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传统习俗 | 明德生财,新的一年获福无量!

文摘   2025-01-27 21:09   北京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京(2022)0000031)


春节传统习俗






    春节在中国传统中一般指除夕到正月十五。那么春节期间的习俗有哪些?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



朝拜吉日

正月朝拜吉日



初一:天腊之辰(五帝校定生人神气时限长短,五帝会于东方九炁青天)、太上老君降现、昊天上帝统天神地祇朝三清、东方七宿星君下降、徐来勒真人於会稽上虞山传经于葛玄真人

初二:天曹下降

初三:孙真人(孙登)圣诞、全真华山派开宗祖师广宁真人郝祖圣诞、太白北斗星下降

初五:赵公元帅巡查接财神,全真清静派开宗祖师清静元君孙祖圣诞,邓白玉、王仲甫二真人同飞升

初七:三官大帝检校日举迁赏会、真武下降、四斗帝君下降、甘真人飞升

初八:南斗下降、东北方度仙上圣天尊五殿阎罗王圣诞、普天星斗下降

初九:昊天金阙至尊玉皇大帝圣诞、太素三元君朝真

初十:长生保命天尊下降

十一:消灾解厄天尊下降

十三:虫王爷刘猛将军圣诞、关圣帝君飞升日

十四:三官下降

十五:上元天官赐福紫微大帝圣诞 、祖天师张道陵圣诞、佑圣司命真君圣诞、正一静应真君圣诞、迎厕神紫姑、临水夫人陈靖姑圣诞、混元上德皇帝降现、西斗帝君下降、翊圣保德真君降、金精山张灵源真人飞升



腊月三十

腊月三十


 大年三十除夕夜,紫姑圣诞、司命下界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三十换门神,夜半迎诸神。除夕是农历的最后一天,它连接旧岁与新年,接神是除夕的重要祭典。腊月二十三二十四诸神升天,回到天庭述职。到了除夕,诸神又回到人间,人们摆设祭品,烧香叩头,迎接诸神的归来。接神接祖宗的祭祀活动,吃年夜饭,守夜饮屠苏酒,放鞭炮,占卜来年收成,这一系列活动都是除夕特有的民俗。


    放爆竹是过年的一件习俗,这一风俗始于汉代,东方朔《神异经》中便有以爆竹惊“山臊”恶鬼之说的记载,是为了驱鬼而放,民间于除夕夜半(深夜十二点,即元旦零点)放爆竹也含有迎诸神的意思。


    熬年,又叫“守岁”。民间传说三十夜晚,只要有恒心,一定会等到老天爷打开南天门向人间赐福的时候,如果早睡就没有福了。人们怀着美好的愿望,每年腊月三十夜,全家一起聊天不休,趁此享受天伦之乐。主妇们也摆好香案供上祭品,通夜秉烛。夜晚禁大声喧哗,以免惊动神灵;禁开箱柜,以免跑财;禁照镜子,拿木梳,以免见“鬼”;禁见刀剪,以免破家;禁扫地,以免金银外流。



正月初一

正月初一


    每年的正月初一都是祈福求吉祥的好日子。全国道教宫观都会在这一天为大众做吉祥道场,祈求神仙护佑所有信众。道教有五腊良辰的信仰,正月初一是道教天腊之辰,一年中的这几天是良辰吉日,适合祭祀祖先和诸神以获得福佑。


    春节俗称“过年”,原名“元旦”,隋代杜台卿在《五烛宝典》中说:“正月为端月,其一日为元日,亦云正朝,亦云元朔。”“元”的本意为“头”,后引申为“开始”,因为这一天是一年的第一天,春季的第一天,正月的第一天,所以称为“三元”;因为这一天还是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所以又称“三朝”;又因为它是第一个朔日,所以又称“元朔”。正月初一还有上日、正朝、三朔、三始等别称,意即正月初一是年、月、日三者的开始。


    民俗里,正月初一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假使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到今天许多地方还保存着一习俗,除夕前扫除干净,年初一不动扫帚,不倒垃圾,备一大桶盛废水,当日不外泼。新年里也不可以打碎物品,打碎了是破产的预兆,得赶快说声“岁(碎)岁平安”或“落地开花,富贵荣华”。


    正月初一讲究的是开门炮仗: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拜年,大年初一第一天,到亲朋好友家拜年或是打电话问候是必不可少的,说声“过年好”,祝福每个人全年都是大吉大利。




正月初二

正月初二


 

    如果说正月初二人们在自家礼拜财神,为祭财神的话,那么正月初五在道观礼拜财神则为接财神,即迎五路财神。


民俗里,大年初二出嫁的女儿回娘家,要夫婿同行,所以俗称“迎婿日”。这一天,回娘家的女儿必须携带一些礼品和红包,分给娘家的小孩,并且在娘家吃午饭,但必须在晚饭前赶回婆家。在过去,一家人也会选择这一天拍张全家福。


正月初三

正月初三


    小年朝,斗降日


    北斗下降,宜礼斗诵经,获福无量。


    烧门神纸,旧时初三日夜把年节用的松柏枝及节期所挂门神门笺等一并焚化,以示年已过完,又要开始营生。俗谚有“烧了门神纸,个人寻生理”。


    小年朝,即天庆节。宋代宫廷节日,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因传有天书下降人间,真宗下诏书,定正月初三日为天庆节,官员等休假五日。


    民俗里,大年初三又称赤狗日,与“赤口”同音,通常不会外出拜年,传说这天容易与人发生口角争执。不过这个习俗早已过时,因为现在人们难得春节团聚,对此已经淡化许多。



正月初四

正月初四



    迎灶神回家。《岁占》中说:正月初四是女娲造羊的日子,故称“羊日”。在这一天里,人们不能杀羊,如果天气好,则意味着这一年里,羊会养得很好,养羊的人家会有个好收成。在老皇历中占羊,故常说的“三羊开泰”乃是吉祥的象征,也是恭迎灶神回民间的日子。


    大年初四也是祭财神的日子,过去,老板想将某人“炒鱿鱼”,这天就不请他来拜神,对方也就心知肚明,自个收拾走人。


正月初五

正月初五


    正月初五也叫“财神日”,各地的宫观里这天都要举行接财神仪式。


    《玄坛赵大元帅财神真经》记载:于是赵元帅身骑黑虎,手执金鞭,五路财神,依方护卫,各司神只,前后拥护。于甲子年正月初五日,下降凡尘,巡视一过,喟然而叹。乃谓五方五路财神曰,黄金使者所禀,确且实情。以后凡遇岁首,正月初五日,汝各按方位查察,详为且报,记录善恶以凭赏罚。五路财神再拜稽首,奉命惟谨。


五路财神是哪五路?

    赵元帅即说利益曰:若有众生,或因前因而富,或以今修而富,或享其祖先之成。若能一心向善。忧天下之忧,济人利物,我即勅命,东路财神青金使者、南路财神赤金使者、中路财神黄金使者、西路财神白金使者、北路财神乌金使者各按所辖之方,统帅当方土地,带领运宝郎君,送财童子,以时在宝库之中输送财宝,使其财恒充足。


(识别二维码接财神)

    民俗里,正月初五俗称破五,要“赶五穷”,包括“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人们黎明即起,放鞭炮,打扫卫生。鞭炮从里往外放,边放边往门外走。说是将一切不吉利的东西都轰出去。这天,民间通行的食俗是吃饺子,俗称“捏小人嘴”,而且菜板要剁得叮咚响,让四邻听见,以示正在剁“小人”。



正月初六

正月初六


正月初六又称马日,在这一天要送穷,各地还有自己的送穷办法各不相同。但寓意基本相同,都是在于送走穷鬼。寓意辞旧迎新,送走旧日贫穷困苦,迎接新一年的美好生活的传统心理。


年初六,商店酒楼才正式开张营业,而且要大放鞭炮,不亚于除夕的境况。传说这一天最受欢迎的是当年满12岁的男孩,因为12是6的二倍,这叫六六大顺。


正月初七

正月初七



    三官大帝检校日举迁赏会、真武下降、四斗帝君下降、甘真人飞升


    民俗里,初七是人日,即人的生日。根据《占书》记载,由初一开始,上天创造万物的次序是“一鸡二狗、三猪四羊、五牛六马、七人八谷”,所以初七就是人日。这天,香港市民喜欢吃及第粥,所谓及第,是希望科考状元高中。人日要尊敬每一个人,连官府也不能在这一天处决罪犯,家长也不能在这一天教训孩子。



正月初八

正月初八


正月初八叫做“顺星日”,是诸星神下界的日子。于正月初七、初八礼拜本命元辰星宿神,祈求吉祥如意,名为“求顺得”或“迎顺星”或“祭顺星”。当星星闪亮之时,在院中的桌子供上祭品,焚香祭拜。道观也多于这两天设坛礼拜星斗,也于初八举行拜岁神、顺星仪式。


民俗里,初八是谷日,传说是谷子的生日,也叫顺星节,天空星斗出得最全,如果这天天气晴朗,则预示这一年稻谷丰收,天阴则年歉。


正月初九

正月初九


    传说在腊月二十五,玉皇大帝会亲自下界考察,根据世人一年中所作的善恶行为而给与赏罚,在正月初九玉皇大帝诞辰日这一天,就会返回天庭,这时候天上地下的各路神仙,都要去天庭祝寿,为玉皇大帝过生日。玉皇大帝既然来源于道家文化,道教当然是非常重视的,在这一天,全国各地的道观都会举行盛大的仪式,诵经礼忏,恭祝玉皇圣诞。


    在全国各地,在正月初九这一天,民间也有各种各样的祭拜活动。祭拜天公的典礼,一般都很隆重,在祭拜之前,全家大小还要斋戒沐浴,给玉皇大帝祝寿过生日,并且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平安健康。



正月初十

正月初十


初十是石头的生日,这一天凡磨、碾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动,甚至要祭祀石头。在山东郓城等地有抬石头神的说法。初九夜,人们将一瓦罐冻结在一块平滑的大石头上,初十早晨,用绳系住瓦罐的鼻子,由十个小伙子轮流抬着走,石头不落地则预示当年丰收。


正月十一

正月十一



    正月十一是“子婿日”,是岳父宴请女婿的日子。初九庆祝“天公生日”的食物,在这一天用来招待女婿及女儿,民歌称为“十一请子婿”。



正月十五

正月十五


    元宵节,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又名上元节、元夕节、灯节。《岁时杂记》说,这是沿道教陈规,道教称为“上元节”,七月十五为“中元节”,十月十五为“下元节”,上元一品赐福天官紫微大帝、中元二品赦罪地官清虚大帝、下元三品解厄水官洞阴大帝,其诞辰分别为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和十月十五,道教称此三日为上元节、中元节和下元节,合称三元节或三元圣会。


    正月十五为道教天官大帝圣诞,也是天官赐福日。这一天,道观均要设坛醮神,祈福迎祥,恭贺天官大帝圣诞。


    据《洞玄灵宝六斋十直圣纪经》记载,此日为天官大帝出巡,检校人间罪福之日,故称“天官赐福”。最宜献供、焚香、诵经、忏罪,为过去洗濯愆尤,为将来祈祷祥瑞。


    民俗里,则有“闹元宵”、“闹花灯”、“祭门户”、“迎紫姑”等民俗活动元宵燃灯的风俗。


    正月十六夜则是小孩的节日,所有的小孩拿出自己的灯笼对着别人的重重一撞,然后笑哈哈的看着别人的灯笼着火,这个叫做“碰灯”。讲究的是今年的灯笼不能留到明年,必须以“碰灯”的方式销毁。




—分享转发 功德无量—


北京药王庙 | 药王赐福
福生無量



愿天下修行之人
永脱轮回|得闻正法|不落邪见


喜 欢 的 话 请 订 阅 关 注 我 们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

京(2022)0000031

转发道教知识,便是法布施,成就庄严功德

(请尽情分享至朋友圈)

愿天尊恩泽广布,护佑您和您的亲友平安吉庆

转发分享    功德无量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转发者及众读者···

小编提示



⊙部分图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发分享至朋友圈,劝善戒恶,功德无量



- The End -

修行人的公众号

自然|无为|玄德|清静

 “道教记”北京药王庙服务号

致力于传统国学及道学文化的复兴、阐释、传播

修行人的心灵净土,炼道者的法海|开悟|增慧|止心



道教记
北京平谷药王庙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号:京(2022)0000031。以道学和医学养生为主干,弘扬道教文化。感悟信仰力量,福生无量天尊!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