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阳还五汤,具有补气,活血,通络之功效。由黄芪、当归、赤芍等药材组成。主治中风之气虚血瘀,半身不遂,口眼㖞斜,语言謇涩,口角流涎,小便频数或遗尿失禁等症状。
相传,在清代嘉庆年间,清朝的军机大臣卢荫溥突发中风之后半身不遂,伴有口角流涎、语言不利、小便失禁等症状,虽然太医为其诊治良久,病情却还是不见好转。
此时,有人请来了民间名医王清任。王清任经望闻问切四诊合参之后,很快便写下药方却只比原来的方剂多一味黄芪,太医非常不解,于是向王清任求教,王清任便指出:“该方缺一味黄芪,故缺乏补阳之动力药,如果重用黄芪,气行则血行,人体方可复元。”众人听后连称高明,果断遵王清任改方,加用黄芪,量重,三剂之后,症见好转。服药半个月后,便可下床移步,逐渐康复。
事后,太医对王清任医术精深佩服得五体投地,特地登门询问药方名称,王清任答:“人体阳气有十成,左右各五成。凡一侧偏废,则已丧失五成之阳。本方意在补还五成之阳,故取名‘补阳还五汤’。”
此故事体现了补阳还五汤在活血通络方面的显著功效。但需要注意的是,该方中的药物偏于温补,阴虚阳亢者不宜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