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零售业大战:四大财团争夺4.4万亿泰铢市场

文摘   2025-01-23 20:31   海南  

泰国零售批发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四大财团——正大集团、BJC集团、尚泰集团以及CJ More纷纷加码投资,以争夺4.4万亿泰铢市场份额。特别是在现代批发市场和便利店领域,Makro与Go Wholesale展开正面交锋,而CJ More则向7-11发起挑战,计划在2025年前实现千亿泰铢营收。


市场竞争不仅体现在门店扩张,还涉及价格战、供应链优化及技术创新,各大企业均采取不同策略抢占市场。未来,泰国零售批发行业的竞争将愈发白热化,行业格局或将发生重大变化。


四大财团角逐泰国零售批发市场进入白热化


2025年伊始,泰国零售批发市场的竞争愈发激烈。尽管消费者数量未见明显增长,但由于成本上升、消费者购买力下降,以及新玩家的不断涌入,整个行业迎来了新一轮的洗牌。根据泰国零售商协会的数据,该行业的市场规模高达 4.4万亿泰铢,目前仍由四大财团主导竞争格局:




CP集团(Charoen Pokphand Group)——旗下拥有 Makro、Lotus's及7-11,由CP Axtra与CP All共同运营。


BJC集团(Berli Jucker Public Company Limited)——运营 Big C、Big C Supercenter、Big C Food Service等品牌。


尚泰集团(Central Group)——涵盖 Central百货、Robinson、Go Wholesale、Tops等多元零售业态,业务遍布全球11个国家。


CJ More——由Carabao集团创始人沙提安(Sathien Setthasit)掌控,旗下拥有 CJ Supermarket、CJ More及CJ X,并计划挑战泰国便利店霸主7-11。



在这场市场争夺战中,批发零售领域的竞争尤为激烈,Makro与Go Wholesale展开门店扩张战,而CJ More则意图挑战7-11的市场主导地位,采取积极扩张战略。


批发市场大战:Makro vs. Go Wholesale


现代批发市场长期以来一直由Makro主导,但随着尚泰集团推出Go Wholesale,竞争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Go Wholesale于2023年底在曼谷诗纳卡琳区开设了首家门店,凭借技术和创新优势吸引市场关注,并计划在未来5年内开设50家门店,覆盖全国所有府,每府至少一家。据尚泰食品批发有限公司(Central Food Wholesale Co., Ltd.)首席执行官苏查达(Suchada Ittijarukul)表示,泰国批发市场仍有巨大发展潜力,尤其是中小型企业(SMEs),Go Wholesale的目标是成为这些企业的“商业伙伴”,提供更具竞争力的价格、便捷的服务及先进技术支持,力争在2028年前实现600-700亿泰铢的收入。



面对Go Wholesale的强势进攻,Makro选择了一条不同的策略——升级现有门店,而非大规模新开分店。其核心客户群体为酒店、餐饮和宴会(HoReCa),这一群体占Makro整体销售额的70%。因此,当Go Wholesale宣布在拉玛九区开设分店时,Makro随即升级拉抛旗舰店;当Go Wholesale扩展至普吉岛时,Makro立即翻新拉威(Rawai)分店,确保客户忠诚度不受影响。


此外,Makro还与Lotus's Mall合作,推出“Hybrid Wholesale”模式,结合批发与生活方式购物中心的特点,以吸引都市消费者。Makro斯里阿育他亚(Sri Ayutthaya)分店正是这一模式的典型代表。CP Axtra的首席执行官沙瓦拉克(Saowalak Thithaphan)表示,这种新模式不仅能满足城市消费者的需求,还能促进国内消费,推动经济增长。


便利店之战:CJ More与 7-11


过去,泰国便利店市场几乎是7-11的天下,但如今,CJ More正以强势姿态挑战这一巨头。CJ More由Carabao集团掌门人沙提安·沙提安塔玛(Sathien Setthasit)创立,过去以CJ Supermarket为主打品牌,并逐步发展成为全国性零售商。



目前,CJ More在全国拥有1,500家分店,其中1,000家位于外府,500家分布在曼谷及周边地区。CJ More的战略是“农村包围城市”,先在外府积累市场经验,再向核心城市扩张。预计2025年CJ More将新增300家分店,并在武里南府建设占地8万平方米的第5个物流中心,以优化供应链。


此外,CJ More正在尝试新的零售模式:


  • CJ Supermarket(300平方米,投资800万泰铢)

  • CJ More Mall(300平方米,投资1,200万泰铢)

  • CJ X(200平方米,投资相对较低)


CJ More的目标是在2025年实现700亿泰铢营收,相比2024年的530亿泰铢增长32%。这一增长不仅得益于门店扩张,还包括旗下的Baw Café(咖啡店)、UNO(健康美容店)、A-Home(家居修缮店)及CJ Kids Club(儿童用品店)的多元化业务布局。



面对CJ More的崛起,7-11采取了多种策略,包括:


加快新店扩张,投资120-130亿泰铢开设新门店;增强O2O(线上线下融合)业务,如7-Delivery及All Online;改造老店,以提升竞争力


尽管如此,由于7-11拥有强大的供应链、品牌影响力及资金优势,CJ More想要撼动其市场地位仍然面临不小挑战。


Big C:低调扩张,暗中发力


在批发和便利店大战之外,Big C同样在悄然调整布局。虽然该品牌关闭了素坤逸及巴吞他尼两家大型门店,但其仍然计划扩大版图,并以多元化业态增强市场渗透力,包括:



Big C Supercenter(大型超市)

Big C Extra(高端超市)

Big C Place(社区型超市)

Big C Food Place(食品超市)

Big C Food Service(批发超市)

Big C Depot(小型批发超市)

Big C Mini(便利店)



凭借这一广泛的商业模式,Big C在未来的竞争中仍将占据一席之地。


泰国零售批发市场的竞争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Makro与Go Wholesale的批发市场之争、CJ More与7-11的便利店大战,以及Big C的低调扩张,都预示着该行业的未来充满变数。无论是价格战、供应链优化、数字化转型,还是门店扩张,各大企业都在全力以赴争夺市场份额。可以预见,未来几年,泰国零售批发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行业格局可能迎来新的变革。


END


泰国澜象传媒 | 监制

Winona/羊咩咩/飞飞 | 编译

司南 | 主编

司南 | 审核

羊咩咩 | 编辑

九尾 | 设计

泰媒综合 | 来源

源自网络 | 图源


免责声明:

1、凡本公众号注明文章类型为“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属于泰国澜象网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泰国澜象网”。

2、凡本公众号注明文章类型为“转载”、“编译”、“摘编”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有价值资讯信息,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公众号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泰国澜象网
泰国澜象传媒集团旗下新媒体。深耕泰国,辐射东盟,以RCEP为契机,聚焦中泰经贸、商业资讯、投资热点和金融等领域,连接中泰商业群体,服务全球关注泰国市场及投资的华⼈群体,打造最有价值的“媒体+服务+产业”商业服务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