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害怕生活”系列总序
自我的困惑——这是小风光书店今年最关注的课题之一。触发我们关注这个题目的,是我们接触到的大量的人和事。我们想找找答案。
我们今年明显的感受到玄学力量的大爆发,这样的现象看似是对于不确定的当下的困惑、对于未来的迷茫,但我们感到这个现象的深层隐藏着对于自我生命叙事的困惑。我们明显地感觉到大家对于无意义感的愤怒或无奈,但却找不到走出无意义循环的思想资源。但我们要继续发问,无意义感仅仅是来自于毫无意义的现状吗?无意义感的结论所凭借的标尺是什么呢?是这种现状违背了你内心的什么东西,这个东西我们权且可以称之为“自我”。
“自我”可以有好多种诱导性的使用方法。在消费主义话语中,这是刺激消费的法宝,它许诺你在买买买之后就可以华丽转身。在各种伪宗教领域,这也是促使顾客下单的法宝,以觉察自我的旗号,带动集体的“狂欢”。
2024 年 11 月 30 日(周六)
19:30 — 20:30
【地点】
剧作家、文学评论家。著有话剧《大先生》《秦国喜剧》《戎夷之衣》,批评集《捕风记》《必须冒犯观众》,随笔集《王小波的遗产》《致你》等。现居北京。
《必须冒犯观众》是一本批评随笔集,收入了李静在 1997—2022 年间一些关于文学、戏剧、影像、泛文化现象的散漫议论和她自己的戏剧创作谈。“它们是一个写作者的一己偏见,源于持续不断的执拗注视。这种偏见不是建立在广博丰富的知识参照系之上,而是建立在自我探究的价值选择之上;这种注视亦不是发乎学理的冷静旁观,而是自我投入的主观凝视。”
《捕风记》是一本文艺专论集,收入了李静对十四位戏剧家、作家和批评家的集中论述。此书曾于 2011 年出版,此次再版,有增有删,所论者为:契诃夫,彼得·汉德克,林兆华,过士行,朱西甯,木心,莫言,王小妮,止庵,林白,王安忆,贾平凹,林贤治,郭宏安。
《王小波的遗产》是李静关于作家王小波的评论与回忆文章的结集,断续写于 1995 年至 2022 年。1995 年她在一家报社实习,初识王小波,写下第一篇短专访《“真理本身也许就很有趣”》。《海绵记》写于 2022 年 4 月,是她人到中年时预防遗忘的细节记忆与片段反思。中间各篇,写于不同的年份,显现对王小波不同程度的理解。总成一书,以纪念王小波给中国文学带来的解放性的笑声,以表达作者对他文学遗产的感激之情。
《致你》是李静的私人创作集,写于 1996 年到 2021 年,其中包含一些从未发表的诗歌,以及若干小说、散文等。《致你》中的“你”,来自马丁·布伯《我与你》之“你”,是永恒之“你”,充溢穹苍、超越万有之“你”。这是“我”写给“你”的信,此对话将一直延续在“我”未来的旅程中。
《戎夷之衣》是李静完成于 2021 年的话剧剧本,借《吕氏春秋》里的一个故事,叩问困境之下人性一念之间的选择:光与暗、善与恶、历史与当下、崇高与卑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