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比“性”更亲密的行为,40岁以后还有的夫妻,证明你们非常相爱

教育   2024-11-08 06:56   北京  


直播预告

点击下方预约按钮,观看直播↓

来源|张德芬空间(ID:tefenchangpublic5)


你有多久没有认真拥抱过一个人了?


前几天去看母亲,坐在客厅里听她闲聊,见她绘声绘色地聊起一个老同学的八卦:


“我们几个同学去吃饭,她老公来接她。”


“一见面她就抱上去了!还在她老公脸上亲了一下。吓了我一跳!”


“我当时觉得好羞啊,50多岁的人了,还这么小家子气。”


我笑着问她:


“人家亲自己老公,你有什么好羞的?”


她也笑着说:


“哎呀,就是有点不好意思嘛。”


然而,母亲虽然在吐槽,但脸上的表情却并非厌恶;而是一种“欣赏”、“觉得有趣”、“宽容”的情感。


身体语言,是关系中最直白、深情的爱的表达。


你对于身边亲近之人,是否还有这样亲昵的拥抱、贴贴呢?



如果你人到中年

还能体验彼此“贴贴”


最近刷到一篇帖子,博主@吃吃小点心提问:


想问一下大家体验过“生理性”喜欢吗?


在这个贴子下面,我们能看到很多中年夫妻,即使结婚多年,仍旧能对伴侣保持“生理性喜欢”,体验伴侣彼此贴贴、抱抱的亲密感。


“42岁,很喜欢抱抱、亲亲、手牵手,这些亲昵的动作,无论在哪里。”



“每天都要聊一个多小时,手牵手睡觉。”



“看我老公第一眼就想把他收入囊中,看到他就想把他扑倒!”



也有单身的朋友表达了自己对于身体链接的渴望,想要在贴贴、抱抱中体验生理性的爱。


“我现在单身,感觉特别需要贴贴抱抱,喜欢贴脸摩擦、贴脖子交颈,有安全感”。



还有人表达自己与孩子的亲密互动,在身体的链接中,跟孩子保持爱意。


“我女儿也这样,喜欢贴贴,然后卷着被子睡,我怀疑她长大了也还这样。”



看了大家的评论,你会发现,我们喜欢“拥抱”“贴贴”,不论年龄,无关“性欲”。


这样的身体链接,就像是被大地母亲抱持,把你的身体,全然的托付给一个安全的场域。这种最原始的渴求,仿佛是大家生命中最底层的依恋需求。


就像电影里经常看到的、令无数人动容的画面:


婴儿出生以后,会被抱到妈妈身边,贴着妈妈的心口。妈妈会看见孩子刚出生时微笑的酒窝,也会感受到胸口新生命的温热。


孩子也会闻到妈妈的味道,感受到妈妈身体的温度,一瞬间停止啼哭,只是安静的跟妈妈待在一起。


是的,拥抱唤起的是我们回归母体的最深层的安全渴求。


它曾经是我们冲破羊水、产道的巨大压缩后,得到的那份来之不易的熟悉感。


是我们身体记录的最原始、最熟悉的潜意识语言,你会体验到一种被强大、坚韧、而又温暖的力量接住的感受。


身体的一切感受,都是曾经被遗忘的潜意识语言印记,它似乎在告诉你:


你被接纳了,你被允许了,你被爱了。


只是这份身体语言,渐渐被我们遗忘了。


家庭治疗师萨提亚曾表示:


“一个人一天需要10多个拥抱,才可能保证自己的身心健康。”


如果你人到中年,依然能每天体验这种亲密的感受,它是一种幸运。


如果你年至不惑,依旧本能地渴望这种接触,这是心灵底层的安全需求被唤醒。


从生理层面而言,渴望“贴贴”的需求是由于皮肤接触能够刺激体内“催产素”的分泌,能够减少焦虑,增强与他人的情感联结。


从心理层面来看,这份需求是我们最原始的本能需求,当一个人在跟亲密之人拥抱的时候,他会体验到一种久违的跟母体重新链接的熟悉的安全感。


不管是伴侣、父母,还是孩子,身体链接是我们最本能的渴望。


然而,“贴贴”的重要性却逐渐被忽视,甚至有的人已经几十年没有跟自己的父母再次拥抱了。


关系中的“贴贴”是如何消失的?


现在,请回想一下,上一次你体验到深情的拥抱是什么时候?


“曾经会生理性喜欢,现在已经没有了。”



“那我可能是生理性厌恶。”



“婚前就比较排斥,婚后更不想他碰我。”



“沟通永远答非所问,情感达不到共情,没有出轨,一碰就反感。”



“婚后发现给我的礼物是买给前任的,心里一直膈应。”


到底是什么阻碍了我们坦然地接受拥抱?尤其是亲密关系中的“贴贴”,是如何消失的?


结合网友们的体验,我总结了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跟伴侣“贴贴”的生理性需求,是需要被唤醒的。


有的女性,在寻找伴侣的时候,会根据自己的身体直觉确定关系。


也就是说,在恋爱期间,她就寻找到了能跟她身体有本能亲密需求伴侣。想跟他贴贴,想拥入他怀中。


这是在恋爱阶段,身体的需求被荷尔蒙本能的激发了。


但是另一部分女性,婚前可能并没有体验过爱的深层链接。因为现实原因结婚,婚后才发现不是那么想和对方贴贴/抱抱。


身体是最诚实的关系语言。在这种情况下,拒绝贴贴反映了我们对“自我需求”和“情感”的重新认知。


比起改变“不想贴贴”的行为,厘清自己的情感需求会更加重要。


我们需要想清楚:


“我进入这段婚姻时看重的现实优点,是否还存在?”


“如果存在,我跟伴侣是否可以共同把关系推进一步,彼此连接更深?”


“如果没有更深层次的可能性,我是否可以保持原来的需求,好好生活?”


对于这个类型的夫妻,我有一个很现实的建议,那就是身体的爱的体验,还可以源于自己。



第二,随着时间的流逝,夫妻之间的身体互动,会被生活琐事的互动替代掉。


很多人会觉得:


“都老夫老妻了,被必要搞那么甜蜜吧。”


“摸他抱他,就像左手摸右手,没什么新鲜感了。”


在婚姻初期,激情和新鲜感确实会让人们更频繁地进行亲密接触,比如:拥抱、亲吻。


然而,随着生活的磨合,这些亲密行为的频率会随之降低。


一方面,人类的大脑在经历“刺激-反应”的过程中,拥抱这样简单的重复行为,给你的“幸福感”会逐渐降低。从最开始的90分,降低到了60分,甚至可有可无。


正如一位网友所言:“连性都可以消失的婚姻,拥抱消失就更加不足为奇了。”


而另一方面,夫妻更关注生活中的具体任务,进入了一种“功能性共存”的状态。


比拥抱、贴贴更重要的,是处理好生活中的鸡飞狗跳、鸡毛蒜皮。


“谁去倒垃圾”,“谁接孩子回家”,“谁去照顾爸妈”这样的小却必要的生活琐事,会占据大我们大量的时间精力。


而在这个过程中,“贴贴”是无意识消失的,不是大家刻意为之。


第三,孩子的出现,会让“贴贴”的需求发生转移,甚至被消失。


夫妻成为父母后,家庭角色发生显著转变。父母的注意力和精力大量转移到孩子身上,跟孩子的亲密互动,会成为家中关系中的重要情感链接。


所以,在这个阶段,很多女性会跟孩子保持贴贴,把奶香奶香的孩子环抱在自己怀中,是每个母亲最幸福的时刻。


而对于伴侣的身体贴贴,产后的身材变形,会让很多女性下意识排斥身体接触。


再加上幼年的孩子需要父母帮衬照顾,大多数夫妻关系在有了孩子后,二人世界会被孩子、公婆的到来打破。


很多夫妻会碍于父母在、孩子在,会很容易产生:


“不好意思拥抱”、“少儿不宜”、“丢人现眼”的心态。


渐渐地,夫妻的互动模式会发生改变。十几年后,当公婆已经回到老家,孩子也上中学了。


但我们早已忘记了曾经夫妻相拥的温存、安全了。


甚至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彼此双方的感情在日常生活中消磨殆尽,我们会对另一半产生负面情绪,比如厌恶、愤怒或不信任等,这些被压抑的情绪会通过身体反应表现出来。



比如:


当身体语言被压抑后,丈夫不愿意和妻子有情感交流,对妻子的情绪视而不见,久而久之,内在的情感淡漠会外化成行动上的拒绝,妻子也就不愿意拥抱了;


还有:


如果对方做了对不起自己的事情,让关系产生了裂痕。


就像有个网友在评论区说:


“自从他出轨被我抓住,他现在一碰我,我就觉得恶心。”


共同拥有的负面经验,会让夫妻之间的关系拉开一道“情感防御机制”;


表面上看是拒绝身体的链接,但深层次是对亲密关系中的不安全感和情感疏离感的反应。


所以,重大的关系创伤,是夫妻身体链接被破坏的重要因素。


但更多的夫妻,是在长久的互动中,遗忘了“贴贴”的感觉。


他们并未真正“厌恶”肢体接触,只是多年生活让这种接触逐渐退出了生活日常的选项。


他们甚至没有意识到,自己其实非常怀念拥抱带来的温暖。


就像我在听完妈妈的八卦后,张开双臂,给了她一个大大的拥抱。


她一边说着:“肉麻”,想要将我推开,脸上却泛起了灿烂的微笑。


她很局促,不习惯,但并不是真的排斥“拥抱”。


亲密关系中亦是如此。


而针对这种类型的夫妻,重新体验“拥抱”的亲密感,是拉近夫妻关系重要的方式。


如何重建“贴贴”的亲密感?


当夫妻多年不再习惯拥抱,如何重新拾起这种简单却重要的亲密行为呢?

具体则要分情况来看。


第一种情况,如果彼此的矛盾太深,情感早已出现裂痕。


这个时候,强行拥抱反而会加剧双方的尴尬感,甚至引发不必要的冲突。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比重建拥抱更重要的,是夫妻首先需要通过深入的沟通来处理根本问题,解决潜在的矛盾和误会,建立新的情感基础。


只有在情感逐渐修复、信任重新建立的情况下,拥抱才会再次变得自然,而不再是一种负担。


第二种情况,是彼此并没有太深的矛盾,只是亲密未满,那么可以通过关系中“爱的瞬间”重建拥抱。


具体怎么做呢?


首先,我们需要认知到重建拥抱的目的,是表达爱意。


所以,我们需要在关系中带着觉察、觉知心,看见关系中的“爱的瞬间”。顺其自然,把用身体表达爱。


比如,他今天特意买了你喜欢吃的鱼。在享受我们曾经习以为常的一日三餐之余,轻轻给伴侣一个拥抱,表达你的感谢。


其次,顺其自然破冰之后,我们可以逐步重建关系中细微的身体接触。

比如:


走在路上的时候,轻轻牵过对方的手;

坐在沙发上一块儿看电视的时候,可以轻轻靠在对方的肩膀上。


这些轻微的身体接触可以帮助夫妻重新适应肢体亲密。


很多时候,我们只需要打破最初的“冷漠”屏障。


就像我们见到一位许久未见的老友,开始可能会觉得尴尬,但一旦有了第一步的接触,后面的亲密互动会变得更加自然。



最后,当身体的链接更进一步后,尝试创造专属的“拥抱时刻”。


夫妻生活中容易被琐事占据,但如果可以每天抽出几分钟,专门为彼此创造一个“贴贴”的 仪式感,效果会出奇地好。


例如,每天早晨离家前或晚上睡觉前,留一个“拥抱时刻”。


这不需要任何言语,纯粹的拥抱能够帮助彼此在一天的忙碌中重拾情感的连接。


心理学研究表明,规律的亲密接触能显著增加伴侣间的幸福感。


拥抱,不仅是夫妻关系中的一种肢体行为,更是维系亲密感的关键。


无论时间如何改变,夫妻间的关系需要不断的维护和更新,而肢体接触是维持情感纽带的一种直接而有力的方式。


或许经过漫长的婚姻生活,拥抱不再像从前那样频繁或重要,但它永远不会失去修复关系、重建亲密的力量。


所以,不妨从今天开始,不管是伴侣,还是孩子、父母,请大大方方给你爱的人温暖的拥抱吧。


你会发现,这个简单的动作背后,蕴藏着无穷的力量。


让身体柔软下来,去拥抱自己、拥抱爱的人,去敞开地、放松地感受被拥抱,这是通往内心、链接爱最好的方式。




被《时代》杂志誉为“人类潜能导师”的史蒂芬·柯维说过这么一句话:“除了身体上的生存,人类最大的需求是心理上的生存,即被理解、被肯定、被认可、被欣赏。”


这句话在夫妻关系上尤为适用。


我想,几乎所有的人也都乐于给予对方理解、肯定、认可、欣赏。


但当我们真正尝试着去做的时候,却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生活中的鸡飞狗跳、鸡毛蒜皮太多,根本无暇顾及。


为什么会这样呢?


问你几个问题:


你想去同理伴侣,那么你同理自己了吗?

你觉察过自己内心最真实的需求了吗?

你把关注点放在自己身上过吗?

有没有苛责自己?

有没有想过引发你焦虑、紧张的诱因是什么?


人啊,要先理解、肯定、认可、欣赏自己,才能给予别人。


很难做到啊!

是不是想说这句话?

确实,需要我们做出很大的自我调整,内心有足够的勇气。


很多时候,往往我们还没开始改变,内在力量就被自己耗没了。

那么,要如何自我调整,才能在顾好自己的同时,跟伴侣发展出良好的关系呢?

推荐老狼夫人卡总的视频分享:
《倾听与回应:先理解,再被理解》
揭开倾听和回应的真相
用大量真实案例、可实操的方法
帮你提高认知、升级思维、积攒内在力量
点击下方小程序
即可购买,反复畅听

在这个课程中,你将会收获:



点击下方小程序
即可购买,反复畅听

下单后联系客服兑换课程

(广告)
作者介绍




张德芬空间(ID:tefenchangpublic5),由知名作家张德芬女士创办,分享自我负责的个人成长理念,倡导心理健康的生活方式,帮助读者产生积极转变。


尹建莉父母学堂
教育学者尹建莉创始,1000万家长信赖。0-18岁孩子的教育问题,这里都有解决方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