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工大朱敦如团队/南师大俞飞等: MOF 温和条件下可逆吸附氨污染物

学术   2024-07-16 11:01   中国香港  

研究背景

氨 (NH3) 是农业和工业中的重要原材料,具有较高的氢密度,也是一种理想的无碳燃料。但是氨气具有腐蚀性和毒性,是五大环境污染物之一,容易在大气中形成 PM 2.5,从而导致肺癌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因此,NH的吸附、分离与储存研究对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能源和环境保护都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新一代多孔材料,金属有机框架 (MOFs) 表现出优秀的氨吸附性能。但要获得在温和条件下具有良好可逆氨吸附性能的稳定 MOFs 材料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众所周知,氢键是一种典型的分子弱相互作用,其键能约为 0.1–60 kcal∙mol-1。从形成氢键的角度来看,NH分子既可以作为氢键的供体、又能充当氢键的受体,若将能形成氢键的基团(如 –OH、–NH2、水和卤离子等)结合到多孔 MOFs 的骨架中,则有可能实现在温和条件下的可逆氨吸附与分离。

论文详情

最近,南京工业大学朱敦如教授课题组与南京师范大学俞飞教授合作,采用将氢键形成基团嫁接到 MOF 骨架的设计策略,成功合成了一个稳定的 3D In-MOF: [In8(μ2-OH)6(μ2-H2O)3L6Cl6]∙5DMF∙4H2O (1) (下图)。

由于含有独特的橄榄球形纳米笼 (1.5 nm) 且笼中具有丰富的能形成氢键的基团 (μ2-OH和 Cl离子、μ2-H2O 和 –CH3),MOF 显示出良好的可逆氨吸附性能,且其再生温度仅有 60°C,远低于大多数氨吸附 MOFs 的再生温度 (150–250°C)

该工作采用 2,2′-二甲基-4,4′-联苯二甲酸(H2L)与 In3+ 离子通过溶剂热反应合成 MOF 1。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1 中有一个罕见的 [In4(μ2-OH)3]9+ 簇(SBU,图 1a),这些 SBUs 通过水桥连,形成一个由 (In3+)18 环组成的 2D 蜂窝层(图 1b),这些二维层再通过 L2- 配体支撑,形成一个新的三节点 3,3,4-连接的三维结构(图 1c),其 Schläfli 符号为 (4∙8∙10)3(4∙83∙102)3(83)(图 2)

  • 图 1. MOF 的结构:(a) SBU, (b) 2D 蜂窝层, (c) 橄榄球形纳米笼, (d) 3D 网络

  • 图 2. MOF 1 的拓扑结构分析

氨吸附性能测试发现,在 0°C 和 1 bar 下,MOF 对 NH的吸附量为 10.4 mmol∙g-1,且在经过 10 次吸附-脱附循环后,仍可以保持 80% 的 NH吸附量(图3)。值得一提的是,在 60°C 下能完全再生,且在经过多次氨吸附-脱附循环后,的纳米笼结构仍然保持稳定,有望在温和条件实现对 NH的循环吸附与分离。这一特性可能来自于 NH与 的纳米笼壁上的 OH-、Cl离子和 H2O 等基团形成了分子间的氢键相互作用。红外光谱和 DFT 计算进一步证明了 NH与 中的 μ2-OH离子能形成较强的氢键,而与 Cl离子形成了弱的氢键(图 4)。另外,MOF 对苯甲醛的乙缩醛化反应具有明显的非均相催化活性。
  • 图 3. MOF 1 对 NH3 的可逆吸附

  • 图 4. NH1 中纳米笼壁的 OH-、Cl离子形成分子间氢键
该研究开发了一种将氢键形成基团嫁接到 MOF 骨架的合成策略,成功构筑了一种在温和条件下具有良好可逆氨吸附性能的稳定 In-MOF 材料。NH的吸附-脱附循环测试和理论计算证明了这种合成策略的合理性。本工作的设计理念将为构筑稳定的 MOF 材料及其在温和条件下实现 NH3 的可逆吸附和储存提供重要的借鉴。
该成果以“A novel topological indium-organic framework for reversible ammonia uptake under mild conditions and catalysis”(《一个新拓扑结构的 In-MOF 实现温和条件下的可逆氨吸附和催化》)为题,发表于英国皇家化学会期刊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并入选为 Hot Article


论文信息

  • A novel topological indium-organic framework for reversible ammonia uptake under mild conditions and catalysis
    Xin He,‡ Shuying Gao,‡ Ri Peng,‡ Dunru Zhu* and Fei Yu*
    J. Mater. Chem. A, 2024, 12, 14501-14507
    https://doi.org/10.1039/D4TA02447H

主要作者介绍

何鑫 博士
南京工业大学
本文第一作者,2020 年毕业于南京工业大学获博士学位,2021-2023 年在南方科技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现为深圳大学副研究员,从事光功能材料领域的研究。





彭日 硕士研究生
南京工业大学
本文共同第一作者,南京工业大学化工学院化学工程专业 2022 级硕士生,主要从事 MOFs 材料合成及性能的研究。





 

朱敦如 教授
南京工业大学
本文通讯作者,教授,博士生导师,2000 年毕业于南京大学获博士学位,1994-1995 年在南京大学配位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做高级访问学者,2001-2002 年在韩国浦项工科大学做博士后研究,2002-2004 年在法国格勒诺布尔 (Grenoble) 原子能研究中心 (CEA) 做博士后研究。2004 年至今在南京工业大学化工学院工作,曾任化学系主任(2004-2013)。现主要研究领域为配位化学和材料化学。已发表 SCI 收录论文 220 多篇,H 指数 33,获中国发明专利授权 3 项。2000 年获“宝钢教育奖学金”,2008 年获“工大集团奖教金”和“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2012 年获“工大精英九思奖”。
  • 课题组网页:
    http://lmc.njtech.edu.cn/






俞飞 教授
南京师范大学
本文通讯作者,教授,2018 年毕业于南京大学获博士学位,2018-2023 年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23 年至今在南京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工作。从事晶态框架材料光电性能、理论计算等领域的研究。在 Adv. Mater., Nat. Commun., Angew. Chem. Int. Ed., Chem. Sci. 等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 SCI 论文 50 余篇,H 指数 27。2023 年获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一等奖(第八完成人)。

相关期刊

Materials with applications in energy & sustainability

rsc.li/materials-a

J. Mater. Chem. A

2-年影响因子*10.7
5-年影响因子*10.8
最高 JCR 分区*Q1 能源与燃料 
Q1 化学-物理化学
Q1 材料科学-跨学科
CiteScore 分19.5
中位一审周期30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BC 报道材料化学各领域的高质量理论或实验研究工作。这三本期刊发表的论文侧重于报道对材料及其性质的新理解、材料的新应用以及材料合成的新方法。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BC 的区别在于所报道材料的不同预期用途。粗略的划分是,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 报道材料在能源和可持续性方面的应用,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B 报道材料在生物学和医学方面的应用,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C 报道材料在光学、磁学和电子设备方面的应用。

Editor-in-Chief
  • Anders Hagfeldt
    🇸🇪 乌普萨拉大学

Scientific editors
  • Serena Cussen
    🇮🇪 都柏林大学学院

  • Frank Osterloh
    🇺🇸 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

  • Xiaowei Zhan (占肖卫)
    🇨🇳 北京大学

  • Serena Cussen
    🇮🇪 都柏林大学

Associate editors

  • Veronica Augustyn
    🇺🇸 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

  • Viola Birss
    🇨🇦 卡尔加里大学

  • Ghim Wei Ho (何锦韦)
    🇸🇬 新加坡国立大学

  • Yun Jeong Hwang
    🇰🇷 首尔国立大学

  • Kisuk Kang
    🇰🇷 首尔国立大学

  • Subrata Kundu
    🇮🇳 中央电化学研究所(CSIR-CECRI)

  • Dan Li (李丹)
    🇨🇳 暨南大学

  • Yi-Chun Lu (卢怡君)
    🇨🇳🇭🇰 香港中文大学

  • Jennifer Rupp
    🇩🇪 慕尼黑工业大学

  • Miriam Unterlass
    🇩🇪 康斯坦茨大学

  • Lydia Helena Wong
    🇸🇬 南洋理工大学

  • Li-Zhu Wu (吴骊珠)
    🇨🇳 中科院理化所

  • Yusuke Yamauchi
    🇦🇺 昆士兰大学

  • Zhen Zhou (周震)
    🇨🇳 南开大学

* 2023 Journal Citation Reports (Clarivate, 2024)
 CiteScore 2023 by Elsevier
 中位数,仅统计进入同行评审阶段的稿件







欢迎联系我们发布论文报道
📧 RSCChina@rsc.org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
↓↓↓

RSC英国皇家化学会
英国皇家化学会,是全球领先的化学学术团体,致力于推动化学科学的卓越发展。推送最新的国际化学新闻,分享顶尖的化学科研成果及丰富的化学学术活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