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建莉:希望孩子学得好,就要让他睡得饱

教育   母婴育儿   2024-11-12 06:56   北京  


睡眠时间短、做梦的时间少会影响学习成效,因为所学的东西无法在梦中拿出来整理,去芜存菁。学习最重要的是动机与情绪,不是外在的硬设备或教学器材,学生想睡时,再好的设备、再新的教学都没有用。希望孩子学得好,就要让他睡得饱。


“做梦”也是一种学习


清理房子时,清出一个我儿子小时候,朋友送给他的印第安人捕梦网。圆形的网,四周垂挂着印第安饰物,因为做工很精致,所以留到了现在。看到这个捕梦网,不禁想到婴儿的梦,这是一个常被人误解的迷思。


常言说“舒服不过躺下,好吃不过饺子”。对勤劳淳朴的中国人来说,劳累了一天,晚上得以躺下睡觉,那真是最舒服的事。但我们很少去质疑人为什么要睡觉,觉得它就像日出日落、春去秋来一样自然。


睡眠之谜是在20世纪初,脑波仪发明后才慢慢解开的。过去人们都以为睡眠是大脑在休息,其实是不对的。睡眠时身体在休息,大脑在活动,在忙着整理白天收进来的信息,因此史奈德说“梦是清醒时真实生活的反映”。人的意识流从不停止,只是做梦时,肌肉都放松了,所以不会把梦境用肢体实际表演出来。


刚开始的梦都与白天发生的事有关,但睡到午夜以后的梦,时间就逐渐拉远了,那时做的梦差不多是六至八天之前发生的事,而凌晨做的梦则与遥远的过去有关。老人对“想当年”的事记得牢,很可能是神经回路在夜间常常被活化的关系。活化的次数愈多,神经的连接愈牢固,愈不易忘记。核磁共振大脑睡眠影像支持了“大脑在睡眠时工作”的说法。


很多人以为婴儿不会做梦,其实婴儿不但会,而且做梦的时间比成人还多,他们做梦的时间几乎是成人的两倍。脑波仪的研究显示,成人睡觉是九十分钟一个周期,婴儿是六十分钟一个周期,他们大部分睡眠时间是在做梦。


婴儿为什么需要这么多的时间去做梦呢?因为梦的功能之一是整理归纳、去芜存菁。婴儿从一出生眼睛张开,就开始以两种方式交互进行学习:


一是将外面的世界内化成自己的;


二是改变自己以适应外面的世界。婴儿自出生后就在大量学习,有很多东西要温习,这些白天接收进来的信息必须在梦里拿出来整理,所以婴儿做梦的时间比成人多。


婴儿有时会做噩梦,大哭惊醒,那是因为白天玩得太过头了,收进来太多的信息,来不及处理,大脑负荷过重,像洗衣机塞了太多衣服洗不动时,机器就会发出声音跳动移位一样。老人家常告诫年轻没有经验的父母,婴儿睡觉前不可跟他玩得太疯,晚上会做噩梦,就是这个道理。


从动物的实验得知,老鼠晚上做梦时,大脑脑波的形态与它白天学习跑迷宫时很相似,显示它做梦时是在练习跑迷宫。更好的例子是鸟类,鸟类是自然界中唯一跟人类一样有脑侧化功能的。也就是说,人用左脑说话,鸟用左脑唱歌。于是科学家便在公鸟的脑神经核上放探针,记录它在唱歌时大脑活化的形态。结果发现鸟睡觉做梦时,这两个神经核有活化,表示它在温习白天的功课;科学家注射麻醉剂到小鸟掌管唱歌的神经核,使它在晚上做梦时不得活化,结果小鸟学唱的效果严重受损。因此,科学家发现梦可以去芜存菁,白天的经验在梦中重新显示。做梦对学习有“温故而知新”的效果。


大脑在做梦时,活化的比平常基准线更厉害,显示工作得更辛苦;而且睡着了没有了意识,抑制的力量也就没有了,就是说理性不能限制思考了,所以很多发明是在梦中看到的。如苯的分子结构便是德国科学家在梦中看到一条蛇在咬它的尾巴,才想到是个圆形的结构。


其实,早在20世纪60年代,在关于鸟类的研究中就发现了睡眠对学习的重要性,只是这个信息一直打不进教育圈。


现在,一些家长为了孩子学好英文,就不停地给孩子播放英文录音带。孩子睡着了便听不见了,这样做完全没有必要。既然一个好梦对孩子的身心都很重要,何不让孩子听完床边故事后入睡,让他的想象力在梦中发挥,何苦连睡觉时也不可放过呢?


睡觉是人生一大享受,熟睡时大脑会分泌跟情绪有关的血清素和正肾上腺素两种神经传导物质,及时补充大脑的需求,情绪就提升起来了。


做个好梦是个很愉快的事,难怪印第安人要用捕梦网去捕捉快乐的梦了。希望在了解睡眠的本质之后,每一个人都能配合自己的生理状态,给自己一个好睡眠,给孩子一个好梦!



孩子睡饱,学习更好


最近的研究发现,98%的14岁少年,在晚上11点就想睡了,如果不开闹钟,他们自然醒来的时间是早上8点至8点15分。所以,学校如果能配合生理时钟将上学时间调晚一点,让学生一觉睡到自然醒,到校后的学习效果会好很多。


学习最重要的是动机与情绪,不是外在的硬设备或教学器材,学生想睡时,再好的设备、再新的教学都没有用。


最近以色列的研究也发现睡眠对记忆的作用。研究者把士兵分为三组:第一组士兵晚上一觉睡到天明,天亮时回忆字符串的成绩最好;第二组士兵被剥夺一整夜睡眠,回忆字符串的成绩其次;而第三组士兵可以睡觉,但不让做梦(实验者可从受试士兵眼球跳动与脑波的不同而得知受试者正在做梦,并即刻把他摇醒,阻断他做梦),回忆成绩最差。由此可见,梦对记忆很重要,而梦在睡眠时才会发生,所以睡眠对记忆和学习很重要。


我们已经知道睡眠、做梦都跟记忆有关,所以睡眠时间短、做梦的时间少会影响学习成效,因为所学的东西无法在梦中拿出来整理,去芜存菁。记忆是个重新建构的历程,短期记忆要变成长期记忆必须经过“固化”的历程,它是在睡眠时透过神经回路的活化来完成的。每次做梦,每次把新、旧的信息重新组合,把新的信息纳入到旧有的认知架构中。


睡眠的科学研究对科学的学习有很大帮助,它让我们知道“头悬梁,锥刺股”的那种读书方法是无效的。读书要读进大脑,转化成长期记忆才有效。转化的过程需要神经传导物质尤其是血清素的协助。而血清素、正肾上腺素等大脑关乎记忆的这些神经传导物质都是在熟睡时分泌的,所以有此口号:“希望孩子学得好,就要让他睡得饱。”


美国是个讲求实用的国家,因而脑科学进步到一个程度。对记忆有所了解后,就有教育心理学家提出,应该改变原有的教学方式,就记忆的本质去设计课程。他们认为要改善学习,一定要保证孩子的生理是在最佳的学习状态。


美国已有18个州把上课时间改晚,延到9点才上课(各州不同),希望孩子能有一夜好觉。补充好学习时所需的神经传导物质,如血清素、正肾上腺素之后,再上课,这样学习的效果才好。况且,人在睡饱了以后心情愉快,掌管记忆的那些神经传导物质正好也与情绪有关系,睡不够的人脾气会暴躁。有经验的老师都知道,没有吃早饭的孩子脾气暴躁、易怒,让他去福利社买个面包充饥后,人就安静下来了。


美国那些已调整上学时间的学校发现,让学生多睡一个小时,不仅有助于学习成绩,还能降低学生在校的肇事率,师生冲突、亲子冲突的次数也减少了。最主要的是上课出勤率提高,退学率也下降了,大大超出他们的意料。


“教育的宗旨在学习,学习的关键在动机与情绪”。美国学校的改变,代表着教育者不再墨守成规、勇于创新,完全改变了一般人认为教育者太保守的刻板印象。


看到了别人敢踏出第一步来提升学习效果,希望我们在教育松绑时,也能考虑到学生的学习生理机制,使效果事半功倍。


PS:选自《好孩子: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教育》


大人眼中懒散松懈的“睡大觉”

却是孩子学习和记忆的关键时刻


家长的注意力

应该放在提高孩子的专注和效率上

而非单纯学习时间的消耗


推荐:尹建莉亲授教育课大礼包,内含三门好课
家庭教育课《爱与自由:如何从“知道”到“做到”》
每天都做好妈妈 | 尹建莉问答集锦
家庭教育:如何能做得少又做得好?

深度解读教育与人性及社会的关系,并给出具有建设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议,同时回答部分家长的提问。

不仅学习到育儿的智慧,也能进一步思考自己的修为之道。
特惠价99元
教育难题
尹老师用智慧
亲自为你解答

点击下方小程序,一起做更好的父母↓↓↓
(广告)

尹建莉父母学堂
教育学者尹建莉创始,1000万家长信赖。0-18岁孩子的教育问题,这里都有解决方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