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看都是在编写PLC程序,差别可大了!
编程习惯
架构设计VS功能实现
德国工程师在编写PLC程序时通常表现出高度的严谨性。从项目的开始,他们就会严格按照国际标准和行业规范来进行程序架构的设计。在代码编写过程中,注释非常详细,几乎每一段关键代码都有清晰的解释,这使得程序的可读性极高,即使是其他工程师接手项目也能快速理解程序的逻辑。他们习惯于先对整个自动化系统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构建一个完整且条理清晰的逻辑框架,然后再逐步填充细节。
中国工程师却往往更倾向于快速实现功能,因为编程调试工作经常在最后阶段,感觉项目各方都只等PLC程序跑起来就可以验收,这时候赶紧先让系统跑起来才是首要任务,之后再慢慢补充完善注释等细节。
思维方式
系统设计VS实用设计
德国工程师的思维方式偏向于理论化和系统化。他们在编写PLC程序时,常常从基础的自动化原理出发,运用深厚的理论知识进行程序设计。对于复杂的控制逻辑,他们会通过构建复杂的数学模型来进行精确的分析和处理,力求在程序中实现最优化的控制效果。这种思维方式使得德国工程师编写的程序在稳定性和精确性方面表现出色。
中国工程师的思维更具综合性和实用性。他们在考虑PLC程序编写时,经常需要先去熟悉工艺和考虑现场设备的实际运行情况、操作人员的使用习惯以及成本控制等多方面因素,为了顺利验收去满足客户各种要求,PLC程序修修改改都是习以为常。
对于新技术
测验VS采用
德国工程师对新技术或产品的应用相对保守。他们在引入新的编程技术或工具时,会进行大量的测试和验证,确保新技术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这种谨慎的态度保证了他们编写的PLC程序在实际应用中很少出现因新技术不稳定而导致的故障,但也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延缓新技术在实际项目中的推广速度。
中国工程师对新技术或产品的应用相对无奈。对于降低成本和满足业主的要求才是首要考虑的事情。因此,更换不熟悉的PLC品牌或采用能降低成本的硬件或配置对于工程师来说,是太多的无奈,也是严峻的考验。
团队协作
分工明确VS独立完成
德国工程师在团队协作中强调分工明确。每个成员都清楚自己的职责范围,严格按照流程和规范进行工作。在PLC程序编写过程中,不同的工程师负责不同的模块,然后通过标准化的接口进行集成。这种协作方式效率高,能够有效地保证项目的质量。
中国工程师PLC程序一般需要独立完成。他们需要具备从需求分析、系统设计到代码实现的全流程技能。在面对不同的项目要求时,能够迅速理解任务目标,凭借自身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以便在独立工作中应对各种复杂情况。这就意味着工程师需要承担较大的压力,在某些问题上陷入思维定式,缺乏不同视角的启发和交流。
最后,对于PLC编程这事儿,你怎么看?欢迎留言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