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45个字 阅读时长:5分钟
中产先生 | 洞见时代 发现价值 讲述生活
金融行业是唯一一个从业人员负增长的细分行业,符合这几年金融去杠杆和金融整顿的现状。
不过,统计局随后也表示:
主要是保险行业从业人员锐减。
这就有点意思了。
简单那来说下,两个原因:
1、供给端
大家知道,保险行业在2015年取消了职业资格证要求,一大批人员进入保险行业成为保险代理人。
而且保险的销售逻辑也发生了改变:
是个人就可以卖保险,卖得第一个人就是家人亲戚同事。
这不是正常的职业模式,更像是一种副业或者灵活就业,闲着也是闲着,赚点佣金也可以。
所以一度导致国内保险代理人员出现井喷。
2、需求端
跟供给端井喷的现状相比,需求端可能并没有相应的发展。
保险的销售逻辑开始出现变化:
从拉人头甚至转向自购。
家人亲戚同事都买完之后,保险代理人自己贷款买保险完成业绩拿提成,这肯定不能维系嘛,不挣钱了,自然就退出了,因为是代理模式,都无需辞职。
为什么大家不买保险了?这个问题更有讨论意义。
我们知道保险的逻辑是:
晴天造伞未雨绸缪,用当下的支出对冲未来的风险,这是有一个收益的时间和预期差的。
什么时候大家不买了呢?
两个情况:
1、当下没有条件造伞了。
2、未来短时间雨不会停。
大家更着眼于眼前了,而且即使是分红型保险,未来的兑付压力也越来越大。
这可能是更大的问题。
现在不止是利率一直在下降,而且是险资的底层资产包,配置了太多的房地产相关资产。
前几年都是非银在暴雷,保险其实情况也不乐观,特别是中小保险企业,它们给的许诺往往更大,其实风险还是比较高的。
一些高收益的分红储蓄产品,其实处在暴雷边缘。
之前《保险法》修订就传出:
险企暴雷资产不足以偿债的可以修改合同。
大家且行且珍惜吧。
就这样。
不讲大局啊
10个朋友读过 趋势
今天突发大事
500个点赞 深度
阅读10万+ 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