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筑梦 共建家园——良庆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迈上新台阶

文摘   2024-11-14 10:40   广西  

南宁市良庆区,是一个民族文化韵味与现代化都市气息交融的城区。作为“中国嘹啰山歌之乡”“广西特色文艺之乡”,它赓续着中华文化的血脉,壮、汉、苗、瑶等民族共同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作为广西自贸试验区南宁片区的核心承载地和五象新区开发建设的主战场,它见证着60多万各族儿女的梦想与拼搏,五湖四海的建设者共同建设崭新的家园。

近年来,良庆区党委、政府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城区各项工作的主线,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与城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深度融合,各族干部群众共建共享“五个家园”,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迈上新的台阶。

抓好社区民族团结工作

让各族居民亲如一家

202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到良庆区良庆镇蟠龙社区考察,强调“广西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要从基层社区抓起,通过扎实的社区建设、有效的社区服务、丰富的社区活动,营造各族人民一家亲的浓厚氛围,把民族团结搞得更好。”

社区民族团结工作做得好不好,是总书记关心的事,也是近几年良庆区民族工作的重点。近年来,良庆迎来大量外来人口,城镇化进程加速。据统计,截至2023年末,该城区常住人口由2019年的39.3万人增至61.5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52.94万人,5年间增长了24.07万人,城镇化率达86.01%。

如何让来自不同地域、有着不同文化习俗的各族居民住得舒心,更好融入城市发展,成为摆在城区相关部门特别是社区居委会面前的“必答题”。

为此,良庆各社区纷纷结合实际进行探索,其中蟠龙社区探索出的“136”工作机制成效显著。“136”工作机制即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条主线,通过加强党的领导、织牢精神纽带、做好治理服务“三个抓手”,积极创造各民族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六共”条件,打造全方位嵌入式社区。在2024年9月举行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蟠龙社区居民委员会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称号。

蟠龙社区举办重阳节茶话会活动,集体慰问辖区80岁以上老人。陈晔 摄

2023年12月以来,良庆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广西工作论述的重要要求,将“蟠龙经验”推广到整个城区,推动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全面提升,推进民族团结进步进社区工作提质扩面,像蟠龙这样的社区不断涌现。

宋厢社区成立于2021年1月,现有工作人员25名,其中大部分是00后、90后。社区成立不到4年,就依托辖区内各小区物业、“两企三新”和“双报到”单位力量,组织开展群众性活动近300场。社区设立儿童之家、老年人活动中心、科普研学室、家长学校等平台,建立惠民群、老友议事会等自治组织,形成居民事居民议的民主议事机制。

宋厢社区书法公益课上,居民在练书法。黄雨欣 摄

一场场活动、一次次交流,让来自全国各地的居民从“陌邻”变“睦邻”。“魅力宋厢是五象的核心,就像石榴把我们紧紧凝聚,年轻团队,奋进集体,服务为民,用心用情……”这首由社区居民创作的歌曲《宋厢社区一家亲》道出了居民们的心声。歌曲的词作者王薇来自内蒙古,感动于新冠疫情期间社区工作人员不计回报的付出,2021年,她和来自柳州的石杰创作了这首歌并送给社区。直到现在,社区文艺晚会上、日常聚会中,王薇和邻居们还常唱起这首歌。

不只是蟠龙、宋厢,其他社区也探索出适合自己的工作方法——阳光社区推行“五色七彩”工作机制,组建“红橙黄绿青蓝紫”7支志愿服务队,建设红色先锋示范小区、蓝色平安法治小区、绿色生态宜居小区、金色全龄友好小区、紫色和谐温馨小区;五象湖社区创建“五心·五象”党建品牌,围绕“聚民心、安民心、顺民心、贴民心、暖民心”,摸索出民事民提、民事民议、民事民决、民事民办、民事民评“五民工作法”;银海社区深化拓展“海韵1+N服务”党建品牌,组建5支共300多人的志愿服务队,每月开展志愿服务活动25次;三叠石社区打造“‘石’话实说 邻里亲”社区民族工作品牌;志远社区打造“党旗领航民族情 ‘三商五共’促团结”工作品牌……走进这些社区,处处都能感受到居民相亲、邻里和睦的良好氛围。

阳光社区居民在社区开设的长者食堂用餐。黄云 摄

推进各民族共同富裕

让人民生活有奔头

宽阔的道路,林立的高楼,各种现代感的建筑……走在良庆的大街小巷,一股现代都市气息扑面而来。这种现代感不只体现在城市界面上,也能从写字楼、产业园区里感受到。

五象总部基地高楼林立。宋延康 摄

在五象新区总部基地的一幢写字楼里,来自全国各地的三四十位小微企业家一同在广西南宁五象科技企业孵化器有限公司办公。该公司是国家科技部、工信部认定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目前已成功引进孵化超700家企业和团队。

在这里,入驻企业可享受创业房租补贴等各项政策红利及工商注册、代理记账、投融资对接等一站式服务。博白浩森工艺品有限公司就是入驻企业之一,主营藤编工艺品生产和销售业务,入驻4年多来,已从最初只有两三个员工的“夫妻店”,发展成年销售额1000多万元的外贸企业,带动玉林博白县、百色田东县上千名编织工人就业。

位于五象投资创新型信息产业基地的广西南宁五象浩耀纺织科技有限公司里,工人们正忙着制作校服,自动吊挂系统、自动裁剪机等自动化智能设备高效运转。该公司隶属于广西浩耀科技集团,是一个智能化、数字化工厂,于 2023 年 5 月投产。

浩耀集团深耕服饰行业近20年,在南宁现有两个数字化生产车间,年产量累计可达 200 万件, 2023 年实现数字化升级转型后,生产效率提升超30%,为当地提供150—200个就业岗位。

广西南宁五象浩耀纺织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人们正在制衣。韦颖琛 摄

乡村里,村民们的生活也在悄然变化。深秋时节,位于那马镇坛良村坛板坡的粤港澳大湾区蔬菜生产供应基地蔬菜大棚里,村民郭大姐正忙着把西红柿苗移植到地里。该基地以种植茄果类、瓜类蔬菜作物为主,2023年1月落户坛板坡,一期占地约100亩,建有高标准大棚12.7万平方米,2023年共产出果蔬约200吨。

那马镇坛良村坛板坡的粤港澳大湾区蔬菜生产供应基地里,村民在移植西红柿苗。韦颖琛 摄

郭大姐在这里工作1年多了,负责蔬菜种植、护理等,月收入4000多元。“以前自己种田收入不稳定,现在来打一天工就有一天的收入。有固定收入,又方便照顾家里,比只种田好。”郭大姐说。

坛板坡是个少数民族聚居村,曾是自治区级贫困村,2012年村民年人均纯收入仅3800元。2013年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该村通过实施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提升工程等九大工程,实现脱贫摘帽,2022年村民年人均纯收入增至15640元。目前全村土地都流转租赁出去,村民不仅有土地租金收入,还能在村里的4家农业企业工作挣钱,日子越过越红火。

良庆城乡大地,一派勃勃生机,推进各民族共同富裕的政策举措落地见效,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步子迈得稳健有力。据统计,今年1—10月,该城区本级地区规上工业生产总值同比增长35.09%,规上电子信息业产值同比增长191.43%。截至今年9月底,自贸试验区南宁片区累计入驻企业6.7万家,形成制度创新成果222项。

保护传承民族文化

让文化遗产活起来

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文化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文化的历史。良庆这片热土也见证了多元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自治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良庆壮族嘹啰山歌”是流传于南宁市良庆区、邕宁区等地的一种歌谣,为现代音乐创作提供许多灵感。自治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良庆区香火龙舞”来源于当地人民祈祷龙神保佑点火烧窑成功的拜祭活动,自清代从广东佛山传入,是壮、汉文化交融的产物。当地的那马龙狮、那陈美昌豉油、权智红陶等非遗项目,也体现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进程。

良庆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厅展示的香火龙。韦颖琛 摄

近年来,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及其所蕴含的民族团结进步故事,随着良庆区民俗文化旅游节、“三月三”、农民丰收节等各种活动的举办,越来越多地走进人们的视野。

良庆区通过开展传统节日展演、举办“非遗研学营”、推动非遗进校园、“非遗+旅游”等方式,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文化遗产活起来,焕发出新的光彩。
2009年至今,良庆每年举办民俗文化旅游节,为各族群众搭建展示的舞台和交流的平台;打造出新民歌《幸福嘹嘹啰》等一批融合民族文化与现代文明的文艺作品、文创产品,举办“嘹啰交响 声动邕城”魅力良庆之夜·交响乐公演,通过嘹啰山歌与交响乐的对话,呈现文化交流互鉴的时代新貌;连续三年举办“非遗研学营”活动,招募本地3—16岁的青少年儿童,开展非遗传习活动;香火龙舞、香火球等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走进校园,传授舞龙、舞狮等技艺,用中华传统文化浸润童心。

南宁市体强路小学就开设了非遗课堂,邀请非遗传承人到校教授香火龙舞、香火球、嘹啰山歌、钱鞭舞等,在校内设立良庆区香火龙舞传承基地,并持续开展“一家亲·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以“三月三”、端午节、中秋节等中华传统节日为契机举办美食分享、文艺汇演、包粽子、猜灯谜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深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我们每次都很期待这些传统节日,学校会有很多有意思的活动,大家玩得不亦乐乎。”体强路小学学生浦家诚说。

南宁市体强路小学建设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验基地“同心园”一角。黄云 摄

南宁市体强路小学非遗课堂上,老师指导学生制作毬丝作品。黄云 摄

文化点亮了人们的生活,也为经济发展注入活力与动力。依托非遗项目和广西文化艺术中心、广西美术馆、南宁博物馆、“南宁之夜”街区等文博场馆、旅游街区资源,良庆全面丰富“幸福嘹嘹啰”商文旅融合呈现方式,做优做强“良辰美景 自在良庆”文旅品牌。2024年前三季度,良庆接待旅游人数1375.75%万人次,同比增长14.42%;实现旅游消费154.11亿元,同比增长11.56%。

美丽木棉花绚烂绽放的季节,一年一度的民俗文化旅游节拉开帷幕,欢快的歌声又唱响在这片热土——“山歌声声伴酒喝,春夏秋冬都快乐,嘿嘹嘹啰……”伴着歌声,良庆各族儿女携手奋进,踏上共建幸福家园的新征程。

来源:广西民族报
作者:韦颖琛 蒙妙玉
责编:张新怡
审核:黄  云
复审:黄浩云
监制:韦秀观

广西民族报
《广西民族报》是全国唯一的兼用汉文、壮文出版的报纸,1957年创刊,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宣传党的民族理论和政策,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讲好民族团结进步广西故事,为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营造良好氛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