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建华 || 依窗望雪数流年

文摘   文化历史   2024-01-26 19:33   湖南  


 

   

依窗望雪数流年


文/高建华

刚整理完“湖南高氏文化广场”公众号里的文稿,关上电脑,推窗望去,哇!下雪了,下好大的雪哦!鹅毛般的雪花正纷纷扬扬漫天飞舞,那一片片雪花在空中用各种姿势舞动着、或漂浮、或飞翔、或盘旋、或直直地坠落在窗台、屋顶、树枝、草坪、花台上,不一会儿就把大地盖上了一床白茫茫、蓬松松的厚棉被。



真是,岁末大雪至,静候春归来,一年终章,至此轮回。撑开2023年的岁月褶皱,细数流年里的点点滴滴,其中有开心与甜蜜,也有艰难和苦涩,不管怎样,这些都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元素,我们都得顺应它、感恩它、珍惜它,感恩所有的遇见,感恩与它们一路相伴。


这一年的春天我是在永顺老家首车伴湖村度过的,感受了陶渊明笔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牧歌生活。天气好时与爸妈一起挖土种菜、上山背柴或者下河撮虾翻蟹、挖野菜。在乡村的小路上欣赏田间地头的山花烂漫,蜂蝶飞舞;听小桥流水、莺歌燕舞;吹人间最清新最甜的山风;吸氧离子最丰富的空气;听最熟悉最亲切的乡音……一切烦忧都随风飘散,身心在这里得到了放松,灵魂似乎也得到了安定,全身心都是满满的愉悦和说不出的惬意!



神秘的大自然是个大宝藏,乡村便是掘宝的大矿洞,只要你肯走出家门,大自然或多或少都会回馈一些宝物给你。一年四季的宝物各不相同,只要你勤劳,不怕吃苦,你就能拥有它。譬如:春天的香椿、春笋、胡葱;夏天的茶泡、野樱桃、田螺、泥鳅、黄鳝;秋天收获的季节食物最丰富了,板栗、狮栗子、猴栗子,还有各种山菇野菌;冬天的鱼腥草、冬笋等等,实在是数不胜数,应有尽有,懂药材的乡亲一年四季还可以上山采药材,卖钱做日常开支。



遇到下雨天,我就陪爸妈在家里打纸牌,一元钱的二打哈,一打就是几个小时,让老妈过足庄瘾,老爸彰显了牌技,便达到了目的。如果陪伴也算是一种尽孝,那么我今年算是做得最好的一年,与爸妈相处的时间最长,一边享受田园生活,一边陪伴父母,可谓是一举两得,双丰收。



与爸妈小住的那些日子里,时光仿佛又回到了我未出嫁之前的少女时代,日夜与爸妈相伴,好幸福,好开心,好放松。七十多岁的老妈瞌睡少,每天六点就起床到村子里走步,走步回来做好饭菜就叫我起床吃饭。有时夜里有点饿,我只轻轻哼一声,老妈就会马不停蹄去给我煮面条吃。在我感冒生病的那几天,细心的老爸还像小时候那样给我递药端水,问这问那,我躺在床上老爸还习惯性把我身体周围的被子压一压,让被子与身体贴紧,冷空气进不来,体温散不去,暖和和的,好温馨,好暖心啊,心想过不惑之年的我,还有爸妈关心疼爱,真幸福!愿爸妈永远康健,长寿吉祥!


 

春夏之交时,我与爸妈一起设计修建了一个古色古香的中式围墙,用红砖、青瓦做主材,废弃的石猪槽和坛坛罐罐做装饰,你别说还真有一番风味,见到的都竖大拇指。按老弟的意思在围墙左下角还挖了一个原生态小鱼池,全用大大小小坚硬的红卵石砌成,池周围种上花草,既点缀了鱼池,也给院落增添了不少生气和灵动。闲暇时可以来到池边看祥云在水面上游走,赏小鱼儿穿梭,泥鳅曲着胡子歪着身子潜伏水底,小甲鱼趴在石头上晒太阳,听山泉水流入鱼池发出如古典音乐一般清脆悦耳的声音,看流水溅到池面泛起的阵阵涟漪,水波荡漾。围墙外,人贵哥家的小花猫时不时喵几声,再加上或细或粗或远或近的鸡鸣狗叫,羊咪牛哞,活脱脱就是一首乡村交响曲。你听,你静下心来慢慢地听,你闻,你闭上眼睛静静地闻,你会觉得自己似乎来到了大自然的内心深处,感受到了万物生灵心脏的跳动,那些忽明忽暗熙熙攘攘的声音一定是它们在交头接耳、窃窃私语,也或许是它们的哀愁和喜悦吧?



乡村生活简单而朴实,可以在自己的小圈子里我行我素,做自己想做的事,唯一的小不足就是想买点日常小用品得跑上几十里路去镇上或者县城里去买,还没学会开车的我心中难免有些遗憾,起初买了一部电动车摩托车来回跑,只能我一个人出行,遇到下雨天,穿着雨衣,戴个头盔,蒙头盖脸的,形象不说还很危险,也不能带爸妈一块出门,心有不甘。7月份便回到吉首决心学车考驾照,年纪偏大身材矮小的我开始学车还是有些担心,担心自己坐在车里别人只见车不见人,当无人驾驶车了,吓人。幸好有畅安驾校田明华师傅的打气鼓励,功夫不负有心人,9月份我顺利拿到了驾照,感觉也没有别人说的那么悬乎,人矮加个坐垫,照样把车开得乌拉拉的转,呵呵!



10月份在弘福汽修厂二弟高宏茂的出谋划策下,与我一起买了一台东风日产骐达两厢车,颜色是无忧绿,很清新,我很喜欢,每每出行前我心里都会默默地叫它声达儿,叫达儿听话达儿乖,我相信万物都是有灵性的。当然我也会像对待我宝贝孩子一样爱护它,尽力保护着它,彼此依托,互相庇护,一路前行。现如今出门方便多了,去哪里,还可以带上爸妈。这也算我2023年所取得的一点小成绩吧,一个小超越,很是欣慰,也很开心,哈哈,为自己点个赞!




对了,今年的清明前,在吉首市诗词楹联协会副会长,现吉首市作家协会主席张治东老师的推荐下,我还成为了吉首市作家协会中的一员,对看书、写作有点兴趣的我,算是走对了路,找对了圈子,入对了行吧。作协里高手如林,个个身怀绝技,才高八斗,他们都是我学习的榜样和前进的动力,我会常常暗示自己加油、加油、加油!

 

 

生活中不光只有花前月下的浪漫,儿女承欢膝下的幸福,升官发财的暗自高兴,也有始料未及的悲欢离合。今年,我93岁的外婆寿终正寝,离开了我们,虽然生老病死是人生常态,但我这位最具备中国女人优良传统特点的外婆的离开,让我们大家都感到了万分悲痛,心中有千万个的不舍啊!



想想自从离开伴湖老家以后,每到寒冬腊月,心中不免会滋生起一丝愁云,城里没地方熏腊肉,爱吃腊肉腊鱼腊猪脚的我,做梦都想吃这些。没有条件,只能这里买点,那里靠亲戚送点,特别是买来的吃起来疑心疑肠,心怕买到死猪烂马那些不好的肉。去年的腊月,今年的冬天,这个愿望还是在老家重新得以实现,满炕的五花肉、猪脚、猪头、腊鱼、猪肠、干牛肉都是用青杠木、香木、栗木、久板胡这些硬杂柴的烟熏火燎后熏出来的,也成了我们过年过节餐桌上不可缺少的美味佳肴,终于吃上了放心的湘西特色腊货。配上爸妈亲手播种的绿色新鲜蔬菜;甲子沟里的天然矿泉水;还有柴火菜,灶锅饭,坛子噗的萝卜丝、大头菜、苞谷酸等各种可口的酸菜,还有老妈晒的香喷喷的豆瓣酱,一勺子豆瓣酱炒一碗鲜椒,拌着饭吃,想想都流口水。这些哪一样不是城里人羡慕得不要不要的啊!这一切的美好东西的拥有,都归功于聪明能干的老弟和弟媳妇,是他们给我们创造了这个条件,得给他们俩记上大大的一功。



时光荏苒,弹指一挥间,一晃三十多年过去,有幸在有生之年又回到生命起原的地方,在这里与老爸老妈、兄弟姐妹、儿子们共享天伦之乐,过上舒心恬淡的田园生活,我心存感激!




最后,愿大家在2024年的新年里继续努力,为自己以后想要的生活而奋斗。我想只要心怀热望,寒尽就是春生。有梦可追,何惧风雪?只争朝夕,不负韶华。愿我们齐心协力冲破严寒料峭,一起奔赴下一场春暖花开!

 

                   2024年1月22


  



 


作者简介:

     高建华,女,湖南湘西永顺人,喜欢文学、摄影,有散文诗歌见诸于报刊;吉首市作协副秘书长,湖南高姓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湖南高氏文化广场”公众号主编。





  

  “湖南高氏文化研究会”文化平台,是由本会秘书处直接指导、安排开展工作的纯文化平台。旨在通过信息共享,服务湖南各地高氏族人,对接全国各地高氏宗亲,互相增进传统文化意识,弘扬高家经典文化和中华美德、宣传高家名人轶事,传承优良家风、树立家国情怀、反映本会活动动态等。欢迎各地高氏后裔热情参与,踊跃投稿。喜欢请加关注、点击在看、转发分享,小编在此表示感谢!



湖南高姓文化研究会公众号编委


顾问:高志超、高昂、高文、高雪

社 长:高新华(会长兼)

总 编:高建华

主 编:高伟(保靖)

责 编:高林


编委:高新华、高宏标、高玲、高伟(保靖)、高林、高建华、 高定安、 高小平。 



投稿邮箱:986593546@qq.com

投稿微信:GJH2289


更多推荐

高玲 || 头号义工

2023年新年献词——且喜归来无恙 春天重新启航

高慧绒 || 我 家 两 只 羊
       
更多推荐

高建华 || 逐梦乡村系列,散文之(一)伴湖老家那一抹风景
       

       

           
更多推荐
           

高定安 || 珍贵家族档案 天然养正教材

一年好景君须记 ——高新华先生在湖北恩施《高氏族谱》颁谱大会上的讲话

2024新年献词 乘风去长空万里 湖南高姓文化研究会
       

湖南高氏文化广场
弘扬高家红色经典文化、宣传高家名人轶事,分享诗歌美文,传播正能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