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家长的一封安全信
护安在心
践安于行
尊敬的家长:
您好!
首先,感谢您对学校工作的理解与支持。此次致信,希望唤起每一位家长对安全问题的重视,将安全教育渗透在我们生活中。
一
交通安全
养成良好的交通出行习惯,是对自己、对家庭的负责,请您在日常出行和接送孩子过程中按以下要求做好:
1.骑摩托车、电动自行车接送孩子的家长,务必和孩子一起正确佩戴好安全头盔,佩戴时要调整好头围大小和松紧度,确保头盔能有效发挥保护作用。出发前,检查孩子的头盔是否按要求佩戴好。
2.驾驶汽车接送孩子的家长,一定更要确保自己和孩子都系好安全带,无论是前排还是后排座位,都不能忽视安全带的重要性。
3.行驶中,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知法守法,给孩子良好的行为示范。从自身做起,严格遵守“一盔一带”规定,共同为孩子们的出行安全保驾护航!
4.教育孩子未满12周岁不能骑自行车上路,未满16周岁不能骑电动自行车上路。
5.教育孩子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遵守乘车规范,有序上下车;不乘坐无牌无照及超员超载的车。
6.警惕汽车盲区,教育孩子牢记“三不”,即不在车前跑,不在车后留,不在车边站。
二
预防校园欺凌
校园欺凌对孩子的伤害是巨大的。对于被欺凌者而言,不仅会造成身体上的伤害,还会带来更为严重且难以治愈的心理、精神创伤。这里,我们向您提出如下建议,希望得到您的理解和配合。
1.不要溺爱孩子。家长的过度溺爱容易使孩子养成凡事以自我为中心的坏习惯,耐挫能力差,滋生任性、骄横等不良心理,容易成为欺凌者。
2.多与孩子沟通,尊重、关心孩子。父母是孩子成长路上最重要最亲密的人,无论工作再忙,每天也要抽出时间与孩子沟通、交流,注意培养孩子的同情心和换位思考能力,塑造孩子乐观向上、开朗活泼的性格。
3.注重言传身教。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言谈举止、性格特点都会对孩子产生长远的影响。尽量不要在孩子面前争吵、抱怨、说脏话、发脾气甚至动粗打人,培养孩子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4.培养孩子的日常良好习惯。鼓励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户外活动,多与同龄人交往、沟通,注意培养孩子的情商和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要防范孩子沉迷网络,尤其是避免其接触含有暴力、色情内容的影视作品、视频直播和网络游戏。
5.正确引导孩子,加强法治教育。注重培养孩子的法律意识、安全意识,自我防范意识,避免受到不法侵害。
6.细致观察,正确应对。根据调査,越来越多的校园欺凌事件伴随着较长的持续性和较强的隐蔽性。家长平时要细心观察孩子的行为举止和情绪波动。
家长一旦发现孩子可能遭受欺凌,首先要克制情绪、保持冷静。要鼓励孩子勇敢的说出来,及时与班主任老师沟通,注意收集、保留相关证据,同时上报学校。
三
自我保护教育
01
身体意识方面
1.认识隐私部位。可以通过简单易懂的绘本或者动画来讲解,比如《我们的身体》这类科普绘本。用生动的图片和简单的文字告诉孩子,这些部位是不能随便让人观看和触摸的。
2.建立身体边界感。教育孩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身体边界,如果有人拥抱或者接触自己让自己感觉不舒服,即使对方是熟悉的人,也要勇敢地说 “不”。
02
日常行为方面
1.避免单独和陌生人相处。告诉孩子不要轻易跟陌生人走或相处,不要接受陌生人的礼物或者邀请。如果有陌生人搭讪,要保持距离,并且尽快找熟悉的人,如老师、保安或者家长。
2.和孩子一起制定一个 “安全清单”。例如:“不和陌生人走”“不拿陌生人的东西” 等规则。如果在外面遇到陌生人问路,要保持至少一臂远的距离回答,回答完后迅速离开。
3.谨慎对待熟人的行为。即使是熟悉的邻居、亲戚等,如果他们的行为让自己感觉奇怪或者不舒服,也要及时告诉家长。比如:有人总是喜欢抱着自己,还把手放在隐私部位附近,这种行为是不正常的。可以和孩子说:“如果有人的行为让你觉得像小虫子在身上爬一样不舒服,一定要马上告诉爸爸妈妈。”
4.注意网络安全。教导孩子在网络环境中的自我保护,告诉他们不要在网上随意透露自己的个人信息,包括家庭住址、学校名称、身体照片等。
03
应对危险情况方法
四
预防电诈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发展,为我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时,也滋生了许多犯罪分子利用电信网络平台实施诈骗犯罪活动,学生成为易受骗群体。主要以粉丝群送福利、赠送游戏皮肤等吸引学生注意力,在孩子不知不觉的操作中,家长的卡内余额被顺利转出。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安全是我们幸福生活的基石,愿您无论何时何地,都能将安全牢记心间,内化为自己的行动,让安全伴随您和孩子成长的每一步。
龙岩市松涛小学
2024年11月3日
— END —
撰稿|陈志超
编辑|叶淑英
初审|陈志超
复审|李桂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