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县探索实施“五邻工作法”基层治理改革新模式

文摘   2025-01-22 19:37   江西  

吉安市吉安县探索实施邻事共议、邻里共商、邻情共融、邻幼共教、邻老共助“五邻工作法”基层治理改革新模式,着力破解城市社区治理难题。

健全“邻事共议”机制,拉近“邻”距离。构建“社区党工委+社区党委+小区党组织+楼栋党小组”的四级党建网格体系,依托社区、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共驻单位等多方力量,建成34个小区党群服务站,建立小区议事会议制度,探索民主问事、党群议事、协商定事、承诺办事、公开晒事、群众评事“六步议事法”,以开展“1+X”党建联建、召开“社区协商议事会”“社区居民说事会”等形式,围绕居民诉求精准发力,先后提供帮办服务260余次,推动实现“小事不出小区,大事不出社区,难事不出城区”。

完善“邻里共商”机制,解决“邻”问题。积极开展“四访四促”活动,探索开展在职党员“三亮三比·双定双述”活动,推动3500余名在职党员下沉网格,在12个社区试点成立“红色业委会”,全面落实共驻共建工作机制和“一书四单”制度,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在现有106名网格长、507名专兼职网格员和266名网格辅助员的基础上,吸纳87名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充实网格辅助员队伍,运用“数字庐陵”全域治理指挥平台,构建问题发现、受理、转派、处置、反馈、核实、结案一体化闭环处置机制。目前,已排查上报各类隐患300余条,成功化解285条,化解率达95%。

建立“邻情共融”机制,联结“邻”纽带。坚持“党建引领、组织进楼、党员入网、服务进家”,从小区业主、物业公司、共建单位中挑选讲政治、有特长、善沟通、热心肠的人员,组建政策宣讲、法律援助、心理疏导、纠纷调解等志愿服务队伍80余支,健全完善“1+6+12+N”志愿服务体系,有效实现平时志愿服务和急时应急响应相结合的“平急”一键切换模式。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截至目前,开展书法、剪纸、义诊等惠民服务活动260余次,解决突发问题32个,收集群众意见建议160条,服务群众3万余人次,切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

构建“邻幼共教”机制,共育“邻”未来。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改革、重点民生品质提升攻坚战等为契机,充分调动社会力量,组织开展“婴儿车友会”“宝妈交流会”“爱心助学”等活动。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和社区托育中心等场所,开设“暑假学堂”爱心托管班,缓解暑期“看护难”问题。2024年以来,累计开展“婴儿车友会”等育儿辅导经验交流活动20余场,为新生儿家庭发放“儿童成长礼包”280余份,为优秀学子、困难学子等捐资助学120余万元,持续营造互学互鉴、相亲相爱、共育未来的和谐社区氛围。

创新“邻老共助”机制,绘就“邻”幸福。聚焦空巢老人群体,组织社区干部、网格员,深入294个小区开展“地毯式”摸排。制作重点管护、重点监测人员信息台账,建立老年群体需求清单,提供集居家社交、日间活动、专业护理、生活照护和心理慰藉等于一体的“嵌入式养老”服务。同时,由社区党委牵头,组织楼栋长、党员中心户、老党员、老干部和热心居民等志愿者组建“银耀庐陵”志愿服务队,常态化为空巢独居、行动不便等特殊老人开展“敲门行动”;邀请志愿者和专业人士为有意愿的老人提供厨艺培训、智能机教学、养身健身等专项服务和反诈防骗、防邪拒毒、消防安全等专题教学”,推动营造关心爱护老年人的良好氛围。




来源:吉安市吉安县委社会工作部



江西社会工作
宣传社会工作重大政策,发布社会工作动态信息,助力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