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到中年才明白,原来人生的分水岭早在大学毕业那刻就已经注定,
选择考公上岸的人会越来越稳定,选择外出闯荡的人,35岁后都回到自己阶层。
hi,我是写作的夜雨!
近几年,考公考编的人越来越多了,只要大学毕业,年龄还在35岁以内的,几乎都会选择尝试考公考编。
为什么会一下子这么火热呢?因为稳定,因为收入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长,还因为不会面临35岁失业。
但是,一个社会从年轻人到中老年人都向往一成不变的稳定生活,这个社会真的好吗?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背后折射的是底层民众对未来经济增长的焦虑和不安。
1、毕考族的理想:稳定的海市辰楼
曾几何时,毕考族成为大学毕业生的最优选择,不仅学生自己要考,家里长辈也支持。在当下每一个中国普通家庭的心目中,只有考公上岸,才是人生的最优解。
再也没有多少人愿意去冒险,愿意尝试创业,寻找人生的另外一条路。越是名牌大学毕业生,毕考族的数量越多。
当一个国家青年一代的精英都在寻求稳定,为中晚年谋福利的时候,所谓的“铁饭碗”还能真的铁吗?或者最终也会成为一个新的海市辰楼?
一成不变的工作环境,一眼望到头的上升空间,逐年递增的稳定“低薪”,没有任何想象空间的生活,真的是寒窗苦读20年的莘莘学子们毕生所求吗?
就像一个精美的鸟笼,虽然安全舒适,但也限制了飞翔的自由。
2、35岁的职场魔咒:底层社会残酷的分水岭
人生的分水岭,其实早在大学毕业选择那刻,就已经注定了。选择考公入编,安稳一生到老,选择体制外闯荡,除了极其少数成功者,大部分普通人都逃不过35岁的职场魔咒。
35岁,一个人正值壮年,上有老下有小,正是需要巨大花销的时候,却要面对中国职场的潜规则——即35岁即失业,不再能从事高薪体面的工作。
也是在这一刻,无论你前面在职场如何努力,你都必须接受回到原有阶层的现实。
35岁以后,正是一二线城市白领和蓝领们大批量返乡的年龄。这是个人命运的悲哀,也是社会现状的不公。
而当年同样大学毕业,选择进入体制内工作的同学,此时事业刚刚暂露头角,工资逐年稳步上升。哪怕薪资不算高,但是起码可以安稳到老,福利待遇也好,社会地位体面。
这就像一场残酷的淘汰赛,35岁居然成了各自人生的分水岭,但是其实比赛的结果早在10年前就已经注定。所以,也不难理解现在的毕业生都不愿意进入体制外,而是选择毕业继续考公考编直到考不了为止。
3、阶层固化,上升通道紧缩
“35岁就回到自己阶层”,这句话包含了多少的无奈和心酸,曾经见识过美好,再回到原型,该是多么不甘心。但是从另一个方面也折射出当下阶层流动难度之大。
大学毕业,矜矜业业努力十几年,最终还是因为年纪大了,不够性价比就被打回原型了,还有什么比这更加让人绝望的呢?
一个社会,努力不再有回报,那么还有谁愿意再去努力付出呢?社会向上流动的机会和动力都不足,那么这个社会必然是固化的。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社会蓝皮书:2023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我国的社会流动性虽然总体上仍处于较高水平,但近年来呈现出一定程度的下降趋势。
教育资源的不公平,家庭环境的差异,还有眼界的限制,导致考上公务员进入体制内的人,往往拥有更好的教育背景和家庭支持。
而那些持续努力,但却缺乏家庭支持和眼界的普通人,最终只能又回到原有的阶层。长此以往,底层的年轻人就会越来越失去努力的动力,“躺平”的人就越来越多了。
9.9元加入《飘在城市中》陪伴群,备注(入群),一起在群里多聊天,一起面对成人后的迷惘,社会的现实的压力,情感的困惑,一起纾解烦恼,结识一批天南海北的有缘人!
请主动加我
努力的人先发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