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心理健康日益成为我们不可忽视的重要议题。2024年10月10日,全球迎来了第33个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年的主题定为“共建共治共享,同心健心安心”。
这一主题不仅是对全球精神卫生事业的一次深刻呼吁,也是对我们每个人自我关怀的一次温馨提醒。今天,就让我们共同围绕这一主题,探讨如何共同营造一个更加健康、和谐的心理环境。
健康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精神卫生,指的是个体在心理、情感和社会适应方面处于良好的状态。
它关乎我们的情绪管理、压力应对、人际关系以及自我认知等多个方面。世界卫生组织强调,精神卫生是一种健康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每个人都能够认识到自身潜力,适应正常的生活压力,并为社会做出贡献。
凝聚社会力量,普及精神卫生知识
共建精神卫生体系,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政府、学校、企业、社区以及每个家庭都应承担起相应的责任,通过举办讲座、发放宣传资料、开设心理咨询热线等方式,普及精神卫生知识,提高公众的心理健康意识。同时,媒体也应发挥积极作用,传播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消除对精神疾病的偏见和歧视。
协同应对,解决心理健康问题
面对心理健康问题,我们不能采取孤立无援的态度。
家庭、学校、工作场所和社会都应成为支持系统的一部分,共同为心理健康问题提供解决方案。当个体遇到心理困扰时,应鼓励他们及时寻求专业帮助,如心理咨询或治疗。同时,我们也需要关注那些可能处于高风险的人群,如青少年、老年人、残疾人以及经历重大变故的个体,为他们提供额外的支持和关爱。
享受心理健康成果,促进社会和谐
在共建共治的基础上,我们应共享心理健康的成果。
这包括提升公众的心理健康素养,减少心理疾病的发生率,提高心理健康服务的可及性和质量等方面。当每个人都能享受到心理健康带来的福祉时,我们的社会将更加和谐稳定,人际关系也将更加融洽。
实践中的小贴士
1. 关注自我情绪:学会识别并表达自己的情绪,及时寻求帮助以缓解负面情绪。
2.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和戒烟限酒等健康习惯有助于维护心理健康。
3. 建立良好人际关系:与家人、朋友和同事保持密切联系,分享彼此的快乐与烦恼。
4. 培养兴趣爱好:参与自己喜爱的活动,如阅读、绘画、音乐等,有助于放松身心,缓解压力。
5. 学会时间管理:合理安排工作与生活的时间,避免过度劳累和压力积累。
“共建共治共享,同心健心安心”不仅是今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更是我们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应秉持的理念。
让我们携手并进,共同努力,为构建一个更加健康、和谐的心理环境而奋斗。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每个人都是贡献者,也是受益者。
滨州市人民医院
精神卫生中心心安门诊(东院区)
0543-3282259 3282347 3282177
文字 | 王贵新
编辑 | 郭庆花
审核 | 贾永莲 赵新英
费用线上交,预约少排队,报告早知道……欢迎使用滨州市人民医院“网上医院”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