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套获得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简称骏马奖)的作家作品精选集。骏马奖是由中国作家协会和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共同举办的,旨在奖励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优秀成果的国家级最高奖项。骏马奖自1981年创立至今,已连续评选13届,对推动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和提高优秀民族作家创作积极性产生了良好效果。这一奖项的设立,体现了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体现了中华各民族的大团结,体现了各民族文学交流互补、共同繁荣的盛世气象,对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祖国的统一发挥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民族作家在文学作品中自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显著增强,都在努力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自觉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许多作品展现了中国式现代化文明的新成果,全面、及时反映民族地区的发展变化以及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成就,引发各族人民的共鸣、共情。
此次广西民族出版社推出的《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获奖作家作品精选集》,主要收录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历届骏马奖获奖作家中的部分优秀作家所创作的作品,以此推动我国各民族文化建设,增强各民族读者的“五个认同”,推动各族人民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相信这些弘扬主旋律、有正能量、有感染力,能够温润心灵、启迪心智的文学作品以丛书的形式集中推出,能起到推动新时代民族文学融入现代传播格局,加强民族文学阵地建设的作用。
精选集包括了八位作家的中短篇小说集和一位作家的散文小说合集。这九位作家都是当代极具实力的创作者。他们分别是:满族作家于晓威、回族作家石舒清、藏族作家梅卓、仡佬族作家肖勤、回族作家马金莲、壮族作家陶丽群、蒙古族作家鲍尔吉·原野、布依族作家潘灵、壮族作家黄佩华。所收录的作品可以视为这些优秀作家近年来的代表作。这些作品各具特色,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比较突出。
有些作家的作品,呈现的是一种普遍的人类境况,或具有民族共同体成员的普遍性特征,深入人的心灵世界。如满族作家于晓威专注于对人性或人的命运与境遇的勘探,其《裙子的那种蓝》将两位人物的复杂内心与行为动机通过有意无意间的只言片语揭示出来,余音袅袅。《马桶》表面写的是男性和女性的不同思维方式,但背后是人和人的隔阂与疏离的现实,以及对沟通与爱的渴望,而深潜其中的忏悔、内疚与辩解纠缠在一起,呈现出心理的幽暗、隐微与内在冲突。《L形转弯》里对人物心理复杂性的描述,借助对真相抽丝剥茧的层层推进于峰回路转中完成,对那种爱恨交织的幽微精神世界的把握举重若轻。
回族作家石舒清对普通人、边缘人命运的关注,使其作品获得了一种超越一时一地的具体事件的普遍性意义。《淘书纪事》中,摆旧书摊的人是为了谋生获利,而淘书的人当时只是为了乐趣和喜欢,两种看似完全不同类型的人竟因书产生了一种不自觉的紧密联系。那些摆旧书摊的人,他们的命运,他们人生的意义,就这样与一位写书的作家关联到了一起,作家记录他们的行迹,也是为了映照自己的人生,从而形成了一种奇特的共生关系。而其《九案》选取九件旧案为题材,反映人生的各种乖张错谬,在那些看似离奇怪异、不易理解的人和事背后,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点在指引着读者对作品的理解,即事与愿违。《淘来的故事》及《慢光阴》的命意和叙事策略与《九案》相仿。如《记工分》一篇,本来似乎是一句道歉就能解决的小事,竟因当事人的固执与偏狭,导致了家破人亡的惨案。令人唏嘘之余,却也引人沉思,到底是哪些不可逆料的因素参与导演了悲剧。
现代教育与文化的普及,产生了一个重要结果,就是女性和男性一样,受教育程度和文化水平普遍得到提高,即使是在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也不例外,所以涌现一批批少数民族女作家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藏族作家梅卓的小说多以传统的安多地区为背景,既有融合历史、传说与现实的魔幻叙事作品,也有书写社会和时代巨变引发的人们思想意识和行为模式的剧烈变化的现实力作。《神授·魔岭记》将在藏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间广泛流传的英雄史诗《格萨尔》中的英雄除魔故事,与藏族少年阿旺罗罗成为神授传唱艺人的历程交叉叙述,形成一个有机的双线(复线)结构,表现的其实是普遍的人类命运及人类理想。《在阿庆与多拉雪山之间》里,年轻一代接受了现代的文化教育,已经不再将传统的信仰视为神圣不可动摇之物,像才让甚至有可能是表面装着相信,其实却是借机敛财。作家虽然故意以模棱两可之辞制造悬念,才让的不辞而别显然已道破玄机,而他在外乡办学校的传闻,又使故事的含义变得暧昧与多重。
仡佬族作家肖勤的小说多以乡村、基层干部和群众的生活为题材,充满人世间的烟火气,同时常常以“曲终奏雅”来收束全篇。《你的名字》以人的名字与身份、命运的关系为切入点,在一种貌似戏谑的笔调背后,是对正道与人情的呼唤。《所有的星星都有秘密》写的是关于农村合作医疗资金被套取的故事,属于反腐题材,但作家没有停留在事件的表面,而是深入表现故事背后人物复杂的关系与内心。《丹砂》里的堂祖公为人驱魔却驱不了自己的魔,但他其实是个真正的好人,喜欢说“收了米油在手,不如存了丹砂在心”,免费教村里的孩子认字。当然,故事的核心是,有些秘密即使已经不是秘密,也还当其是秘密才能减少对人的伤害。
回族作家马金莲的作品多以底层弱者为关注对象,描写贫穷对人生活与生命态度的影响,特别是含辛茹苦的妇女形象让人印象深刻。《醉春烟》用多重视角来反映复杂的人际关系,姐姐和男孩的成长具有象征意味。中篇小说《日夜之间》设置了类似悬念又不能完全称之为悬念的叙事障碍,主人公赫莲如来到偏僻的乡下山野,为的是要“杀”自己的父亲——一个怪人。但在与父亲的相处中,她逐渐改变了自己的认识和态度。在大自然和人类自然情感的相互作用下,她开始与父亲和解,同时与自己和解。《暂借》里年近四旬的李小梅,吃自助火锅时偶然与一位男青年坐在一桌,最后误打误撞被别人当成了他的“女朋友”。善良的她没有揭破真相,有一些瞬间甚至感到无由来的幸福。小说通过一个意外事件将人内心的微妙复杂展现出来,构思精巧。
如果说马金莲笔下多以女性形象为主,壮族作家陶丽群则更加专注于对女性人物与命运的描述,有些篇章对人物心理的刻画非常深入。在《母亲的岛》里,岛是母亲走向经济独立、获得自我新生的空间。那个从异地嫁来的母亲,一直默默忍受丈夫和子女们的使唤,但有一天突然只身往孤岛去,自己开荒种地,养殖家禽。小说并没有交代她的动机,也没有指出结局,但非常明显的是,她想寻找属于自己的空间,而不愿再被当作丈夫和子女的附属品。《净脸》则是描绘人类对温暖的需要,莫老太给临终之人或逝者家属以安慰,而自己也从中获得某种解脱与宁静。几位女作家的写作,给读者的普遍印象就是细腻、幽微,甚至精致。
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的少数民族普遍聚居于中国的边疆地区,对维护祖国的统一和领土的完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其在生产方式和文化上既具有东方或中华民族的共同特征,也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展现出中华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收入丛书的蒙古族作家鲍尔吉·原野的作品,既有散文,也有小说,主要以书写草原生活为主,视野开阔,气韵生动,而又情真意切,诚挚感人。《把干净的字排在一起》里写道,“鸟类、蚂蚁和月光都不需要说教,它们按着自己的轨迹轮回”,这可以说是对大自然最高的礼赞了。当然,我们的作家也没有天真到认为人类不会试图主导世间的一切。《草原上的小黄羊》里,善良的牧民收养受伤的小黄羊,因为没有报告有关部门而受到了批评,原因是不能“私自收养”。《跑步者》一篇,把一般人视为单调枯燥的跑步写得趣味盎然,但也涉及人的身体运用的复杂性,并不是简单地为健身和运动背书。
布依族作家潘灵的小说虽然也有边疆生活的背景,但每一篇都能自出机杼,别开生面。《太平有象》一语双关,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写了出来。《奔跑的木头》通过两个各有残障的年轻人之间的故事,讲述历史变化与个人际遇的复杂纠葛,同时赋予人物性格一种复杂性。《被遗忘的戍者》读来令人唏嘘,那个“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清代守边战士的形象让人难忘,相形之下,民国殖边队的几个人物反而有些面目模糊。小说最有意思的地方在于,守界者能活着并完成自己的使命,其实有赖于越界者。
壮族作家黄佩华的早期小说表现边远地区人们的生活与风俗习惯,如《远风俗》一篇就是代表,以一种古老的风俗“以弟为子”为出发点。他近期的小说以普遍性的题材为主,如《落叶》着眼于主人公的暮年生活,由其中风所引发的一系列情节,促使读者去思考如何养老这一现实问题。《乡村大厨》围绕着乡村创业展开,其背后是命运的转机问题。
总体来看,收入精选集中的作品题材丰富、风格多样,反映了新时代作家们的创作成果,是当代中国文学的重要收获。期待作家们创作出更多更优秀的作品,不负时代的重托,永攀文学的高峰。
是为序。
(本文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
11月15日广西民族报专刊第十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