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解放军用榴弹炮创造的一个狙击奇迹,仅用17发炮弹,在距离上万米远的地方,直接击毁了一座大桥,这种超远距离的狙击,让整个世界都为之震撼!
那么,解放军为何要击毁这座大桥?而如此超远距离狙击,我军又是如何做到的呢?
自1984年开始,我军两个军的下属炮群,向老山地区发起大规模炮击,这就是著名的老山轮战。
双方围绕着从西到东的罗家坪、扣林山、老山、麻栗坡、者阴山一线,展开了残酷血腥的攻防战。
同时,由于罗家坪到扣林山有一段较长距离的战略空隙,越军为此不惜花费巨大代价,在空隙以南地区修建了一条公路补给线,企图凭借持久战拖垮我军。
因此,如何切断越军的补给线,守御这处战略空隙,就成了我军头疼的问题。
在会议上,有参谋提议,要不直接派几架轰炸机,把公路给炸毁得了,不仅可以一劳永逸切断越军补给线,还能减少我军伤亡,可谓是一举两得。
不过,这一提议很快就被否决了。
老山轮战中我军是占理的防守方,为的是轮训各大军区陆军部队,如果将空军派出去,势必使战争进一步扩大。
随后又有人建议,既然空军没法出动,那就派出陆军部队,悄悄把公路给爆破了。
但是这一方法明显也行不通,暂且不论部队是否能顺利穿越将近十公里的雷区,抵达爆破点,首先派出多少部队就是个大问题。
派少了没用,不仅有被歼灭的风险,敌军还可以马上修复公路,如果派出大股部队,行动肯定又没法做到完全隐蔽,到时闻讯赶来的敌军和我军交火,又演变成了大规模正面阵地战。
正当众人为破敌计策苦思冥想之时,一名参谋试探性地提出了一条计策,无论是陆军或者空军都不用出动,只需要安排炮兵在后方,把对面补给线上的戈摆大桥炸断就好了。
众人乍一听到这条计策都觉得不可思议,差点以为自己听错了。
据侦察资料显示,戈摆大桥位于越军补给线西侧,以钢筋混凝土、钢索和钢板筑成,全长120米、宽6.5米,想要炸断可不是一件易事。
而且为了守卫这座补给线上唯一可通行的大桥,越军在这块仅不到1平方公里的狭窄地带,部署了一个加强连的大量兵力,日夜戒备我军派兵爆破。
但这还不是最离谱的,根据这位参谋的建议,我军炮兵需要在距离戈摆大桥近万米远的阵地上,发动密集的精确炮火覆盖,将这座钢筋水泥大桥给彻底摧毁。
要知道,炮弹出膛后就基本不受控制,会被火药性质、弹道速度、湿度、风向、气温等大量看似微小,却十分重要的因素影响。
即便是在比较近的距离,同一门炮、同种火药发射出来的炮弹,也会产生极大的误差,更何况是在近万米远的地方,对目标地点发起精确狙击呢?
这是老山轮战中最不可思议的一战,解放军使用榴弹炮,在近万米远的距离外,狙击一座钢铁大桥。
而狙击所用的武器,还是难以操控的重型火炮,即66式152毫米加榴炮。
这款火炮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才正式列装部队,而解放军当时又没有经历什么大战,加上平时疏于军事训练,这就导致了炮兵们基本没有操作经验。
直到对越自卫反击战爆发,66式152毫米加榴炮才算是大规模运用到实战中,不过尽管如此,解放军炮兵部队对这款火炮,还没有说到运用自如的地步。
据统计,火炮在发起超远距离攻击时,对单个较小目标的命中率只有2%,而这也是火炮为什么总是集结成群,才发起攻击的原因,正是为了以量取胜。
总之,想要用重型火炮完成超远距离的精确狙击任务,无异于天方夜谭。
事实上,在1985年3月,成都军区守备1师3团榴弹炮2连就组织过一次试射。
结果受地势落差和能见度的影响,炮弹直接打飞了,使得越军甚至以为我们在故意乱放炮,威慑他们。
对于这个试射结果,昆明前指万分沮丧,但不管怎么样,远距离火炮狙击已经是当时的最优解了,而且也不是没有可行性,只要多多校正,总有打中的时候。
当年8月,为了使炮击万无一失,派出由守备1师3团团长宋世华率领的炮兵干部小队,到榴弹炮2连所在阵地,协助炮兵勘测。
而宋世华也没有辜负张铚秀上将的期望,不仅亲自冒险带队潜入戈摆大桥附近,侦测实地数据,还因地制宜地将炮兵阵地作了一番调整,为火炮狙击计划打下了良好基础。
从8月到12月的4个月里,宋世华五次率领侦察队勘测大桥和越军营寨坐标,尽可能地将速写地图和实地匹配,从而制定作战计划。
而在正式发起炮击前,他仍然亲自坐镇炮兵阵地,一边对火炮和大桥作力学分析,一边挨个检查火炮瞄准装置的零位和零线。
可以说,为了顺利实现此次超远程火炮狙击,宋世华等将士们已经做到了极致,人和自然具备,地利也尽量争取到了,现在只需要等待天时即可。
很快,这一天就来临了。12月4月深夜,榴弹炮2连阵地收到了一条上级指示:明日天气晴朗,无雾、微风、湿度较低,可以发起炮击。
与此同时,前指还向阵地运送了6门71式100毫米迫击炮、3门63式107毫米火箭炮,在66式152毫米榴弹炮2连轰击大戈摆大桥时,侧面火力掩护,防止越军反扑。
而此次榴弹炮2连负责主攻的部队,正是其麾下精锐炮1班,该班集中了全连的所有老炮手,作战经验十分丰富,再次为超远距离狙击大桥,添了一分保障。
在此前的老山战役中,正是包括2连1班在内的我军炮兵部队,压制得越军炮兵部队动弹不得,为先锋部队收复老山争取了有利时机。
1985年12月5日,解放军要用榴弹炮创造一个超远距离狙击的奇迹,隔着上万米远,击毁一座越军的钢铁大桥。
当时的天气很好,正如昆明军区前指侦测的那样,晴朗、无雾、微风、湿度较低,是一个对越方戈摆大桥发起炮击的最佳时间。
当天中午,随着炮击命令正式下达阵地,蓄势待发的66式152毫米榴弹炮2连1班战士,当即拉动了火绳,只见炮弹如利剑出鞘般,刺向了天空。
不过,由于此次是将近万米的超远距离火炮狙击,一个微小的气候变化都会造成极大的影响,因此第一发炮弹并没有命中。
战士们也丝毫没有意外,尽管事先已经做了大量准备工作,但射得到底准不准,还是要看前几发试射的落点,从而不断修正弹道。
就这样,在未命中、修正、命中、更换引信的循环中,先后有17发炮弹冲出炮膛,落向了戈摆大桥,惊人的是其中仅有两发没有命中。
要知道,我军使用的可是难以操控的152毫米口径重型火炮,加上越方的戈摆大桥远距我方阵地近万米,想要凭借精准而连续的炮击摧毁大桥,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然而,在我军老炮手神乎其技的射击技巧下,加上大量前期准备工作加持,15发炮弹精准命中戈摆大桥桥墩和桥面,一举将其击垮,其准头堪比狙击枪!
备战大半年,现在终于击垮戈摆大桥,完成了看似不可能的任务,我军炮兵阵地顿时陷入高兴的海洋,战士们欢欣鼓舞,纷纷为这一奇迹叫好。
而指战员宋世华在高兴之余,也没有放松警惕,向战友们示意开始准备应对越军的反扑。
戈摆大桥作为斋河上、同时也是补给线上唯一可通行的大桥,越军对其十分重视,甚至在此安排了一个加强连的重兵,绝对不会善罢甘休。
果不其然,越方高层在得知大桥被炸毁后,当即命令前线炮兵部队对我军阵地发起报复性炮击。
我军炮兵也早有准备,加榴炮、迫击炮、火箭炮齐发,和对面展开了激烈的炮战。
在之前的老山战役中,我军凭借更强大的火力、更精准的火控,打得越军彻底胆寒,从此不敢再和我军进行大规模炮战。
而这次也毫不例外,越军再次被我军的火炮打趴,在丢下24具尸体后,剩余的越军炮兵互相搀扶着,慌忙躲到了藏兵洞中。
自此,越军不仅补给要道戈摆大桥被我军摧毁,其炮兵阵地工事,包括临时住房、火炮掩蔽部等也损失大半,短时间内基本丧失了发起反扑的能力。
此后当月10号和29号,越军两次偷偷潜至斋河边,企图搭建临时桥梁,但我军已经完全掌握了超远距离狙击法,怎么可能让其得逞?
两轮炮击后,越军两座临时桥梁均被炸断,甚至辎重也被仓皇逃窜的越军丢到了河里。
而整个过程中,越军炮兵明知我军火炮方位,却不敢还击哪怕一发炮弹。
换句话说,即使越军想还击,以他们的作战水平,也根本不可能打到近万米远的我军炮兵阵地。
因此,此次战斗结束后,152毫米榴弹炮2连1班名声大振,被授予了“神炮班”荣誉称号。从此名扬全军,他们创造了榴弹炮史上的一个狙击奇迹,至今无人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