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很危险的现象:孩子们聚在一起, 不再嬉戏玩耍了……

教育   2024-11-13 06:55   北京  


直播预告

点击下方预约按钮,观看直播↓

作者|立正妈妈

来源|蓝橡树 ID:blue_oak


心理老师发现一个现象,来求访的妈妈描述起孩子放假在家的状态,场景惊人一致:

除了吃饭上厕所,一般不走出房间;
晚上不睡觉,白天不起床,手机不离手;
大白天拉窗帘开灯,坐在床上,开着空调裹被子;
房间乱得吓人,但不让收拾,动了就找不到了;
喊他吃饭,经常吃不下,房间堆的全是零食。

懒、宅、颓,正在成为越来越多孩子的共同特质。本该朝气蓬勃的年纪,到底是谁杀死了孩子的精神气?


为什么现在的孩子“死气沉沉”?

有教育博主就曾在网上敲响警钟——

“现在的孩子们聚在一起,不再嬉戏玩耍了。他们不是抱着手机打游戏,就是捧着平板刷视频,要么就是低头发消息。即便几个人坐在一起,也是各玩各的,鲜有交流。这可是个很危险的现象!”

为什么小时候精力无限,充满生机的孩子,如今却沉默寡言,死气沉沉?

不爱出门,更热衷于宅在自己的小房间里;不爱运动,更热衷于坐着、躺着、窝着;不爱收拾,眼里没活,生活自理能力极差;不爱交际,更热衷于网络上的虚拟社交;不想上学,沉迷于手机、游戏、小视频……

“丧”“躺平”“摆烂”的现状,从前我们吐槽90后的词,开始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00后、10后的身上。

而“没意思”“我不行”“人生有什么意义”,这类丧气话,在孩子们的嘴巴里出现频率也越来越高。


在这个全民打鸡血,内卷无极限的时代,父母铆足劲给孩子找资源、找学位、找老师,倾尽所有希望托举孩子成材。但与之相反的是,越来越多孩子患上了“空心病”,成了“无目标、无动力、无兴趣、无感受”的四无儿童。

在人生最应该绽放的花期,他们却没精打采得如同即将枯萎的残花,找不到动力,看不到生机。

难怪网上有个段子调侃“本末倒置”的现状——“死气沉沉的年轻人,朝气蓬勃的老年人。”

麻省理工学院的学生个人网站上,一篇标题为《崩溃》的文章,讲述了自己在进入大学后,时常感到孤独、迷茫、没劲,觉得人生空洞而乏味。最让人唏嘘不已的是,留言里有同款感受的学生不计其数。

当初从北大退学的学霸常书杰就曾轰动一时。原本他光荣的以全省理科第八名的成绩,进入北京大学。可是当实现了“名牌高校”的人生目标后,人生一下子失去了方向,找不到继续努力的动力。

迷茫苦闷之下,他选择了在游戏世界中重新寻找当“天才”的快乐,短暂逃离现实,最后因学业荒废,被北大劝退,让众人唏嘘不已。

一位儿童心理学家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当今都市孩子现实感非常弱。从小到大一切现实事务都被替代了,他们只知道好好学习。”

可是,对生命价值的无感受,使得这一代孩子对生活的枯竭感过早到来。

当剥离了学习后,他们就像一张原本绷紧的弓,要么绷得太久就断了,要么突然松下来就垮了。

17岁的江俞是这么跟心理咨询师讲述自己人生转折的那一天:

“一年前,我正要离开家去学校,突然发现一个存放作业的U盘不见了。一开始我只是急躁。随后,在我16岁的大脑中,难以说清的事情发生了,一个念头击垮了我——如果我想做到的没有做到,什么都做不好,一切有什么意义?”

然后她突然就崩溃了,大哭、尖叫,把自己锁进房间。之后的一个月,她几乎是在床上度过的。当她躺在黑暗中,她感到“孤独从各个方向像潮水一样涌来”。她被诊断为重度抑郁症、中度焦虑障碍。一年里她试过复学,很快又难以为继,休学在家。

像江俞这样突然觉醒后陷入恐慌和自我怀疑的孩子,正如心理门诊里的低龄患者般,越来越多。

他们正如作家詹姆斯·阿特拉斯(JamesAtlas)所言——“当那层不可一世的自信和完美无缺的光鲜外表被剥离之后,你会惊讶地发现,这群年轻人身上寄居着令人窒息的恐惧、焦虑、失落、无助、空虚和孤独。”

而更多的“普娃”,还来不及登上名校的宝座,就已经在日复一日的学习重担下,被击碎了自信,磨灭了生机,扼杀了期待。千篇一律“抬头读书,低头刷题”的生活,使他们磨去了棱角,也丢失自我,最后活成内心空洞、死气沉沉的木偶人。

所以,与其说孩子们的消极、躺平、摆烂,不如说是过早地对人生感到疲惫和无望。

对生活提不起劲,
可能是大脑出Bug了

尽管我们会把现在孩子的情绪问题高发,更多地视为心理出岔子了。

但脑科学却从另一个角度告诉我们不为人知的真相——孩子的低能量,是因为大脑正常运行被阻断了。

首先,让我们看看大脑是如何产生行动力的。

前额叶产生“我想要”的思考,实现这个目标后会带来的好处,会形成一种预期,激发伏隔核活跃起来,产生渴望和动力去行动。这个过程如果自发产生,大脑就能良好运转。


但关键就在于,前额叶的思考是自发的。

这个“我想要做什么”“我想实现什么目标”是孩子的大脑自主产生的。就如同,孩子自己饿了,自然会找东西吃,但如果是父母认为“你饿了”,让孩子吃饭就得三催四请,过程拖拉磨蹭。

而如今我们孩子最大的问题在于,原本需要自发产生的“我想要”,变成了父母要求的“你应该”,应该好好学习,应该好好吃饭,应该好好听话。于是,孩子的前额叶丢失了“自发”思考“我想要什么”的能力,被迫开始大量思考“我应该做什么”。

但“自主”和“他主”的差异就在于,“我必须、我应该”这个脑回路,无法激发伏隔核兴奋,行动力难以自主产生。可是,规定的任务又必须完成,所以,大脑退而求其次,只能利用意志力,强迫自己去行动。

但油门踩久了,油会用光了。意志力消耗多了,人就彻底不想动了。

换句话说,孩子陷入消极状态很可能是硬件问题,而不仅仅是软件问题。

当目的地是别人定的,方向盘是别人帮忙掌控的,开车路线是别人指挥的,踩油门的脚就愈发没劲,大脑也就愈发觉得没意思,干脆罢工了。

大脑正常良好的自主运行模式:

前额叶理性思考-预期自发产生(我想要什么)→ 伏隔核兴奋激素分泌 →  驱动身体实践 → 实现预期 → 更有动力驱动自主思考

现代教育让大脑被迫的运行模式:

外界压力(学校、家长 )→ 长期压力灌输 → 前额叶被迫思考(我应该做什么) → 伏隔核很难兴奋 → 意志力强迫驱动实践 → 实现预期 → 意志力不足,大脑懈怠,躯体罢工

人的身体器官,用进废退,大脑也是如此。

大脑本能的运作模式被“他主”不断打断,干扰了前额叶到伏隔核之间的协作机制,大脑就会出问题。长期不被激活的伏隔核,找不到点燃发动机的兴奋点,就会像打不着火的汽车,失去了行动力。

慢慢地,大脑麻木了,人就躺平了。

觉得“什么都没意义”,就什么都不想做,干脆“混吃等死”。

细微而确定的小目标,
激活大脑新活力

而改变这种情况最好的办法,就是“制定小目标,立刻就去做”。

目标越细微越好,因为越容易实现,越能频繁带来兴奋点。

就像小孩在海边想要搭一座城堡,首先就需要寻找合适的工具,于是找来水桶和铲子,接着挖沙,把沙堆先堆砌起来,然后浇水,让沙堆变得更密实更有利于塑形。可是遇到麻烦了,海浪一遍遍地袭击,会冲毁沙堆,于是,又招呼小伙伴,帮忙挖水渠,做水坝。沙堆开始初具雏形,就要想法子捏造城堡的形状,搭桥,建堤坝,最后还要找根树枝插个小旗子,以示主权。

看起来每一步都如此琐碎,平常的不值一提。但每一步对孩子来说,却都是不断在实现小目标中建立奖赏型脑回路——先发出愿望,主动行动,最后实现愿望,获得成就感。

每一个“我想要”到“想办法实现”,最后确信“我能做到”,都是在给大脑这辆汽车“加油”,让它动力更足,对目的地越清晰的过程。

而这个“自主”实现目标的过程,跟“他主”发出目标后抵达,脑回路最大的区别是,大脑的伏隔核始终保持兴奋的状态。

如果我们不干扰,孩子可以在海边玩一整天的沙子,像“搭城堡”这样的愿望,他们可以发出无数个类似愿望,然后去行动,实现它。这个过程中每一次起心动念,都会强化前额叶和伏隔核的连接。平常玩耍的一个午后,孩子的前额叶和伏隔核之间的协作就可以高达几百上千次。

但,刷了一下午题,读了几百遍单词,却可能一次都没有。因为,不是自发的驱动,很难激活伏隔核的兴奋状态,无法产生持续的行动力,全靠意志力支撑的行为,很难长久保持。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孩子到了高年级,突然就叛逆了、抑郁了、摆烂了……

或者成年后,没有外力再推动自己时,就陷入“间接性踌躇满志,持续性混吃等死”的消极状态。

因为意志力有限,消耗殆尽,就罢工了。

而制定“小目标”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微小,确定,密集。

太远大的愿望,实现起来困难重重,还没开始就可能吓退了;太缥缈的愿望,自知不真实,动力自然燃不起来;间隔太久才能实现一次的愿望,也会让人提不起兴趣。

例如,想要考清华北大,那要十几年后才见分晓;要想环游世界,还没开始展望就已经知道不太现实;寒暑假去迪士尼,要等太久,花儿都谢了。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看得见,摸得着,轻轻跳起来就能够得到的愿望。

不断促进前额叶和伏隔核的协作,给大脑源源不断地注入动力燃料,大脑这台汽车自然跑得欢快又顺畅。

一个不断给与自己目标,然后在实现的过程中,感受到价值感和成就感的孩子,不会死气沉沉,因为内心的小马达会驱使他活力满满,对自己信心和未来都信心十足。

当孩子“看得见”自己了,花儿就会朝气蓬勃,向阳而生了。

被《时代》杂志誉为“人类潜能导师”的史蒂芬·柯维说过这么一句话:“除了身体上的生存,人类最大的需求是心理上的生存,即被理解、被肯定、被认可、被欣赏。”


这句话在亲子关系上尤为适用。


我想,几乎所有的人也都乐于给予对方理解、肯定、认可、欣赏。


但当我们真正尝试着去做的时候,却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生活中的鸡飞狗跳、鸡毛蒜皮太多,根本无暇顾及。


为什么会这样呢?


问你几个问题:


你想去同理孩子,那么你同理自己了吗?

你觉察过自己内心最真实的需求了吗?

你把关注点放在自己身上过吗?

有没有苛责自己?

有没有想过引发你焦虑、紧张的诱因是什么?


人啊,要先理解、肯定、认可、欣赏自己,才能给予别人。


很难做到啊!

是不是想说这句话?

确实,需要我们做出很大的自我调整,内心有足够的勇气。


很多时候,往往我们还没开始改变,内在力量就被自己耗没了。

那么,要如何自我调整,才能在顾好自己的同时,跟伴侣发展出良好的关系呢?

推荐老狼夫人卡总的视频分享:
《倾听与回应:先理解,再被理解》
揭开倾听和回应的真相
用大量真实案例、可实操的方法
帮你提高认知、升级思维、积攒内在力量
点击下方小程序
即可购买,反复畅听

在这个课程中,你将会收获:



点击下方小程序
即可购买,反复畅听

下单后联系客服兑换课程

(广告)



作者介绍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蓝橡树”(ID:blue_oak),哈佛本科毕业生和资深教育专家共同创立,80万家长共同关注的国际教育平台,传播教育正能量。不让孩子的天赋被应试教育局限,给他们更好的未来。


尹建莉父母学堂
教育学者尹建莉创始,1000万家长信赖。0-18岁孩子的教育问题,这里都有解决方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