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观念与道教神仙崇拜的结合

文摘   2025-01-24 20:40   北京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京(2022)0000031)


“五行”本是五种物质元素,而被人们逐步赋予道德属性和神性。中国古代人,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逐步认识到水、火、木、金、土的特性和作用。《尚书·洪范》篇把这“五行”,摆在“洪范九畴”的首位:“一、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成,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说明水、火、木、金、土这五种物质,各具有不同的性质和味道。

《国语·郑语》载史伯的话说:“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说明它们是构成百物的基本物质元素。但这“五行”所具有的特性,仅仅是其自身的自然属性,绝没有包含任何社会道德属性的意思。

汉代董仲舒在前人的思想基础上,提出“比相生而间相胜”的主张,并赋予“五行”以方位、时节和道德伦常的意义。他说:“天有五行,,一曰木,二曰火,三曰土,四曰金,五曰水。”

董仲舒赋予五行以仁、义、礼、智、信的道德属性,而且还说“故五行者,乃孝子忠臣之行也”以证明封建道德规范的合理性。同时他又以古代圣贤周公、孔子等作为仁、义、礼、智、信的体现者,使五行的道德属性拟人化、形象化,从而成为五行神灵化的先声。

《淮南子·天文》则进一步把五行与五方、五帝、五佐、五执、五治、五星(神)、五兽、五音、五日(天干)统一搭配起来。

河图》又有发展,使五行神,成为五方五色神,神的名称、形象亦有新意。《河图》关于五行的神性,可作如下的图示:

从上述可见,《淮南子》《河图》都在使五行神化,《淮南子》着重在展示五行神的广大职司,而《河图》则着重于描绘五行神的具体形象,二者互为补充。

这样,五行说就由杂成百物的朴素元素论转变为终始五德之运的循环论,发展为由五行及其神灵构成宁宙的机械图式,进而演化成具有道德属性和有名有形的五方五色神。五行运式的这种发展变化,表明了古人利用五行学说,解释、类比复杂的自然现象以及为王朝统治辩护的企图,反映了五行思想与道教信仰的相互影响,也是道教的神仙系统和理论成分的重要来源之一。

 

北京药王庙 | 药王赐福
福生無量



愿天下修行之人
永脱轮回|得闻正法|不落邪见


喜 欢 的 话 请 订 阅 关 注 我 们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

京(2022)0000031

转发道教知识,便是法布施,成就庄严功德

(请尽情分享至朋友圈)

愿天尊恩泽广布,护佑您和您的亲友平安吉庆

转发分享    功德无量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转发者及众读者···

小编提示



⊙部分图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发分享至朋友圈,劝善戒恶,功德无量



- The End -

修行人的公众号

自然|无为|玄德|清静

 “道教记”北京药王庙服务号

致力于传统国学及道学文化的复兴、阐释、传播

修行人的心灵净土,炼道者的法海|开悟|增慧|止心


道教记
北京平谷药王庙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号:京(2022)0000031。以道学和医学养生为主干,弘扬道教文化。感悟信仰力量,福生无量天尊!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