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加强医疗护理员培训和规范管理工作
2024年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社厅创新开展医疗护理员培训和规范管理工作,将其列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为民办实事工程,作为推进健康广西建设、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发展壮大银发经济、加快家政服务职业化的重要举措,助力“一区两地一园一通道”建设。
广西聚焦破解“一老一小”医疗护理难题,从技能培训、运行机制、规范管理等方面发力,实施医疗护理人才专项培训计划,全面推行医疗护理员队伍改革,有效破解护理难、护理贵的社会痛点、民生堵点、家庭难点,着力打造医疗护理改革创新“广西样板”。
截至2024年12月底,15家试点医疗机构已纳入规范管理,涉及医疗护理员3527人,其中有3476人持有相应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较试点前分别增长111%、264%,医疗护理员技能水平和服务质量大幅提升,管理和收费更加规范,平均辅助护理费降低了30%左右,患者住院对护理满意度提高。
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
突出技能培训规模化
着力提升医疗护理人才技能素质
一是培训考核精准化。从广西壮族自治区就业补助资金安排1500万元,编制标准教材,建立师资专家库,以试点项目为依托制定专项培训计划,实施规模化技能培训,组织开展职业能力考核,以精准考核提升护理员队伍整体素质。截至2024年12月底,全区已有3143名医疗护理员通过集中鉴定持证上岗,较改革前的917人增加2226人。
二是专科培训常态化。综合考虑康复科、老年病科、中西医科等科室患者长期卧床、基础疾病多、自理能力弱等因素,引导医疗机构组织专家每月对医疗护理员开展1—2次专科培训。制作医疗护理员线上培训示范课程35节,通过培训机构、陪护服务机构等进行免费推广。
三是人才发展职业化。对标《医疗护理员国家职业标准》,开发医疗护理员职业技能等级认定题库,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评价,对一线持证人员结合星级评定提高薪酬待遇、落实职务晋升等,拓宽护理员职业发展渠道,激励引导护理员提升技能水平。截至2024年12月底,有333名经考核合格的从业人员获得医疗护理员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提高了薪酬待遇,体现技能水平含金量。
突出机制运行系统化
着力提高医疗护理服务质量水平
一是统一规范管理。广西壮族自治区印发《医疗护理员培训和规范管理试点方案》,明确陪护服务机构组织医疗护理员参加统一培训、统一评价,进行统一管理。制定实施服务规范、满意度调查、星级评定等12项制度,优化和细化医疗机构对陪护服务机构及医疗护理员的规范管理,进一步提升护理员队伍规范管理水平。
二是创新收费模式。健全医疗护理员收费管理制度,改变以往“一对一”服务模式,创新推行“一对多”、“二对多”、班组制服务模式,实现辅助护理费用负担减少、医疗护理员持续工作时长减少和劳动收入增加“双减一增”。
三是强化考核监督。强化医疗机构与陪护服务机构联动,安排职能部门和专职人员,以工作质量、服务对象满意度、服务投诉及其处置情况为主要指标,定期开展服务质量监督考核,并建立奖惩和退出机制,推动医疗护理机构提升服务水平,有效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突出队伍管理规范化
着力促进医疗护理行业健康发展
一是推行协议规范管理。规范医疗机构、患者及其家属、陪护服务机构三方权利义务,引导医疗机构执行向陪护服务机构收取管理费不超过5%、陪护服务机构提取医疗护理员管理费不超过15%,打消“私陪”对于“规范管理就是被排挤、就会少赚钱”的顾虑。
二是创新星级评定机制。指导与15家试点医疗机构合作的5家陪护服务机构制定1星至5星的星级评定薪资标准,对医疗护理员工作推荐、服务报酬、绩效奖惩等进行分级管理,底薪按2700—6900元/月的区间逐级递增,强化正向激励。
三是搭建对接服务平台。以广西“数智人社”信息系统为依托,探索开发医疗护理员信息服务系统,打通医疗机构、陪护服务机构数据共享壁垒,加强用工、服务、收入、保障等监管和数据治理,推动医疗护理员供需精准对接。引导12个自治区“八桂家政”劳务品牌培训示范基地与劳务输出基地结对共建,开展订单、定向、定岗培训,首批2个基地已与马山县人社局签订劳务对接框架协议,力争培训一个、就业一个,助力乡村振兴、助推产业发展。
2025年,广西将全面总结加强医疗护理员培训和规范管理试点经验模式,推广覆盖三级医疗机构106家、其他层级医疗机构180家,合计覆盖60%的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妥善解决住院群众的“护理难、护理贵”问题;全年开展劳务品牌技能培训15万人次,其中医疗护理、养老护理、母婴护理等家政培训10万人次,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