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摆到桌面上了,迟早要面对…
财富
2025-01-17 22:54
江苏
1245个字 阅读时长:4分钟
中产先生 | 洞见时代 发现价值 讲述生活
想了一会,还是聊一下吧,其实这个话题已经争议很久了。本周地方两会正在密集召开,代表和委员们也都在积极提案,上海的医疗界的委员做了一个提案:问题摆到桌面上了,这事发生在上海不奇怪,可能有人会说给资本代言了,其实不一定,一线城市的很多居民不怕花钱,但是会怕治疗效果不佳。我们之前也谈到过这个问题,当时给医药集采算过两笔账:2025年中国60岁以上老人将超过3亿,10年之后中国60岁以上老人将超过4亿。老龄化加剧多出了一亿多老人,人到老年慢性病都是需要长期用药的,而且目前不但面临医保资金吃紧,还有少子化对现收现付的医保机制的冲击。农村老人占比更多, 他们的基础医保更少,医疗负担更大,所以大规模的集采仿制药入院:居民在医院开药,起主要治疗效果的是便宜的仿制药,但同时也搭配了辅助但价格昂贵的中成药。成本只是转移,并没有减少,居民也要在支出和效果之间做权衡。
嗓子痛去医院,验了小血显示上呼吸道细菌感染,医生给开了3块钱的头孢,40块的蒲地蓝,还有一堆60块的鲜竹沥。这100块我宁愿去买几十块的原研头孢,对我来说花钱更少,治疗效果还好。1、在现有医疗体系下,院内市场越来越倾向于兜底和保障作用,这是应对老龄化社会加剧的一个政策取舍,没有问题。2、加强仿制药疗效一致性评价的规范机制,仿制药只有质量有保证了,才能打消大家的疑虑,也能更好的推行国家的政策,这块需要有关部门牵头来做才有公信力。2、但同时希望院外市场不要受影响,让愿意自费的人可以多花一些钱去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现在药店可以用医保刷的原研药也不少,以后希望可以再扩大一些,另外院内市场也可以适当给原研药留一些渠道。扩大免签韩国人扎堆来上海我还没觉得,小红书赛博难民也有点将信将疑,直到今天看到上海今年对泰勒来沪巡演持乐观态度…我们之前说过,小概率事件的密集发生,唯一的解释就是底层逻辑在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