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食贫道”说起,在B站如何做纪录片

文化   2024-12-29 21:20   福建  

本文转自:纪实案内


B站“食贫道”的新纪录片《你好美国》这两天很火,大家都看了吗?



片长接近三小时,我拆成两部分,前后两天才完整观看一遍。

 

据B站数据,这部纪录片站内热度排名最高排名第四,目前370万+播放,但这仅仅是上线第四天的数据。


让我吃惊的是,在影片上线后的第三天,一个工作日的中午,居然有1.5万人同时在线观看。



这是什么概念?国内院线工作日非黄金时段,场均观影人数只有1~2人,全国电影院数量大约12000家。相当于全国每一家影院,每家都开了一块银幕,在同时放映这部电影。

 

更让人吃惊的是,点开“食贫道”主页,居然有超过210万人为“食贫道”的纪录片付费了。你只需要付12元,就可以观看《你好美国》以及过往的充电视频。



这是纪录片内容市场从未有过的现象,所以今天我就跟大家聊聊“食贫道”的纪录片。

 

“食贫道”如何起家?

 

我不是“食贫道”的老粉丝,也不认识饼叔(老板)本人。我就说点自己知道的。



我第一次看“食贫道”,是四年前饼叔请王冰冰吃日料的那一期吃播视频。看这期节目,当然不是因为饼叔。



大家时不时在B站热门视频看见“食贫道”的节目。点开一看,确实跟别的美食UP不一样。人家视频里都展示食物,“食贫道”展示饼叔的吃相。



饼叔吃相也不好看,但是粉丝粘性又很强,这让我很纳闷,饼叔的粉丝都是些什么人?也不怪前几年,“食贫道”总是不温不火,很少出圈。


后来我才了解到,饼叔是前央视记者,会俄语,跑战地,有人脉,口条好,能冬泳,身体不错。在粉丝眼里,是个除了外形不讨喜,其他方面都合格的一位探店UP主。



不知道哪一期节目开始,“食贫道”的节目质量明显有了提升。片头总能抓住我的注意力,配乐选择,剪辑节奏,以及字幕设计,跳出了日式小清新那一套,而是从各种类型电影中博采众长,让人耳目一新。这一点,大家可以直接B站去看“食贫道”的幕后视频。


2023年11月底,“食贫道”发布了第一条充电专属视频,纪录片《迷失东京》。两小时时长,相当于4~6期日常节目的体量。40万元成本,平均每分钟制作费用只有3000多元,放在纪录片行业内也是性价比超高的一档。




我从没见过哪个B站UP主,敢于做一条独立的、有电影结构的、有电影质感的feature-length节目,何况还是长纪录片。

 

长纪录片,其实可以看作是夹在电视和电影之间的产物。退一步,可以拆成电视片。进一步,就是纪录电影。我去年写过一篇关于国产纪录电影的文章,大家可以点击看看。



长纪录片在电视上缺少播出的栏目和空间,创作者也没有足够的资源把它送进院线,为数不多的传播渠道,就是网络平台。但网络平台的用户,有长纪录片需求吗?答案是有,但这样的需求很随机。

 

电影电视剧通常自带流量,但是纪录片没有。一部纪录片能在网络上流传出圈,主要靠的是人物和议题。但纪录片本身很难用来主动设置议题。通常情况是,某个人物或议题先火了,然后某部纪录片才被动传播开。


 

《迷失东京》能带动用户对长纪录片/纪实内容的需求吗?不知道。如果“食贫道”真想用一期节目的成败,赌整个频道的未来,那这不像是一个成熟频道能干的事情。


饼叔能期待的,是这片子能不能换来至少4~5万粉丝充电,实现盈亏平衡。他们已经有几百万粉丝基础,不难做到。


结果是,《迷失东京》火了。黑帮、孤独死、女优……全是关于日本的热点话题,一个比一个“炸裂”。不仅粉丝爱看,还有很多爱看热闹的路人,也爱看。


两周时间,数百万播放,超过20万人充电付费,团队现金流超过200万,几乎能cover未来一年的节目制作费用。


一年后,这部纪录片播放量已经接近2000万。在B站,斯嘉丽约翰逊主演的正版《迷失东京》,播放量才100万。如果放到B站纪录电影栏目,《迷失东京》播放量也超过了《徒手攀岩》,排名全站第一。


这算是拉动纪实内容需求了吗?不一定。但至少让市场知道了,年轻观众爱看什么纪录片。纪录片制作和发行,也有更多想象空间。曾经的暗箱被破开了,没人走过的道突然被走通了,这是《迷失东京》的遗产之一。


“食贫道”为什么能卖纪录片?


纪录片/纪实内容如何变现?这是整个行业面对的难题。


在纪录片行业中,资金来源通常有以下几种:


第一,承接纪录片项目,做乙方或丙方,拿制作费;第二,企划纪录片项目,卖给潜在客户,拉赞助费;第三,自己拍摄纪录片,在各类影展做提案,挣生活费;第四,完成一部纪录片,通过电影院或平台发行,收版权费。


这些渠道面向的是不同的创作群体,且各有各的门槛和难处。


比如第一种,制作方需要有成熟的纪录片制作经验,和不错的行业口碑;第二种,要有自己的传播平台和广大的受众;第三种,要有制作经验,以及足够的积蓄和时间;第四种,需要一部已经完成的、质量过关的电影。


总的来看,纪录片受关注度低,变现的机会少,制作的周期长,预期的回报小。这“赔本”的买卖,只有国家才会长期做。所以我们常看的纪录片,大部分都是电视纪录片。


今年院线的话题之作、制作成本5000万以上的《里斯本丸沉没》,最终票房超过4500万,而这已经是今年全球范围内纪录电影的最佳票房。其他独立制作的纪录片,因为资金或其他原因,大概率撑不到跟观众见面的那一刻。



“食贫道”作为B站头部UP,当然知道这两年广告收益差,所以他们选择通过平台的用户订阅机制,直接向观众“卖票”。这种类似于收取“版权费”,实际上是收“会员费“的方法,在媒体行业已经是成熟的收入渠道。但在视频平台,起步也没几年。

 

YouTube是从2018年6月开始推出频道会员功能,关注者可以通过付费,得到额外的频道内容。


 

国内视频平台,内容的获利渠道长期都是版权分成,来源是广告费和平台会员费。在B站没有推出内容付费前,投币提现是单条视频的主要平台收入,但是“汇率”极低。

 

不贴广告,但是有内容变现需求的频道,需要通过其他方式收费。例如纪录片导演竹内亮和他的公司“和之梦”,尝试用自建网站的方法,来吸引粉丝付费观看“加长版”内容。竹内亮导演的B站、微博账号只是付费内容的引流平台。



2022年6月,B站推出了内容付费功能。第一个吃螃蟹的UP主是“勾手老大爷邓肯”。他推出了10集“世界十大未解之谜”视频,打包售价30元,总共卖出2万余份。可是,该节目刚上线后就被粉丝吐槽质量不行、要求退款,同时还被观众指出音乐和视频素材存在版权问题。这顿螃蟹,吃得有点着急。



2023年年中,B站才推出了“充电专属”功能(跟YouTube频道会员类似)。频道自主定价,一般是每月6元~30元不等,平台抽30%。用户可以花钱支持喜欢的频道,按月支付,类似各平台的包月会员。



我在四年前就写了一篇UP主制作纪录片的文章,大家可以看看。不过,考虑到B站用户的年龄层和消费力,当时我还没有关注到“用户订阅”的变现潜力。大部分人眼中中,播放量高意味的是平台激励资金,以及对频道广告效应。



平台是基础设施,频道则是广告牌。UP主做好频道内容,不过是把广告牌做大。UP主做大广告牌,粉丝免费看节目,品牌方投广告……这是最普遍的运营策略。

 

但是有些UP主的愿望不是天天“恰饭”,而是在粉丝的支持下制作高质量的内容,做自己的“制作厂”,再做自己的发行商。自产自销,自主发行,流媒体时代,这不是平台应该给内容制作者提供的选项吗?


但现实是,“恰不到饭”就没有收入来源,现金流断了,节目做不动了,发不出工资了,团队散了……这就是一个媒体/频道关门倒闭的必经之路。

 

那么,在已经庞大的粉丝基础上,制作更高品质内容,让观众花点小钱,就能收获电影长度的内容。这样会不会win-win呢?饼叔去年认真思考了这个问题。


 

常规节目,一期成本几千到数万不等,节目的时长和质量始终在观众的预期之内。


充电专属节目,一期成本数十万,动辄90分钟时长,这四舍五入相当于一部电影,才收12块钱。理论上只需要几万人付费,就能收回成本。为何不尝试?

 

这个背景下,“食贫道”在2023年11月推出了第一部充电专属纪录片《迷失东京》。这部作品上线后两个星期,吸引了20万用户充电。不算平台抽成和税率,食贫道靠这一部纪录片,可以收入200多万现金。

 

前期40万元的制作成本顺利回收,多的就是下一部的制作费。之后,“食贫道”以一个半月一部的速度,制作“充电专属”纪录片,这些片子每部都超过1小时时长,量大管饱。



2024年5月,给“食贫道”充电的人数达到了40万。

 

2024年12月,就在我打字的间隙,充电用户数达到了212万,接近频道总关注人数的1/3。


 

以最低连续包月10元/人来算,食贫道本月的收入,超过2000万(税前)。如果再减掉平台抽成30%,剩下的数字跟今年纪录电影票房冠军《里斯本丸沉没》片方能拿到的票房分成,也差不了多少了。

 

别忘了,食贫道的团队,可能还不到10人。


“食贫道”的纪录片,好看吗?

 

好看,当然好看。我也是200多万充电会员之一,应该有发言权。

 

片子好不好,有没有创新,有没有进步,观众心里最有数。《你好美国》,还包括他们此前的纪录片,就是能让观众发自内心说出一句——NB。


我不打算分析影片在叙事和技术层面如何优秀,如果大家想看,可以在微博搜索电影人“关雅荻”,他的微博评论更具有专业性。我想说的只是这部片子为什么收获这么多观众。如何收获观众,对纪录片来说是天大的事情。



视觉设计在线,摄影水平在线,剪辑水平一流。三个小时的片子,能做到“不无聊”就很困难,更何况能做到张弛有度、让人回味。这背后,离不开像阎汁儿(“食贫道”摄影师&剪辑师)这样的天赋型选手。


粉丝心中,“食贫道”纪录片的成功,很显著的一部分要归功于幕后的摄影+剪辑。影视行业常说“工业”“流程”,其实草台班子也有自己的精工巧匠,也能通过自己的工作流程,达到很高的制作水平。


阎汁儿的摄影师工作结束,转到后期继续做剪辑。自己拍自己剪,不仅让出片周期大大缩短,也能让素材发挥出最大作用。



“食贫道”过去几年的节目,一直能给观众带来新鲜感。原因之一,就是在自己的工作流程中,不断让节目带领观众进行审美迭代。


饼叔一定知道,墨守成规的节目,就跟屁股肉一样,做久了会“死”。只有突破自己和观众的经验,做一点让人觉得“NB”的转变,节目就会活起来,活过来之后才能火起来。

 

回到纪录片。对于大部分观众来说,一句“NB”就够了。这就是大家愿意花金钱和时间,来消费纪录片的理由。毕竟电影从发明开始,不就是用来娱乐的吗?


如果一部纪录片,需要观众跨过美学、理论、历史、技术等等门槛才能观看,那它自然要做好曲高和寡的准备。这也并不是说“曲高和寡”的纪录片不是好纪录片。


纪录片能吸引目光的,无外乎于(故事中的)人物、议题和情感,当然还有制作水平,要排在后面。大部分纪录片的制作经验都是朴素的,缺少像电影一样的细致雕琢。但随着影像技术发展,制作水平的权重也会上升。


一部纪录片,如果能兼顾两者,这部作品就有吸引人的潜质。兼顾三者,已经是一部出众的作品。“食贫道”的纪录片,现阶段,已经兼顾到其中三个。这是他们从《迷失东京》走到《你好美国》的底气。


也会有人说,纪录片光好看有什么用?纪录片需要有社会意义,“食贫道”节目的意义在哪里?


纪录片是要有社会意义。意义产生的前提,在于跟观众对话。如果连观众都见不到,意义何从谈起。


许多无聊的、陈旧的纪录片,免费都鲜有观众捧场。而“NB”的、好看的纪录片,观众花钱打赏都拦不住。观众喜闻乐见,是否也可以作为纪录片好坏的评价标准?


《你好美国》是新鲜的,不是陈旧的,是有趣的,不是无聊的,是喜闻乐见的,不是让人厌恶的。更重要的是,它还是挺“NB”的。它激发我们对内容创作的思考,还打开了人们对自媒体行业未来的想象,以及这是它附加的意义价值。


 顾虑,或者是问题 


作为观众,其实我对“食贫道”和他们的纪录片,还是有一些想问的问题:


问题一:“食贫道”是靠探店起家,平日更新的节目内容都是“食物+人文”。而充电专属的长纪录片,话题逐渐转向社会问题,甚至是政治。这样拍下去,未来大体量的节目会不会因为风险回避的因素,而涉及到外部审核?


问题二:影片非常注重情节的“记忆点”。网络流传的段落clip,在后期中也都有刻意为之的嫌疑。剪辑上过分注重视觉和节奏,或是注重娱乐性,很容易让人分不清故事的轻重和逻辑。这样有意要让观众坐上花车、体验快感的后期设计,未来还会继续保持下去?


问题三:饼叔是记者出身,报道新闻事件是本行,也是长项。从东京到纽约,“食贫道”纪录片不缺人物和事件,但是缺少真实的生活状态和深度的观察思考。团队未来是否考虑增加调研职位,在深度上多下功夫?或者增加单个项目的拍摄周期?


问题四:深耕B站,赢得数百万关注,成为年度UP主,这是了不起的成就。但是反过来看,B站用户会不会成为创作的枷锁?如果离开B站,“食贫道”还能拍什么?


片子我看完了,想说的说了,想问的问了。如果有朋友认识饼叔,辛苦帮我转发给他。


最后,我又想起一位电视行业前辈说过的话,这句话饼叔也在500万QA节目结尾引用:


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了为什么出发。



Fin.


凹凸镜DOC

ID:pjw-documentary

微博|豆瓣|知乎:@凹凸镜DOC

推广|合作|转载  加微信☞zhanglaodong

投稿| aotujingdoc@163.com

放映|影迷群  加微信☞aotujingdoc 

用影像和文字关心普通人的生活

凹凸镜DOC
从独立纪录片出发,打捞一切非虚构故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