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格尔地丨万家灯火夜如年

旅行   2025-02-11 07:30   内蒙古  

万家灯火夜如年

文/庄满仓

按照我国的传统习俗,过年的时间会从腊月二十三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过了元宵节,年的气氛才会渐渐平淡下来,出了正月,年才算彻底过完。这期间,从大年初一到正月十五,人们都沉浸在春节祥和的氛围中,不论城市还是乡村,处处都充满了喜庆的中国红,人们走亲访友,尽情享受着春节的团聚和喜悦,也将传统的年俗文化演绎到了极致。
春节虽过,但热热闹闹的年味儿并没有戛然而止。大街两旁的路灯杆上依然整齐地悬挂着一排排红灯笼,公园里到处都是三五成群出来户外悠闲踏春的人们,各种民俗文化将传统的中国年渲染得异常喜庆,而正月十五元宵节,更是将年俗文化推向了高潮。在城镇,观灯展、猜灯谜、各种文化演出精彩纷呈;在乡村,扭秧歌、踩高跷、跑旱船、舞狮子等节目热闹非凡,一派喜庆祥和的节日气氛;地方特色被充分挖掘出来,打造成一个个文化底蕴深厚传统特色浓郁的文化品牌,成为时代画布上一颗颗闪亮的星星。
想起小时候,我们对过年的渴望是那么强烈,穿新衣服、吃平时难得一见的好吃的、放鞭炮,大年初一枕头边妈妈为我们早早准备好的新衣服,似乎成了年对小孩子特有的吸引。数着日子盼过年,喜气洋洋迎新年,欢天喜地闹新年,畅快淋漓乐翻天,成了每一个人儿时过年抹不掉的记忆。还有大人小孩们围在一起看春晚的痴迷样子,这一幅幅被定格的画面成为儿时过年最珍贵的记忆……
元宵节期间,常伴有一些诸如踩高跷、跑旱船、扭秧歌等等民间文化活动……一幕一幕花里忽哨并且夸张地在街头热热闹闹上演。伴随着铿锵有力的锣鼓点儿,表演者穿着红祆绿裤,浓妆艳抹,喜气洋洋卖力地展示着自已的技艺,围观的人群笑声阵阵,脸上荡漾着喜悦的神情,跟随表演者的步伐拥来挤去,分享着节日的喜悦。原来一直对那些花哨俗气而夸张的表演不屑一顾,其实认真想来,那些民俗的东西才是最朴实、最接地气、最值得传承的一种民间文化......
正月十五晚上放烟花,是整个节日活动流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笔。绚丽的烟花呼啸着升入空中,绽放出一朵朵五彩缤纷的花瓣,灿烂夺目,场面蔚为壮观。各种各样的花灯绚丽夺目,大到造型别致的巨型主题彩灯,小到栩栩如生的各色花灯,在节日的夜晚璀璨生辉,人们赏灯、猜灯谜、逛夜市,尽享热闹喜庆的节日气氛。虽然寒风瑟瑟,但我们笑声朗朗。摇曳的灯光投射到脸上,映照出人们欢喜的面容,徜徉在彩灯绚烂的世界里,赏灯火璀璨,观人海万象,仿佛那闪烁的光影,就是对崭新年景最美好的期盼,而那一只只彩灯,就是对元宵佳节最美的祝福。
随着对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工作的推进,越来越多的民俗文化展览、文化小镇、传统庙会等独具特色的民俗活动走进了人们的视野,在丰富国人春节文化生活的同时,也带给我们一种古朴与现代交融、传统与创新并重的思维和视觉冲击。匆匆七天的春节假期一过,忙忙碌碌的工作就又重新开始了,只有看到街道上那些悬挂着的大红灯笼时,才感觉到年味儿犹在,而元宵节的彩灯和烟花还在等着与我们璀璨相约。记忆中那些带着老旧色彩的画面已离我们越来越远了,只有在这庆祝元宵佳节到来,渴望新一年风调雨顺的时刻里,才会清晰地涌上心头,那是时光里的回忆,带着往昔岁月的欣喜与回味,埋在记忆深处,不经意间忆及,依然馨香满怀,也只有在这个时候才会忆及那时的我们很天真,那时的快乐很纯粹,那时的时光已走远……
绽放在节日夜空的璀璨烟花,还有满街流动着的火红的灯笼,诉说着属于元宵节的传统特色。喜气洋洋的元宵节,依然会成为未来日子里我们最美好的回忆……

(图片源于网络)

作者简介:
图片
庄满仓,准格尔旗人,中共党员,本科学历。曾在准旗职业高级中学任教十年,后在准旗教体局、准旗能源局工作,现供职于准旗应急管理局。2008年10月出版书法集《庄满仓硬笔书法》,2016年12月出版散文集《且听风吟》。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会员,鄂尔多斯市作家协会会员。2023年11月当选为准格尔旗文联作家协会副主席。


主办:准格尔旗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投稿邮箱:zqwl505@126.com


●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终审:刘   兰

复审:鲁   翠

编辑、校对翁恩奇




您的一个“分享、点赞、在看”

让我们之间的距离又近了一步。

准格尔文艺
扎根准格尔沃土,感受黄河流域别样风情。准旗文联与您一道赏美景、品文化、润心灵。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