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格尔地丨借厨

旅行   2025-02-08 07:30   内蒙古  

借厨

文/王建中

沙圪堵的吃,是一些手艺人培养起来的,方圆自成,够他们陶然一簋,讲究并不多。手艺人多来自晋、陕,人到了蒙地,情和趣原籍就养成了,自然把家乡的风俗带过来了。食、穿、宿得要领了,生活的日常才可展开,适应了风土,日子也才可以过的下去。

老沙圪堵人,颇讲究风水,看风水很盛行。所谓风水,不过是环境与命运构成的一个关系,和谐了,协调了,命途运道颇佳,人生顺遂,自然是好风水的正义。泔水泼北,肥水归南,这是老沙圪堵人的一个讲究。垃圾、脏水、炉灰之类称为搕,多倾倒于屋后,勤俭的人家还要深埋,这叫护风水。若是雨水不归向南,便要拢过来,这叫抢肥水。改水归南,亦是德行。沙圪堵屋舍的檐顺瓦口皆向南,肥水至致,财源广开。所以厨房也多建在南向,哪怕垒一个简单的灶台,也是烟囱于南,灶口向北。烟流上水流下,上北下南,还是一个风水的流转向背。其实,古时的“度其原隰,观其流泉”,讲的也是这个道理。

在旧沙圪堵人的认知里,厨房是风水体魄,体健力劲,龙昂虎伏,乃延福泽。厨房是吉地。方言多古风,少诡诈,一言质直,百言纳善。手艺人率食草具,亲朋来了,邀至家中,好善之食,不能自烹,便要请一个厨师来,厚待之,这就是借厨。勤劬自食,向来是老沙圪堵人的传统。借厨还有节俭的意思,吃好,但不奢侈。下馆子,在老沙圪堵人的口语中,多多少少是藏了贬意的。请至家中,有人情味,有风水气。客亦是水,水聚肥腴,点滴不落。红尘成紫气,民气健旺,好风水便是好山水。闾阎之习,尚勤率作。

老沙圪堵有许多好厨子。盖由此风俗养成。少时有个邻居,个子细高,笑眯眯的,一笑,眼睛也看不到了。善做面点,炸馓子是一绝。案上水面,揉至筋起,玉色便搓来了。沸油半尺,黄深出嫩,一口酥香。好多人家来请,耳朵上夹了三颗烟,还有人递来,便又夹上去,原来的掉了,也不去拾,忙得也顾不得吸,又有人递来,亦夹上去,再掉一颗,耳朵上始终夹着三棵烟。他家住在一道沙梁后,见他时,总是在匆匆赶门子中。这家未完,另一家已候着了。笑眯眯的,步子细碎,小跑一般。手背抄着,不怎么说话。

有一年,邻家办婚宴,借了七八个厨子,每个厨子做一道菜,拼成一桌,至今都传为美谈,多少年都是茶余饭后不落的话题,常说常新。

(图片源于网络)

作者简介:

王建中,准格尔旗人。著有《山河谣》《第三十七计》《往米年》等长中短篇小说等。作品被《小说选刊》《小说月报》《新华文摘》等转载,并入选数种年度选本及新时期优秀作品选等。摄影作品集有《黄河三峡》《莲花辿》《中国有个准格尔》等数种。影视作品有《遍地清泉》《舂米的女人》《天下黄河》等。历史文化著作有《漫瀚文化论》《漫瀚长歌》《最后一个汉奸》等数种。曾获索龙嗄文学奖、草原文学奖、南方文艺作品奖、鄂尔多斯十大优秀青年称号、鄂尔多斯文学奖,内蒙古年度优秀摄影师奖,平遥国际摄影展优秀摄影师奖等。现供职于内蒙古准格尔旗机关。



主办:准格尔旗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投稿邮箱:zqwl505@126.com


●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终审:刘   兰

复审:鲁   翠

编辑、校对翁恩奇




您的一个“分享、点赞、在看”

让我们之间的距离又近了一步。




准格尔文艺
扎根准格尔沃土,感受黄河流域别样风情。准旗文联与您一道赏美景、品文化、润心灵。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