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点赞30年前的中师生
缘 起
最近一个偶然的机会,我通过手机观看了纪录片《一代中师》,作为曾经的“中师人”,感慨良多。我在湖北省洪湖师范学校工作过17年,洪师也有一位像金华师范张加孙老师一样的音乐高级讲师——彭吉庭老师,同样德高望重,同样以指挥见长,他指挥演唱的《四渡赤水》《保卫黄河》是每年学校艺术节的保留曲目,成为一届届毕业生的共同记忆。《一代中师》的群像是首批初中毕业考取金师的1984届毕业生,机缘巧合,我恰好认识一批洪师1984届毕业生,他们的确特别优秀,部分人一毕业就留在县城工作,约10年后有五人分别走上小学、初中和高中校长岗位,近年有两位晋级正高职称。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天下中师同频共振,“师范无小事,事事有教育”,“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言犹在耳,历历在目,所以想提笔写写曾经的洪师,曾经的学生,共谱“一代芳华”。
学校概说
洪湖师范学校是一所老牌县级中师,始建于建国初期,1956年形成规模,1984年成为普师、民师、幼师齐全的中师。上世纪90年代中期,学校接受国家教委师范司组织的教学质量检查(时称“迎国检”)。1997年秋至1999年夏,经省教委批准试办一届“大专班”(中文专业,我担任班主任)。2000年因为政策、办学环境的变化,学校转型办高中。
上级主管部门给洪师的“定位”是招生、培养乡村小学(初中)教师,多年后不少毕业生通过自己的努力“破圈”了,成为本地各级各类学校的“领军之才”,有的还到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生根开花”。就我所带的8702班、8902班和9204班毕业生(都是普师班)而言,做中小学、幼儿园和大学老师的都有,我调来上海后,部分同学与我取得联系,成了“朋友圈”的朋友。
互动剪辑
如今,“洪湖师范”只存在于曾经的师生的记忆里,“母校”已非实体性、机制性存在。今天我要给前述三个班的同学们一起点赞,包括未曾和我联系过的同学。
肖同学,幼儿园园长。读书期间,他是文艺委员,弹得一手好钢琴。毕业后,从乡中语文老师做到镇中心学校校长,后调入县城从事幼教管理工作。新官上任,很快争取到省厅一个项目,报告写好,他通过微信请我“把关修改一下文稿”,我无当“一把手”的经历,没写过这等规格的文案,便把我一大学同学(时任地级市宣传部长)分享在班级群的《办公室工作杂谈》作为“模板”推送给他,他觉得很受益。
黄同学,小学党总支书记。他一边读中师,一边参加省教院组织的“自学考试”,中师毕业时同步拿到大专文凭。他教过初中语文,在县委办公室、政研室工作过,回归教育系统后,一边从事管理工作,一边钻研小教,还开公众号。他告诉我,最近7年他见诸《中国教师报》《山东教育》《新班主任》等纸媒和新媒体的文字在两百万以上。从“朋友圈”我知道他多次作为专家走上华中师大、长江大学的师资培训讲台。今年8—10月他参加“荆楚名师名家工程”项目,来上海集中面授,获华东师大颁发的结业证书。
郑同学,初中语文老师。来上海发展前她教过小学,也教过初中,乡镇的,拿的是小学教师资格证;入沪后,她从考初中语文教师资格证起步,发展到评上高级教师职称。前不久,她请我和黄同学聚餐,好久不见,交谈甚多,她“深藏不露”地成长着,已走上领导岗位,还是区级工作室导师。当天恰逢我生日,我在日记里写道:“今天的巧遇,可能是老天安排的。我们同在上海发展,她的专业成长其实比我好,只是因为时空距离对我有些理想化。30年后,能有学生与我互相记怀,欣于所遇,快然自足,这是职业带给我的幸福感。”
孙同学,高中语文老师。她老记得我当年写在教室里的一个条幅:“在我们班,四十三等于一。”我总能回想起她在操场演讲时赢得的阵阵掌声。她从乡镇初中教师做起,现在是和我“教同一本《语文》书”的同道。她写诗,意象很美,是同事眼中的“文艺青年”,教学之余,她兼任一家文学期刊执行主编。前年8月,得知我回老家休暑,她迅即组织了一次同学聚会,见到不少30多年未曾谋面的同学,好温馨,部分因事未能参聚的同学给我打电话,乡音未变,亲切如故。
余同学,师范大学副校长。他做过班长、学生会主席,是全面发展的好中师生,是当年学校唯一保送上大学者。毕业留校后,从教务员、招生办主任一直成长为副校长。读大学时,与我的联系方式是明信片、书信;我调来上海后,他打听到我的电话,利用来沪出差的机会,专程造访叙旧。之后,每逢教师节和春节,必有微信问候。他们夫妻俩都是我学生,后者是小学特级教师。
程同学,教培机构创始人。他起初在乡镇初中做语文老师,后南下广东干教培,事业发展很好。他爱好写诗,每有感触,随笔记下,多年后他将诗作结集,取名《草芽》(江苏人民出版,2023年),请我作序。现转录一段:“一别30年,程同学走南闯北,事业有成,格局够大。我记起了余秋雨的《三十年的重量》,便‘借题发挥’给他。一别30年,我的学生们早已成长为社会的中坚。当年在大学听教育学老师讲课,有句话我印象特深:做老师的,要教出让自己崇拜的学生。如今他们真的值得我崇拜,有同学做了校长,有同学成了县一中、县试验中学的教学骨干……我‘白丁’一枚,打心眼里为同学们高兴。”
国家实施“双减”政策后,程同学不得不离开教培行业,现在西南地区从事高速公路修建工作。中年再换“赛道”,他表现得沉勇而坚毅。他在“朋友圈”写道:“人活着,就要体验人生路上的自然风景和人性模样,过程是艰辛而漫长的,结果或喜或悲,或长或短,人生无常便是常。所以预知和非预知的困难都不是意外。努力做核心的事情,在困境中突破,在变化中求不变,不纠结,不苛求,在路上找寻结果就是快乐。”
与上述同学交流,我还知道了其他同学的工作和家庭情况。特别令人欣喜的是,作为专业教育工作者,他们教子有方,下一代都接受了更优质的教育,好几个学生的孩子考取了清北交复等名校,有个孩子刚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硕士毕业,入职上海。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我深以为然,能教到16—18岁时就很优秀的他们,是我的幸运。毕业后,他们坚守教育初心,不断突破自我的努力令我钦佩。我即将告别三尺讲台,看着同为教师的学生辈的成长,兴奋难已,提笔行文,期许他们生活顺遂,为新时代各级各类教育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