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珍准格尔丨腊八粥

旅行   2025-01-07 09:25   内蒙古  

腊八粥(一)

文/明玉艳

不知不觉,来到薛家湾小镇已十三年有余。腊月,有几个仪式感很浓的节日,腊八、爸爸的生日和除夕。我又想起了母亲的腊八饭和婆婆的腊八粥。

传统的腊八饭都是用红豆、大米、红枣、黑糖为原料做成的稠粥,晋南的腊八饭却别有风味。从我记事起到结婚之前,每年妈妈做的腊八饭早餐和午餐都不重样,早上的腊八饭更费心思一些。胡萝卜丁、白萝卜丁、豆腐丁、长白菜、葱姜蒜炒香加水,再有红豆、绿豆、红枣、大米、小米一起下锅煮,当所有的原料都煮熟了,最后在汤里下饺子。妈妈做的腊八粥,每年我都能吃两碗,后来我上高中和大学,赶不上在家过腊八节,放假回家,妈妈会专门为我开小灶,隆重地做一次腊八粥。中午的腊八粥很简单,其实就是煮水饺。可惜,妈妈的腊八粥我已经有十几年没吃过了。所以,离开家乡的这些年,我都是用煮水饺当做腊八粥,也能隐隐约约回味初妈妈做的腊八粥的味道。

今年的腊八粥饺子是婆婆提前亲手包的。婆婆小住了几天,冰箱里包好了240个猪肉馅饺子和300个羊肉馅饺子,还蒸好了四笼屉莜面顿顿,一小袋一小袋装好,摆放的整整齐齐。想想她老人家80岁高龄,一边切菜,一边和面,辣辣的葱白可能会呛得她睁不开眼睛,她可能会放一碗水在旁边,可能去客厅休息一会回来再包,她估计一上午都在厨房里忙碌,我很是心疼。我回想起来估计是那天我们吃饺子的时候,我一边夸饺子好吃,一边感慨上次吃饺子还是暑假妈妈来的时候。婆婆叮嘱我,这样你每天中午回来就不用那么赶的做饭了,也不用凑合着吃了。婆婆在家的日子我是最幸福的,每天她会做两到三个菜,冬至那天我们娘俩的午饭居然有六个菜。每天中午,我一推开门,暖暖的阳光下,茶几上的盘子上面扣着碗或者碟子,两双筷子也放好了。一听见开门声,婆婆就在厨房里喊一声“回来了,吃饭吧!”洗完手我们娘俩就开始午餐时光。婆婆做的一手好菜,也特别节俭,每次给我们蒸馒头都会把笼屉上粘的馒头皮用小铲子铲起来吃了。她用一双勤劳的手抚养了7个子女、带大了8个孙辈们,女儿出生那年婆婆已经72岁高龄,还帮着我们带到两岁。每次婆婆去子女家小住,还是一刻也闲不住,总想着要帮孩子们。

爱吃腊八粥的我从小就不喜欢吃面条,但我会很享受的吃完婆婆做好的刀削面。吃不惯粗粮和胡麻油的妈妈说过,我有一个能适应各种饭食的胃。腊八粥就像奶奶大红柜里放坏的鸡蛋、姥爷棉袄兜里掏出的20元压岁钱一样,那深深的牵挂和暖暖的陪伴是这粥里最让我难忘的。

(图片源于网络)

作者简介:

明玉艳,就职于准能集团,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发表《恋恋乡情》《给你们》《变迁》等散文、诗歌100余篇。



腊八粥(二)

文/王利利
每年的农历十二月八日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腊八节”,民间更是流传“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的顺口溜,在我们那里家家户户会熬一锅腊八稠粥,我们都叫红稠粥。小时候记得流传着这么一个故事,谁家的小孩这天起的晚了就会得“红眼病”,早起来的娃娃吃上红稠粥就不得“红眼病”。上小学那会儿都会看对方的眼睛,看谁的红,就开始起哄,叫他懒娃娃。所以这一天孩子们都会早早起床,不做“小懒虫”。
每年这天早晨,母亲都会忙着做一锅腊八粥,孩子们起得早,站在锅头前看母亲做红稠粥,其实更多是想早早吃到香甜的红稠粥。那会做粥食材也简单,红小豆,江米,黄米,红枣。第一步浸豆子,需要先冷水泡上放入适量碱面,慢火熬制,这样红豆水才会变红,等豆子变软了捞起来,江米和黄米红枣一起放进红豆水锅里熬,这时火不能太急,火太旺容易烧干锅,造成粥糊锅,人必须拿着勺子在铁锅里不停地均匀搅拌,等到红豆水煮的半干半湿的状态,这时候的米也差不多都熟了,然后把铁锅从前灶倒在后灶,改成慢火,将刚才捞出的豆子全部倒进锅里盖上锅盖进行焖。等到锅快干的时候,也就是粥熟的时间,这时候揭起锅盖,拿起铁勺头对着锅里的米和豆使劲杵,来回搅拌,一会儿就打成一锅粥后,粥的香糯劲道才算大功告成。

母亲把做好的粥先盛出来多半碗,让我拿一双干净的筷子,挨个在门外的窗台上,吃水井边,鸡窝猪窝处,茅厕边,街上的大粪堆上都会夹一筷子粥放上去,估计有着家境殷实,井水甘甜,六畜生旺,肥多高产的寓意。然后回家再盛出来一大碗红稠粥趁热给爷爷奶奶送过去品尝,最后家里人上炕团坐在一起开始分享。记得那时候都很年幼,碗里都会先盛半碗粥,我们兄妹三个不是先吃而是先玩,稠粥在碗里面上下左右的摇晃,使劲的来回颠转,比谁团的圆。团圆的粥好像还挺有仪式感,随后一人再加一勺子白糖,津津有味地吃起来。
后来上学在学校偶尔也能吃上,家里人担心我们吃不上,会把做好的放进冰箱里,等我们星期天放假回家吃。再后来参加工作,一个人在外地租了一间房,有一年腊八那天赶上休息,自己给家里打了个电话,详细问了腊八粥的做法,大清早忙活起来,最终做出来的有点傻眼,红豆有些发硬,吃起来口感也很差,最后无奈接下来几天熬稀饭的时候把没做成功的红稠粥一点点加进去继续煮着吃,自那以后就再没自己做过红稠粥,每逢腊八节这天买上罐红豆莲子八宝粥,或者赶上食堂有卖腊八粥的时候赶紧买一碗,心满意足的品尝着。
在这个寒冷的冬季里,腊八粥第一个开启我们生活中的“年味”,带着美好的记忆吃一碗甜甜的腊八粥暖心暖身,希望万事“粥”全,喜乐平安。

(图片源于网络)

作者简介:

王利利,准格尔旗青年作家协会会员,准能集团哈尔乌素露天矿职工。爱好散文,诗歌创作。


(编辑、校审|平台编辑组)


主办:准格尔旗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投稿邮箱:zqwl505@126.com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您的一个“分享、点赞、在看”

让我们之间的距离又近了一步。

准格尔文艺
扎根准格尔沃土,感受黄河流域别样风情。准旗文联与您一道赏美景、品文化、润心灵。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