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四年前的日照一中什么样?
今年国庆节期间将要举办日照一中建校百年的纪念活动,即学校起源于1924年的日照县立初级中学。
回溯到1930年代,那时的县立初级中学附设小学设立在原日照考院的位置(现今位于苏宁及正阳路面一带),其具体情况如何呢?
我们一直没有找到当时的老师或者学生的回忆性资料,但是最近有幸从山东省教育厅的视察指导员孙宝贤先生的提交的一份视察报告中获得了详尽的描述。
这篇视察时间为民国十九年六月(1930年6月)的《视察日照县教育报告》的对于当时日照县的教育经费、教育行政、教育实施等方面进行了实况叙述,并在报告结尾时提出了3条改进意见,而其中各学校教师们的教学方法和效果更是成为担任视察人员的孙先生关注的焦点。
这篇视察报告里具体提到了县立初级中学附设小学、县立职业补习学校、东关第一初级小学、涛雒镇小学、石臼所小学和南门里初级小学等六所学校。
(1)班级编制情况:
学校设有中学生三个班,分别对应初中一年级、二年级和三年级,每个年级各一个班,总共七十八名学生。
此外,还附设了小学五个班,分为男女两部分。
男子部的高级一年级和二年级各一个班,采用单式编制;而初级的三、四年级则合并为一个班,一、二年级也合并为一个班。
女子部的高级一年级有六名学生,初级二年级有十名学生,初级一年级有三十名学生,这三个年级的学生被合并在一个班里,采用了复式编制。
值得注意的是,女子部高级生与初级一、二年级生合班教授的方式,其编制安排稍显不太合理。
(2)设施设备:
学校的校址是过去的考院,空间相当宽敞且实用,校舍也还算整齐。特别是一座新建的西式楼房(校史中提到的红楼)被用作教室,非常合适。
不过,学生寝室兼自习室却显得过于拥挤,而厕所的卫生状况也欠佳,这对学生的健康有所影响。
学校还附设了一座图书馆,拥有新旧书籍数百种,数量不算少。
但是,教学用的仪器标本以及运动器械却十分匮乏。
(3)教学与训育状况:
校长由局长孙镜清兼任,他得到了学生的信任,工作也相当热心。但由于是兼职,不能长期住在学校,因此对校务的某些方面可能照顾不到。
训育主任申锡万为人朴实,但能力稍显不足,对训育工作没有明确的计划和设施。
教务主任陈厚庵对校务的管理不算积极,但在教学方面还算称职。他教授中学一年级的自然课,讲解清晰,并能利用图表辅助说明。同时,他也教授高小二年级的自然课,同样讲解得很详细。但遗憾的是,这些课程都没有安排实验,这可能让学生难以完全理解。
其他教员如赵会园、张均之、李伯鹏、安静階、王湛然等,各自在教学上有着不同的特点。有的讲解清晰但态度欠佳,有的讲解方法传统缺乏趣味,有的则在教学方法上未能充分遵循复式教学的原则。
(4)学生自修及课外活动:
该校的学生过去常常表现出嚣张的态度,校内时常发生风波。本学期在校长的大力整顿下,情况有所收敛,但浮躁的风气仍未完全消除。
学生自治会的势力较大,时常对学校行政进行干涉。
在校学生的各科成绩表并没有看到。
课外活动虽然设有球类、国技(传统武术)、讲演、雅乐等项目,但参与人数很少,也没有显著的成绩。
男生在秩序方面稍显混乱,而女生则普遍剪发并穿着制服,显得较为整齐。
(5)视察意见
关于这所学校的有关的具体视察意见,时任山东省教育厅视察指导员的孙宝贤先生提出了以下两条:
一是需要任命专职校长。报告里说这个县的县督学和中学校长的职位目前都还没有人担任,都是由教育局长一个人来兼任的。但这样一来,他可能很难全面照顾到所有方面。所以,应该尽快推荐合适的人选来担任县督学和中学校长的职务,让他们专门负责各自的工作,以确保职责能够明确并得到充分履行。
二是班级编制需要调整。在初中学校内附设的小学女子部,目前有六名高年级学生,她们应当被整合到男生班级中一起学习。而小学部一年级的女生们,由于她们的学习程度参差不齐,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应该被分为两个小组分别授课。
孙东阁(1880~1964),原名孙宝贤,号东阁,男,汉族,大学文化程度,原临清东张堤村人(现属河北省临西县)。
幼年在本村私塾读书,1898年在临清师范讲习所就读,后进入公立北京师范大学。
1917年毕业后,在北京私立山东中学任教,后任山东省教育厅督学。
1919年任山东聊城省立第三师范校长,任职期间,曾主办“平民小学”,让三师高年级学生把学校附近上不起学的贫苦儿童组织起来,轮流教课。
1922年,力主改行新学制,将原来的一、四年制,改为前师、后师各三年的教学制度,并分文、理两科,增设专业课程。
1923年,又首先倡导学校招收女子班,开办师范女子部,开鲁西北女子师范教育之先河,为男女合班打下基础。
1930年,孙东阁回山东省教育厅复任督学。
1931年任临清六县联立乡村师范校长。他在学校任职期间,组织学校附近的贫苦儿童轮流听课。
1937年“七·七”事变后,临清乡师自行解散,孙东阁辗转到四川、陕西、汉中等地任教。
1945年回山东执教于历城中学。
新中国成立后,被选为山东省政协委员,后经省长赵健民举荐,调山东省文史馆任顾问,并当选为山东省政协常务委员。1965年5月病逝于济南。
参考文献
[1]山东省政府教育厅视察报告第一集(自民国十七年六月至十九年六月)
[2]山东省临清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临清市志,齐鲁书社出版社,1997年08月,第75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