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中师生》公众号得天下中师生的关注和支持,致力创建一代中师生的精神家园。今天,我们分享王海俊的文章《一朝中师人,一世中师情》。
原题:一朝中师人,一世中师情
作者:王海俊
我曾不止一次地思索过这样一个问题:假如当年没有考上师范,我又会拥有什么样的人生?我不知道答案是什么,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中师三年彻底改变了我的命运,成为一名中师生,我从来没有后悔过。
前一段时间有人在网络上撰文,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中师生,若是读高中考大学,绝对有可能进入985或211,对此我深有同感,在那个年代,能够考上中师,成为一名中师生,意味着解决了一辈子的吃饭问题,捧上“铁饭碗”,跳出了农门,这种诱惑对农民子弟来说,几乎是不可抵挡的。而中师生大多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因此,当时考中师的难度不亚于现在考重点大学。就这样,一代中师生,在懵懂的岁月里,命运为我们做了无悔的选择。
进入五师之后,我的视野才被完全打开,也遇到了人生中很多好老师,班主任王老师就是其中的代表。王老师课余时间喜欢给我们分享一些历史典故,在对历史故事的认识中让我明白了做事要有“度”,做人要正直,这些做人做事的道理,可以说让我受益终生。师范三年,“学高为师,品正为范”的校训也时时激励着我,每天努力学习各科知识。当时师范要学很多科目,文选、现代汉语、数学、心理学、教育学、哲学等许多科目都要学,而且样样都要过关。学习氛围是绝对的好,同学们白天上课从不松懈,晚自习也一个个端坐教室,或温习功课,或练习三字(钢笔字、粉笔字、毛笔字)一话(普通话);学习的姿态就是做人的姿态,三年下来,几乎每个中师生身上都透出那种质朴、勤奋、正直的品性。现在回想起来,中师三年是人生中最快活的,也是学习生活中最辛苦的,学的东西多,学校的规矩也多,但正因为如此,我们所受的教育也是最全面、最好的。中师的学习生活是我一生中最美好的时间,也是我成长的黄金时代。
中师毕业后只有两条路,一是直接回家乡的中小学校教书,二是通过特优生考试的严格筛选,进入大学深造。诚如谢新茂老师在他的文章《初中毕业上中师:教育之大幸与个人之不幸》中所说:“国家只给他们提供了当中小学教师的平台,他们自己想要在教师岗位之外,再给自己营造一个更好的平台,就非常艰难了,也就只能扎根于教师岗位。”我们毕业时,极少一部分同学奋力改变自己的命运,如同一只飞往蓝天的鸟儿一样离开三尺讲台,去往更广阔的地方。而大多数同学选择与自己和解,坚守在乡村的教学岗位上,一年又一年。
印象深刻的是同级学生会一名姓孙的女同学,她不但多才多艺,性格活泼,而且口才文才俱佳,故而成为所有老师、同学推崇的明星学生。学校团委广播站总是传来她响亮的声音,让她们班的同学总是引以为豪,向别人介绍都带着一种骄傲的神气,听,我们班的!仿佛自己也跟着高大起来。学校礼堂里的大舞台是举行文艺活动的地方,她沉稳又清脆的声音总是和着音乐响彻上空。至今还记得她演讲时那铿锵有力的声音“不跪,中国人就是不跪……”仿佛深入到了我们灵魂的最深处。毕业时她参加了特优生考试,并成功被河南师范大学录取,成为了中师生之中的佼佼者。现在她任职于一个省级部门,并担任过很多大型节目的主持人。同样优秀的还有一位朱姓学弟,在校期间就展现出了卓越的管理和组织能力,学习他更是拼搏刻苦,不断突破能力上限,毕业后也顺利考入了河师大。如今他在省相关部门任职并在一个县挂职,工作干得有声有色。拼搏者往往都是大家羡慕的角色,但我们不要忘记,他们化蛹成蝶的背后,是一种自己默默咀嚼的辛苦与付出。
中师毕业后成功升入大学者毕竟只是凤毛麟角,绝大多数人和我一样,被分配到了乡村中小学,开始了自己的职业生涯。诚如一首小诗写的一样:“你多像蒲公英的种子,我多像杨柳树的轻絮,飘向那远方,落入泥土,让田野写满了绿色的小诗……”这就是我们当时的真实写照。2000年师范毕业后,我先后在范朱刘、郭楼等多所乡村小学教学,也许是天生就有做教师的基因,第一次登上讲台就满怀欣喜。一双双清澈而明亮的眼睛,一颗颗真诚而纯真的心灵,一阵阵欢乐而开怀的笑声,让我一下子爱上了这个职业。那个时代的乡村教学资源是匮乏的,而那时的我,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体育、美术、音乐等科目我都教,除了六年级语文,数学,英语,我还担着三——五年级的美术和体育课,虽然这些学科不能称之为我的强项,但丝毫没有影响我的工作热情。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师范的教育模式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范例,深刻地影响着我的教育情怀和教育追求。当时师范学校的培养目标就是要求学生“一专多能”,所以我也要让我的学生“全面发展”。虽不专业,但一切亲力亲为,20年的摸爬滚打,看着一批又一批的孩子展翅高飞。工作之余,不断学习,努力提升自己,一步一个脚印,从班主任、教导主任、小学校长再到中心校校长,2020年通过考试选拔、竞聘上岗,有幸考调进城,成了县城一所完全学校的党总支书记。
二十四年,弹指一挥间。时间见证了我们的成长,也验证了中师的培养成果,单我们县内的同学,有数十人担任中小学校长、教导主任,发挥着县域农村教育中流砥柱的作用。近一半的中心校校长、专干皆是中师生。中师不仅培养了优秀的老师,还有多位同学走上了其他工作岗位,有被选聘进县政府的,有进教体局的……我想是中师培养了我们认真严谨、坚韧不拔的品格。同学们平时各忙各的,难能可贵的是,我和师范时代的好友吴义宽,石涛,杨小兵,徐吉,陈逸达,王伦山,潘涛、陈富祥等至今仍保持着很好的联系。节假日时,我们就一起爬山,吃饭,聊聊生活,谈谈工作,互相支持,互相鼓励。二十多年的手足之情,真金不换。
岁月悠悠,如诗如歌,中师那段青葱年华,早已镌刻为我们心灵深处不朽的画卷。每当我轻抚记忆的脉络,那些求学时光的片段便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辰,串联成一条璀璨的银河,照亮我青春的轨迹。它们交织着温情与磨砺,欢笑与泪水,汇聚成我生命中最珍贵、最耀眼的宝藏。一朝中师人,一世中师魂。不管在哪个时代,都要每时每刻拼出精彩!当祖国奏响振兴基础教育的雄壮旋律时,何其有幸,我是其中一个音符,在自豪地高歌!
简介:王海俊,男,中共党员,现任职于社旗县第一完全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