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城纪实】老红军郭保财的革命故事(五):上南梁红区

2024-12-30 08:22   陕西  


  郭宝珊宣布起义后,受到了陕甘红军的热烈欢迎。

  黄罗武特派员代表陕甘红军发表了简明扼要的讲话:意思就是今后大家和红军就是一家人,彼此称呼为“同志”,而不能再像国民党军队称“长官、弟兄”,也不能像做“山大王”时称“头、哥们”等。反正在我们红军革命队伍里,大家都是平等的,我们都是来自贫苦人家的子弟,我们的任务就是打土豪,分田地,让贫苦百姓翻个身。

  黄特派员幽默风趣的一番话惹得大家哈哈大笑。保财更是笑得合不拢嘴,他深深地被这个讲话风趣幽默平易近人的红军干部所折服。由于在郭宝珊队伍里受到了相对严格的训练和教育,保财没有感到什么不适,反正红军部队要求的那些如“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等和郭宝珊的“约法三章”大同小异。总之,大家都是打土豪、地主、恶霸、军阀的。

  等黄特派员讲完话后,郭宝珊情绪激动地对大家说道:同志们,我们现在就是正式的红军部队了,再也不是以前的“山大王”或游兵散勇了。大家都是从“鬼门关”闯过来的人,经过大大小小的战斗,我们彻底看清了国民党的反动本质。跟着共产党走,跟着红军走,才是我们的唯一出路。大家有没有意见,如果有,现在就可以退出,我们不勉强,给他发回家的路费。

  “没有!没有!”队伍里发出洪亮的喊声。保财的喊声尤其响亮。

  “下一步,我们就是向南梁出发,回到我们陕甘红军的根据地南梁进行修整和整编。”郭宝珊的话音刚落,大家就热烈地鼓掌,保财的掌声格外响亮。

  南梁,位于甘肃庆阳市华池县,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西北高原上的一片红色热土,中国革命的历史重镇。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以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坚持走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成功创建了以南梁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

  奔向南梁,部队选择了行人罕至的山沟一带,以免被国民党军队和当地民团发现,顺着葫芦河,越向北,大家感到越安全,仿佛离家好久的浪子一样回到了母亲的怀抱。

  反正保财走山路习惯了,无论是从安定(现在的子长县)到黄龙,还是在黄龙山战斗了两年,或者是从黄龙逃到庆阳,长途跋涉,对他而言,已经相当习惯了。在这样的艰苦的战斗和生活环境里,保财练出了一副飞毛腿功夫。至今七十八岁的女婿回忆起丈人惊人的速度不得不伸出大拇指佩服赞叹老人的腿功。

  《水浒传》里曾经描写了一个跑得飞快的人,日行八百里,其人绰号“神行太保”。知道了保财的故事,你就不得不佩服施耐庵的见识,小说里写的英雄真不是作者吹的,世上真有这样的奇人。

  保财奔跑的速度快到什么程度呢?有一年,42岁的女婿和72岁的他一块从沟底向沟上跑,42岁的女婿尚且在半沟,而他已经站在沟上了。这是42岁的女婿亲身经历的事情,当时把身强力壮的女婿惊得目瞪口呆。自此,他才信服了岳父年轻时参加红军革命战斗的英雄传奇。

  我们相信,那些能在枪林弹雨里九死一生的活下来的人的确都是了不起的英雄。像保财虽然经历了两次大难,然而他都是久经大难而不死的幸存者之一:如安定兵变七八十人的队伍仅仅活下来19人;国民党血洗庆阳城,他们一个连仅仅活下来他们几个人。可能有人会把这归为一种运气,那么,多次大难而不死,就不仅仅是运气了,而是他久经沙场形成的那一种过人的胆识、本领、智慧和勇敢以及战场敏锐的感知能力等综合因素而形成的。

  “大家抓紧走,到了南梁,就能见到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红军首长了!”郭宝珊笑着给大家打气道。

  “不知道他们长啥样?”队伍中有人好奇地回应道。

  “还不是一个肩膀扛一个脑袋,难道是三头六臂?”有人开玩笑道。

  听着大家七嘴八舌的议论,保财心里产生了对红军领袖的仰慕之情。

  “正月里来是新年,陕北出了个刘志丹,刘志丹来是清官,他带上队伍上横山,一心要共产……”这支流传在陕甘地区的民歌,歌颂的正是被毛泽东誉为“群众领袖,民族英雄”的刘志丹。在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笔下,刘志丹是位“现代侠盗罗宾汉”——“在穷人中间,他的名字带来了希望”。这首民歌唱的是刘志丹在陕甘边桥山一带的南梁革命根据地闹革命的故事,歌词中的“横山”,就是横亘在陕甘两省边界的子午岭桥山山脉,当时的老百姓就把桥山叫“横山”。

  早在1930年秋天,刘志丹就来到南梁,深入考察这里的经济、政治及群众生活状况,他和马锡五一道,钻梢林,爬高山,食野果,饮山泉,踏遍了南梁数百里梢山,研究南梁的地理环境,从平定川、瓦子川到柳沟、麻地台川、井岔沟、荔园堡、南梁堡、东华池……走村串户,访贫问苦。当地的贫苦农民就像见到了久别的亲人一样对待他们。

  在南梁平定川,有个老杨村,只有几户人家,有一老婆婆和儿媳妇为了招待刘志丹,瞒着他们,连夜摸黑上山,拔回了尚未成熟的荞麦,揉下颗粒,用锅炒干,用擀面杖碾烂,再用细箩过了,为刘志丹做了顿他最爱吃的荞麦面条。当刘志丹得知详情表示歉意时,那位朴实的老妈妈真诚地对刘志丹说:“只要闹红成了事,把心摘下来也舍得。”

  这件事曾经在陕甘宁边区传为佳话。在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之后,刘志丹坚定了在南梁一带建立革命根据地的决心。

  

  本节资料来源

  1、郭保财档案;

  2、南梁革命根据地;

  3、郭保财女婿亲历口述;

  4、杨茂堂《回忆西北抗日义勇军》来自:西北革命历史网黄土情联谊会公众号2020年05月22。来源: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

  

往期精彩回顾

【澄城纪实】老红军郭保财的革命故事(一):苦难的少年

【澄城纪实】老红军郭保财的革命故事(二):逼走陕北

【澄城纪实】老红军郭保财的革命故事(三):安定兵变

【澄城纪实】老红军郭保财的革命故事(四):浴血庆阳城


经典品评
本平台为作家成长服务,为读者提供最有价值的经典范文、历史轶事、写作指南、投稿期刊等,拓宽作家写作的宽度、深度和厚度,同时推广当红作家和文学新人,欢迎关注,欢迎转发,共享阅读与写作之沉浸式快乐!投稿邮箱15929846877@163.com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