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印度跟中国搞了个大事,很多人都看错了它
财富
2024-12-19 12:27
江苏
1545个字 阅读时长:5分钟
中产先生 | 洞见时代 发现价值 讲述生活
关于中印边界问题,其实在10月份金砖峰会的时候,就释放出信号了,而背后不出意外,其实也是美国某人回归之后的地缘再平衡。这次我们从印度的角度出发,分析这些年它的内外政策,以及它真正的野望,国内这些年在某些大V的忽悠下,对印度误解太深了。
大家之前对印度的印象,主要源于社交媒体上各种搞怪的图片和惊悚的社会新闻,近些年来从搞笑又转向偏负面。为什么印度突然在2020年搞事情,表面看起来是为了配合美国的印太战略,甚至可以说是为了配合当时美国某人的选情。大国意味着,对外是有自己的战略考量的,不会完全倒向一方,而是根据自己的战略利益来做战术上的灵活调整。
美国从奥巴马开始就开始积极的重返亚太,所以从印度这边来看,美国这条大腿肯定是要抱住的,抱住美国大腿干嘛呢?
印度加入世贸比中国早,但是因为内部各种问题,全球化第三波的产业转移红利主要是被中国吃掉了。
所以,第四波产业转移一定要抓住,怎么抓住,就是抓住美国,让美国把印度作为中国的平替,如意算盘打得很响。这一波产业转移中,印度赚得盆满钵满,在产业链和供应链方面取得了重大的进展。
当然一些做法,你可以认为有些粗糙,良品率还有些不足,但是不能否认进展很快。
但即便如此,印度对外没有完全跟着美国走,比如在对待鹅乌冲突的问题上,印度完全以自身利益为出发点,原油买的如火如荼。
内部搞经济建设,最需要一个稳定的外部环境,省去国防支出全力发展经济,同时外资也能安心进来投资。这点可以参考中国,加入WTO之后,就跟鹅永久解决了边境问题,周边也搁置争议,共同开发。
说到莫迪,这几年大家对他的污名化很严重,其实他相当厉害。
除了对外长袖善舞,他把一个相当松散的印度搞得比较有凝聚力,为了凝聚国家认同:大家总说印度一盘散沙,无法集中力量办大事,我看这种观念也应该更新一下了。
何况印度人口已经超过中国,而且人口结构相当年轻化。产业转移红利,人口结构红利,凝聚内部力量,再加上稳定的外部环境,搞经济建设的要素都集齐了。过几年很可能就是全球第三大经济体了,不能再小看印度。
除了经济上可能成为第三大经济体,在地缘上也一直想当全球南方国家的头头。
全球南方是指一种发展迅速的发展中大国,包括印度、巴西、南非、墨西哥、越南……它们不但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占尽红利,在全球地缘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最后,中印关系持续几千年,不能被一时的波动所干扰:是不是也能从印度的崛起中分一杯羹呢,就像目前的越南一样。上周两场重磅会议开完,市场反应令人意外,外资又开始炒作:从周末开始,就陆续解读和放风,甚至今天还有知情人士传出了具体的刺激数字,创下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水平。
就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