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建莉:关于选择幼儿园的四点建议

教育   母婴育儿   2024-11-10 06:55   北京  


如何选择幼儿园的问题,其实是一个学前教育观的问题,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鉴别这个“附加值”的高低或优劣。第一,好幼儿园是一个“玩耍”的场所,而不是“上学”的场所。第二,好幼儿园一定有好做派,好做派是从招生开始让人感觉到的。第三,在安全的前提下,规则越少、越自由的幼儿园越好。第四,不上幼儿园可不可以?


在谈如何选择幼儿园时,先说几句题外话,它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后面的择园建议。


现在很多人把孩子上幼儿园称作“上学”,词语上的不经意可能反映了意识的偏差。幼儿园在本质上不是教育场所,是儿童托管所,最重要的功能是帮家长看孩子,保障孩子身体上的健康、安全。所以家长不要把早期教育任务太多地寄托给幼儿园。降低期待,会让选择变得更客观、理性。


但由于幼儿园是孩子由家庭迈向社会的第一个链接点,幼儿园的每一个老师、每一种生活又深刻影响着幼儿智商和情商的发展,所以客观上它又肩负着教育的功能,就其教育影响力来说,重要性甚至超过大学。所以,教育功能虽然是幼儿园的附加值,却是考量一所幼儿园水平优劣的最重要参考依据。从这个层面来说,如何选择幼儿园的问题,其实是一个学前教育观的问题,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鉴别这个“附加值”的高低或优劣。



第一,好幼儿园是一个“玩耍”的场所,而不是“上学”的场所。


当下,这一条必须作为重点首先去考虑,因为有太多的幼儿园搞得貌似富于教育要素,实则变态畸形。


我经常收到来自家长的这样的问题:孩子在幼儿园不好好听老师讲课,上课时乱动该怎么办,并且回家不爱写作业怎么办——这样的问题我没有答案,因为问题本身就是问题。


当“教育”二字浅薄到只是谋求考试成绩时,“学前教育”自然就变成了“前小学教育”,所谓的“幼小衔接”(幼儿园和小学接轨),不是学习智力和学习情感上的准备,仅仅是简单的课堂内容的承接。所以我们可以看到,现在太多的幼儿园在做小学才该做的事:上课、写作业、考试……孩子们以学习了多少英语单词、认了多少个字、能计算几位数的加减法等等来论优劣,这导致很多家长甚至不敢让上幼儿园的孩子请假,生怕耽误了“学习”。


同时,当下有些小学老师,当他们发现一些刚入学的一年级孩子表现出学业困难时,并不去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也不打算想办法从启蒙的角度来帮助这些学生,却是给家长建议,让孩子退回到幼儿园再学习一年,多学习一些拼音、数学或多认一些字,认为这样就可以“幼小衔接”了。这种有课堂约束没有启蒙教育、有学习活动没有智力成长的学前教育,是教育中典型的短见行为,也许能让孩子学会一些简单的知识,却会早早地伤害孩子的学习兴趣,影响孩子的智力发育和学习情感。


幼儿教育和其他年龄段教育有本质区别,它们不是由浅到深、由少到多的“先后关系”,而是由播种到耕耘,由量变到质变的“因果关系”。幼儿教育的任务是启蒙,不是灌注散碎的简单知识。启蒙教育必须是自由的、快乐的,儿童体内的智力能量才能被激发出来;如果是压抑的、束缚的,令孩子不快乐,则会走到启蒙教育的反面,变成给儿童成长使绊子。原本现在小学的学业太重,已经对孩子们造成伤害。如果再把这样一种教学模式往前挪,放到幼儿园,不但无助于“启蒙”,还会“致愚”。


真正的“幼小衔接”,应该是心理和智力上的适应力,这种适应力不是在课堂上完成,而是在玩耍中完成。那种认为习惯了在幼儿园上课、写作业,上小学就会更习惯上课和写作业的想法是完全错误的。事实恰恰相反,正如一个人坐监狱时间再长也不会习惯坐监狱,只会生长出更多逃离监牢的念头,在幼儿园被管束过度的孩子,上小学后会表现出更严重的注意力涣散,在幼儿园被作业奴役过的孩子,从上小学一年级就会出现厌学的症状。


就当下的“上课”概念来说,在幼儿园,不上课才是学习。较之传统的“上课”,做手工、做游戏、唱歌、画画、表演、阅读等等,能给孩子带来快乐,提供真正的智力生活。“当儿童有机会从事各种调动他们的自然冲动的身体活动时,上学便是一件乐事,儿童管理不再是一种负担,而学习也比较容易了。”学龄前儿童只有在轻松快乐的气氛中,心智才能正常发育,进入小学后才能更好地适应学校的各种生活情境。


所以我们可以这样判断,一所幼儿园不要求孩子们乖乖坐着听课,不需要孩子回家写书面作业,孩子没有被“学习”奴役,只有快乐的玩耍,那它至少是一所正常幼儿园。如果幼儿园能做到不仅让孩子充分而快乐地玩耍,而且在玩耍中注入了智力因素和情感因素,很好地启迪孩子的智慧,它就是一所好幼儿园。


第二,好幼儿园一定有好做派,好做派是从招生开始就让人感觉到的。


我们对一所幼儿园的感觉往往是从它的招生工作开始。幼儿园的人文素养如何,招生方式往往能窥见端倪。这个特殊的片段,是展现办园者教育素养的特别窗口。正如企业家的素养就是企业文化一样,幼儿园管理者的素养,也正是幼儿园文化层次的反映。


有些所谓的“重点幼儿园”,牌匾挂得多,人们趋之若鹜,就拿捏得厉害。这种拿捏,从孩子们报名入园就开始了。先要家长排一宿队,却只是发个排队号,接下来要用考试来筛选孩子,弄得孩子紧张万分,然后还要考家长,家长考试不达标,就别想让孩子进来……这样折腾人有意义吗?如果一所幼儿园真办得好,本来打算招三百人,结果有三千人报名,那么为什么不可以通过合理合情的条件让孩子们入园,或用抽签摇号、排队的办法解决资源不足的问题?如果幼儿园在孩子入园的初始环节上就表现得低端庸俗,奢望它以后能给孩子优雅的影响,怎么可能?


还有些所谓的“特色幼儿园”,其“特色”往往定位于某些具体的技能,比如英语,或绘画、美术等才艺,并以此为卖点,进行高收费。其实绝大多数“特色幼儿园”并没有对应的实力师资,实现“特色”的手段就是让略懂英语或略懂绘画、舞蹈等某种才艺的人给孩子们上课,在形式上搞得有点“特色”。结果进入这些幼儿园的孩子,既学不到多少知识和才艺,也没得到更好的艺术熏陶,反而被大量剥夺玩耍的时间,被强迫学习,反而把外语天赋扼杀了,把绘画或唱歌的爱好消解了,“特色”变成了“特别损坏”。


办幼儿园不是开餐馆,“特色”只能成为噱头。幼儿园最动人的地方恰在于它的大众、自然和朴素,孩子在一个不做作的、自然的环境中,天性才能自然发育。


说到这里,不能不说说现在动不动就出现的“天价幼儿园”。在一个价值观普遍和金钱捆绑的年代,很多人误以为花钱就能买到教育,花更多的钱就能买到更好的教育——这样的想法十分幼稚。天价幼儿园往往设施奢华,这也是他们的宣传点,可这对孩子没有意义。孩子需要的并不多,只要两三部滑梯、几架秋千、一个沙坑、一些书、一些玩具,外加能奔跑嬉戏的场地就可以。一碗饭好不好吃,不在于饭勺是黄金的还是黄铜的。择园时,不必被一些幼儿园的豪华设施晃花眼睛。幼儿园的主要价值恰体现在看不见的东西上,因为看不见,所以需要用心去考察。



第三,在安全的前提下,规则越少、越自由的幼儿园越好。


现在,不少幼儿园给孩子制定了太多太滥的管制条例,令人吃惊。比如有的幼儿园规定不能在幼儿园的卫生间大便,只能回家拉,甚至撒尿也不能随时撒,要在规定的时间排着队才能上厕所,导致孩子们拉裤子或发生便秘;吃饭也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全部吃完,不许剩饭,如果到了规定时间还吃不完,老师就再往碗里多添饭,逼孩子必须都吃下去……孩子们从一进入园门,几乎一切行动都要纳入统一的控制中,甚至玩耍也要按老师的要求来玩,完全没有自由空间——这样的幼儿园,无论金字招牌有多少,无论老师多辛苦多认真,都不是好幼儿园。


一个理想的幼儿园应该是这样:除了一部分活动和吃饭需要时间统一,其余时间孩子们都有自主选择的余地。他可以选择迟到早退,可以选择不午睡,可以选择某顿饭吃得多些或少些,可以选择随时上卫生间,可以玩积木也可以选择画画。老师领着大家唱歌时,他想唱就唱,不想唱就可以不开口,而不会受到指责。理想幼儿园也很少搞评比和竞赛,却会为孩子们设计出许多好玩的活动,孩子们不需要整天为得了几朵小红花、是否得到表扬、是否得到好成绩而纠结痛苦……孩子们头脑中没有“好孩子”、“差孩子”的概念,没有“表现好”与“表现差”的区别,他们可以轻松愉快地玩耍,而不必担心受到批评和惩罚。


表面上看,这样的幼儿园太没规矩。事实上,这种“没有规则”,恰是一个人早期成长最需要的“自由的氛围”。在自由的氛围下,儿童内在的心理秩序感才不会被打乱,才能依自然提供的规律有序生长。


我不赞成在幼儿园以“纪律”来处处要求孩子们。幼儿园有些纪律是必须的,比如不能打人、自己的杯子必须放在固定的位置等。太多了,就不是在培养孩子的规范意识,而是给他上捆绑的绳索了。事实上,某些幼儿园制造出的很多“纪律”没有意义,不过是为了成人自己方便,或是做样子给别人看,像前面提到的规定孩子们统一时间大小便,或是听老师讲故事时必须把手背在身后,一动不动。大多数形式上整齐划一的东西对幼儿来说大多没有意义,幼儿园阶段的孩子还是个“小动物”,他还是一个自然的人,不是一个社会的人。不尊重孩子的心理和生理生长规律,把“纪律”这个属于成人社会的东西早早套到孩子身上,就是给他们早早戴一个精神发育的“紧箍咒”。


一所“自由”的幼儿园可能不如那种整齐划一的幼儿园看起来“井井有条”,管理工作表面上看来可能更复杂一些,但从一个较长的时段来看,其实更简单。教师如果眼睛一刻不停地盯着所有的孩子,不停地指点,说实在的,那样不但老师累,孩子们也很累。孩子们其实经常是专注的,并不喜欢自己做一件事时有人监督,更不喜欢被打扰。只要安全,老师就应该尽量和孩子做到两不打扰。这样的幼儿园,老师和孩子都不会无端地耗费能量,内心都是平和轻松的。


我不希望有人把这种“充分的自由”理解成孩子在幼儿园可以无法无天。这种极端的理解很没道理,却很普遍,所以有必要说一下。教育中,“自由”和“不守规则”根本不是一回事,而是一对反义词。在一个有充分自由的幼儿园,孩子们不会变得很难管,恰相反,享受了充分自由的孩子,才更守秩序。如果孩子们在整个上午都没听到一个令他厌烦的指令,到吃饭的音乐响起时,他们会很快地停止玩耍,走向饭桌。管制越少的幼儿园,孩子们越容易学会遵守规则。


以上几条择园建议,似乎都有和当下现实唱反调的意思,这也许是当下的相关问题太多了,所以本文除了建言,更包含了对当下变态的学前教育的批判。


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的分歧,经常是人道主义教育学和功利主义教育思想的博弈。教育学胜利的地方,就有儿童的欢笑;功利主义行为占上风的地方,总能听到孩子的哭泣。儿童的未来是光明还是灰暗,也由这欢笑还是哭泣涂上了第一层底色。


所以我也常常这样告诉一些家长们,考察一所幼儿园如何,有一个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孩子们在这里快乐不快乐。比如,可以每天早晨去观察一所幼儿园,看看大多数孩子是高高兴兴走进去,还是吵嚷哭闹着不肯进去。孩子们对幼儿园的情绪状态可以告诉你很多,而且很准确。也可以和一些已入某所幼儿园的孩子的家长打听一下,一定要多打听几位,问问他们对幼儿园的感觉、孩子回家的反映等。


当然,现实中很少有极端好或极端差的幼儿园,绝大多数幼儿园总是有优点有不足。以上建议,只是给出一个大致的方向,家长们在择园时,要考虑各方面信息,综合分析,平衡取舍。再次强调,幼儿园就是个幼儿托管所,孩子安全快乐就行。


在安全的底线上,如果一定要为各种选择信息排序,依重要性,大致顺序是这样的:孩子快乐,愿意去幼儿园;老师素质良好,对孩子和蔼耐心;离家近,方便接送;硬件条件好,教具和图书丰富;名气较大,获得荣誉多——这个排序体现的是摒弃虚荣和急功近利、儿童利益最大化的教育价值观。在具体生活中,需家长根据不同情况,综合权衡后做出判断。



第四,不上幼儿园可不可以?


选择一所理想的幼儿园不是件易事,那么,如果选择不到,孩子不上幼儿园可以吗?我的答案是可以。


下面一个例子能说明问题。


有位从天津迁到上海的家长,在孩子上幼儿园问题上遇到困难,向我咨询。在天津时,幼儿园不教孩子学文化课,为此还特意给家长开了会,说明幼儿园孩子的小手肌肉还没发育好,过早写字是不对的,幼儿园只开设手工课,以此锻炼孩子们手的灵巧性。幼儿园其他方面管理也很好,所以孩子在天津的幼儿园一直非常快乐。后来他工作调动到上海,全家人跟着过来。但孩子在上海所送的这家幼儿园的教育跟天津那家完全不同,这所幼儿园天天要上课,到孩子们离开幼儿园进入小学时,拼音就都学完了。孩子到了这里,一下子就显得很“落后”,不会抓笔,也不认识拼音,在幼儿园被老师和小朋友笑话,说他笨,时间一长,孩子自己也总说自己笨,很不自信;再加上常常因为写不好作业挨老师批评,孩子变得非常害怕上幼儿园。


这位家长打听了一下,周围几家幼儿园差不多都是这样,而朋友推荐的两所没有“上课”和“作业”的幼儿园又离家太远。这种情况下,家长开始考虑不送孩子到幼儿园,因为孩子妈妈正好近几年不上班。但家长有几方面的顾虑:一是孩子不和小朋友接触,会不会影响他以后和同学相处;二是不上幼儿园,会不会存在“幼小衔接”方面的问题;三是如果妈妈白天带着孩子在小区里玩,别人问为什么孩子不上学,该怎么回答。


这位家长的三个顾虑都不是很有必要。和小朋友接触,并不是只有上幼儿园才能实现,只要想办法,孩子有很多和小朋友接触的机会。当下所谓的“幼小衔接”本来就是伪问题,家长想让孩子退园,岂不就是为了逃离变态的学前教育?启蒙教育无处不在,家长自己完全可以成为孩子最好的启蒙老师。智力和心理正常的孩子,进入小学自然能和新生活“衔接”好,反倒是被幼儿园的“作业”奴役苦的孩子,上小学后更有可能出现厌学,而厌学是学习的最大敌人,很容易导致孩子一辈子和学习不“衔接”。


至于孩子不上幼儿园让自己难为情的事,这是家长在潜意识中把“不上幼儿园”等同于“辍学”了,是家长自己的认识误区。孩子在这样的问话中是否难为情,完全取决于家长的态度。如果家长真的想通这件事了,勇敢地选择退园,并为自己的明智感到庆幸,这个问题就完全不存在。那么当别人问为什么孩子不上学时,家长完全可以自豪地说,自己不上班,有时间带孩子,对此表示出满意和自信,孩子也会为此满意和自信的。


当然,选择退园时,没必要对孩子说幼儿园的坏话。只是让孩子知道,任何人都可以按自己的情况和喜好去选择自己想要的东西,这就够了。



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的分歧

经常是人道主义教育学和功利主义教育思想的博弈

教育学胜利的地方

就有儿童的欢笑

功利主义行为占上风的地方

总能听到孩子的哭泣

儿童的未来是光明还是灰暗

也由这欢笑还是哭泣涂上了第一层底色


推荐:尹建莉亲授教育课大礼包,内含三门好课
家庭教育课《爱与自由:如何从“知道”到“做到”》
每天都做好妈妈 | 尹建莉问答集锦
家庭教育:如何能做得少又做得好?

深度解读教育与人性及社会的关系,并给出具有建设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议,同时回答部分家长的提问。

不仅学习到育儿的智慧,也能进一步思考自己的修为之道。
特惠价99元
教育难题
尹老师用智慧
亲自为你解答

点击下方小程序,一起做更好的父母↓↓↓
(广告)


尹建莉父母学堂
教育学者尹建莉创始,1000万家长信赖。0-18岁孩子的教育问题,这里都有解决方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