远方"和"故乡"之间的纽带。年轻人群体中方言的"回归",是其地域认同建立、集体记忆唤醒的必然结果。
蔚县的方言,连接着蔚县的游子,乡音还在,远方和故乡的牵连就没有飘散......
/蔚州方言 聚一方心灵/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天津商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 曙光蔚见队
图片来源:曙光蔚见队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