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顺利推进我区党务“吉先锋”强基计划,进一步畅通全区党务干部之间的沟通交流渠道,提高全区党务干部的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培育打造一批高素质、专业化的党务工作者队伍,“吉州组工微讯”开设全区基层党建优秀案例展示专栏,供全区党务工作者学习借鉴,共同提升。本期展示的是北门街道和区城管局推送的案例。
北门街道
精耕“全要素网格”助推“家门口微治理”
北门街道全面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精心打造全要素网格,通过有效整合各方资源、汇聚多方力量,推动信息共享、资源共用、服务共管,推动基层治理再上新台阶。
网格支部全覆盖,建强红色堡垒。一是加强基层党建引领。搭建“四纵四横”组织网。即:纵向上构建“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网格党小组”四级组织网格体系,横向上建立“社区+业委会+物业+三长”四方议事联动机制。二是织密“警网融合”防护网。将“综治网格与警务网格”融合为81个“大网格”,1197个“微网格”。通过“网格红+警务蓝”共建共治,做好社区治安的“定盘星、压舱石”。三是用好红色阵地。把小区党群服务站作为小区共治的重要阵地,明确15项帮办事项清单。已建成14个小区党群服务站,让基层党组织的神经末梢连接每个小区、楼栋。
网格机制全畅通,激活红色动能。一是队伍“沉网”。统筹“三长”、在职党员、北家志愿服务者等3985人和社会保障、公交城建、政法部门等社会治理平台上34家部门单位资源和服务力量“沉网入格”,在减负增能中提升最小单元组织效能、破题能力。二是事务“联网”。全面梳理党建、安全生产、矛盾调处、城市管理、环境保护、社会保障等一并纳入“全要素网格”事务,民警进社区兼任“两委”班子成员,形成治理合力。三是机制“强网”。每月召开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流动现场会,采取“看、听、查、谈、评”等方式,推进“四个三”社会治理工作,解决思想不统一、思路不清晰、标准不清楚的问题,营造了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
网格队伍全凝聚,强化红色力量。一是提升专职网格员素能。实施网格员“内强素质,外树形象”行动,为每名网格员配备“工作大礼包”。每日抽查专职网格员履职情况并通报、每月评比“网格之星”、每季度举办业务培训。二是配强“三长”力量。通过居民自荐一批、物业举荐一批、邻里推荐一批、活动发掘一批“四个一批”方式,选配单元长2295名,楼栋长1182名。建立“三长”队伍动态调整机制、深化“物业反哺三长”及人文关怀等激励机制,提升“三长”队伍幸福感和获得感。三是凝聚在职党员力量。组织1593名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并认领岗位和结对帮扶。建立在职党员“一档案两清单”日常管理机制,发挥在职党员在小区建设、志愿服务、协商议事中先锋引领作用。
网格服务全方位,深化红色治理。一是延伸服务链条。以“流动办公桌”为载体,开展“惠民政策进万家、帮办代办进万家、矛盾调解进万家、志愿服务进万家”四进万家活动,办好居民家门口的微小事。二是细化工作举措。探索居民信息分色分类管理模式,做到“人房”合一、“人事”合一,为社区科学配置服务力量、提供精准服务提供了强大的数据支持。三是畅通诉求渠道。自下而上优化搭建“楼组微协商、小区网格协商、社区大协商”三级对话平台畅通居民诉求表达渠道。进一步完善“网格直通车”接诉即办机制,通过“三方协同”“三所联动”等圆桌会议,解决好居民诉求。持续发挥“刘家京调解室”“杨云峰加梯帮帮团”“红色物业·吉心共治”等党建品牌为民服务效应,将基层治理工作做到群众心坎。
区城管局
城管岗亭“微阵地” 彰显服务大作为
区城管局党组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突出党建引领作用,紧盯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推动城管职能延伸,在城区建起了12座城管岗亭,发挥党建服务职能,打造了服务群众的党建“微阵地”,引领城市管理走向共驻共建共治大格局。
依托岗亭“微阵地”,建强组织堡垒。采取“一支部一岗亭”连片包抓,把岗亭作为城管党组织的“第二现场”和“移动工作室”,城管局党组成员走向街头直接服务群众,缩短了城管党组织和群众之间的距离;制定党员志愿者服务制度,党员依据在职党员报到社区延伸到岗亭片区当义工,做细做实为民服务,为群众办实事110余件;依托城管岗亭“微阵地”,开展党的二十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街头送学活动10余次。
依托岗亭“微阵地”,强化政策宣传。设立政策法规宣传窗口,组织志愿者、社区工作人员不定期在周边人流密集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政策宣传活动,宣传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和群众关心的市政、市容、市貌等民生政策;城管业务科室定期到岗亭开展业务宣传,把普法工作融入岗亭服务、管理、执法工作当中,完成城市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宣传、为群众现场解答疑问1200多次;在公示栏动态更新水系治理、雨污管网等阶段重点工作,充分利用城管岗亭宣传城管好形象、城管新政策、干部作风监督等内容。
依托岗亭“微阵地”,创新工作方法。结合城市管理“721”工作法,落实“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的要求,在提升完善岗亭硬件设施的同时,注重从老城区实际出发,发挥岗亭承接群众、商户、管理者三方作用,对群众反映的市容环境、超店经营、噪音污染等问题“打包”上报、“项目化”落实,分解到路长、网格,并及时向当事人反馈结果,实现了群众反映问题处理的闭环,深入推进城市管理中痛点难点问题的解决,让城市管理的“难点”变成“亮点”。
依托岗亭“微阵地”,密切群众联系。充分发挥城管执法岗亭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作用,为群众提供咨询、监督、投诉等相关事项,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城市管理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建立微心愿登记办结制度,通过“我想做、我需要”两个板块,主动了解、倾听群众对民生热点方面的诉求,提升服务群众的效率水平;建立群众意见登记、转办、反馈制度,实现意见当天上报,包片支部8小时反馈,业务科室24小时处理,共处理群众反映事件630多起,架设起城管与群众面对面交流沟通的桥梁,形成共建、共享、共治的良好氛围。
供稿:北门街道、区城管局
编辑:谢琳
初审:组织三室
复审:曾悠
终审:李曲
点点赞
点分享
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