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从水中来

创业   2024-11-11 00:01   福建  
《云南省墨江哈尼族自治县自治条例》第二十四条中规定:“自治县的自治机关加强水利、水电建设,满足城乡人民的生产生活用水、用电需求。鼓励各种经济组织和个人投资建设水利、水电工程。水利、水电设施可以依法承包、租赁和拍卖。”
水电产业开发和建设顺应时势被写入了地方自治法规文本中,并由云南省人大常委会通过施行——总而言之,所有的水电开发和建设受法律保护。 
墨江:大河自奔流
 
水电产业目前已经成为墨江县环保、可持续的朝阳产业,在墨江社会经济建设和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历届县委、县人民政府多方努力、协调,做出了极为准确的战略部署,许多的墨江人士、民众为此付出不懈的努力和贡献——他们的点点滴滴,已经镌刻在了墨江水电产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产业发展史册中,值得后人永久铭记。

什么时候在墨江的大地上第一次点燃标志着现代文明的电灯?
墨江大地上的人民是什么时候知晓电这一资源的?实在是一个有趣而又无法稽考结果的问题——但墨江自古以来都处在中原文化陆路通向环太平洋月牙形东南亚诸国的交通要隘,又是“茶马古道”(亦称“官马大道”或“南方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南来北往的商贾云集,必然传入先进的文化和新鲜事物。

墨江:滔滔墨江水,奔流向东南
 
早年,在农业局工作的时候,有一次不知为什么聊到了有关电灯的话题,当时的办公室主任白发忠告诉我——墨江人第一次见识电灯是在一座坟山上。不可思议吧?但事情完全可能是真实的。

据他讲,邑人庾恩旸从日本军校学成归来,充分展现出“知识改变命运”的至理名言和“有枪杆子就有一切”的乱世生存原则,竟然一路加官晋爵,虽不至于说辉煌腾达,但该庾家却也翻天覆地进入“王侯将相”了,话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最能说明这一点的就是把庾家祖坟迁葬今墨江县城西北郊的飞凤山。
庾家迁葬祖茔的豪阔可以从当年为此题写各种楹联的名单中可见一斑——上到省都督、下到各厅厅长、政界、军界、学界,简直囊括了当时云南省的头面人物。就是庾家从昆明回墨江扫墓祭祖的时候带来了发动机,在其祖茔飞凤山上点亮了第一盏灯,让众人见了世面。

据说,当时墨江县城万人空巷,去哪里了?人们纷纷前往飞凤山一睹电灯的“尊容”去了。白发忠主任的老家就在飞凤山背后的小巴豆,不过千米之遥,他的讲述可能不假。

还有一个故事是这么讲的,20世纪50年代初,景星镇过者村的一个村干部到墨江开会,这位走出大山深处的村干部被晚上会发光发亮的灯泡深深迷住了——一个绳子上系着一个灯泡竟然能够发出如此耀眼的光来,实在是太神奇了。
他决定,会开完后无论如何都要弄一个灯泡回去,让村寨里的乡亲们也见识见识。会开完了,他拿了一个灯泡回到过者,早早就放出话来,让乡亲们晚上到他家来看看会发光发亮的“小葫芦”。他拉了一根绳子,把灯泡系住挂在自家的客厅里。乡亲们听说村干部弄回一个晚上会发光发亮的“小葫芦”,就赶到他家来看稀奇。太阳落山了,不管这么舞弄,人们怎么叫嚷也不见发光发亮。
人们只好摇着头叹着气——存心就是糊弄人,还是点起明子火实在些。村干部实在是很没有面子,就把灯泡给砸烂了。 

墨江:山冲冲中的故乡
 
在一个新鲜事物普及之时,往往会闹出诸如这般的许多——故事,笑话。

传说、故事、笑话——当然当不了历史。那么,墨江水电产业的发展史是如何的呢?

为了弄清楚墨江水电产业发展的历史,我专门查阅了相关的史料。

墨江县电力走过了一条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路子。

据史料记载,墨江在建国以前没有任何电力,也就谈不上有什么发电厂了,更遑论电力产业了。

1952年6月,昆洛公路(昆明至勐海打洛的213国道)工程指挥部驻墨江时,用火力发电照明,并给县委、县人民政府送照明电,结束了墨江没有用电照明的历史。

1954年,墨江开始筹建发电厂。
当年购入了一台40KV潍坊柴油发动机组发电,仅能勉强供县级机关部分单位照明用电,操作人员2名。到了1960年,县上又购入一台75KV发动机组,总装机容量达到115KV。1961年正式称为菜园电站,开始有发电量的记录,降至1967年12月底,共发火电106.5KV万千瓦时。

同时,为了生产需要,县农机厂、石棉矿等一些厂矿企业也购入发电机组自发发电。

墨江:电力输送
 
墨江县电力产业的建设史上,在有规模的开发泗南江、把边江(含李仙江、龙马江)、阿墨江之前,有几座水电站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部分电站虽然发电量并不突出,但至今依然运行正常,在经济社会建设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这些电站是菜园电站、杩木河电站、他郎河电站、坝卡河电站。
 
——菜园电站。
这是墨江县水电产业建设的开端。1958年墨江县政府派发电厂的职工李凤云到昆明专门学习相关建设发电厂和管理发电厂的知识,学成归来后,筹建主持在菜园的小水电站,利用须立水库西大沟的水来发电。1961年该小水电站建成,设计流量为1m³/s,落差10米、渠长10千米,木制压力管,用两击式水轮发电。该电站因渠道太长,水源不足,建成不久即停止运行。
 
——杩木河电站。
杩木河发源于金厂梁子和元江安定,河长约20千米,流域面积90平方米,最大洪水量80m³/s,冬季流量1~1.5m³/s,枯水季节发生在5~6月份,最枯流量0.1~0.2 m³/s。

1962年,墨江县为解决火力发电供电不足,严重影响县城生活、生产用电的问题,进行了认真讨论研究,县工交局提出在杩木河建一个过渡性小水电站的设想,以维持生活、生产用电,解决暂时困难。工交局组织人员前往杩木河实施测设,根据流量、落差、渠长等有关数据,决定在杩木寨脚建一座320KV过渡性电站。
电站需修简易公路2千米,引水渠2千米,用柏木制作压力水管,部分引水渠道需支砌,用石灰和火烧红土混合少量水泥黏合,输电线路20千米以内,用10千伏送电,木杆代替水泥杆。经过精打细算,需投资4万元,县财政拨出2万元,县政府向地区计委报告后,又解决了2万元。

1963年底,杩木河电站开工建设,由李凤云、许正鸿负责技术和施工,招收民工60余人,采取计件工资,加快了工程建设步伐。1967年杩木河电站建成发电,装机容量320KV,设计落差25米,流量1.5 m³/s。用涡轮式水轮机组发电,满负荷送电7~8个月,半负荷送电2~3个月,输电线路17千米、10千伏送电。从1967年投产至1977年止,共发电1287.5万千瓦时,使县城生产、生活用电紧张局面得到缓解。

1975年,他郎河电站拦河坝完工后,由马小阁设计杩木河电站,补建了永久性双曲栏河凸坝。1977年他郎河电站建成后,杩木河电站完成了它的过渡性使命,停止了发电。

墨江:他郎河电站

——他郎河电站。
20世纪70年代初,县革委计划筹建以薯类为原料年产1000吨的酒厂和年产7000吨的小水泥厂,因为电力解决不了而搁浅。为解决墨江生产、生活用电的根本问题,决定建设一个蓄水式,能全年平衡、稳定发电,装机容量为2000KV以上的电站,首选目标是坝卡河。
1972年,县革委将坝卡河电站开发报告报到省里,不知为什么?省水电设计院不同意此电站建设报告。无奈之下,县革委只得提出建设他郎河电站的下策方案,得到了省水电设计院的同意,并要县里派车到景谷县接水电设计院的工程师何源梯到墨江作决定,陪同前来的还有地区水电权威罗汇川,经过现场查看后,何、罗表示支持,并代表墨江写了报省设计院的任务书。
经省里同意后于1973年开工。

他郎河电站不是理想的电站,只能作季节性电站。多年测得的水文数据为:河长约70千米,流域面积350平方千米,最大洪水量2000 m³/s,冬季流量3~4 m³/s,1974年4月17日测得的最小流量为0.4 m³/s,而且上游人口多,土地耕作频繁,河水水位逐年下降,河床平缓,筑坝地址不理想,可开发利用水资源有限。但在“有总比没有好,建总比不建好”的指导思想下还是开工建设了。

墨江:把边江风光

省计委虽同意他郎河电站建设,但仅给设备补助费,其他费用须自筹。为了完成这一工程,由县委书记亲自抓,争取墨江林业局和解放军80医院给予力所能及的支援,还召开各公社领导会议,要求各公社无偿出劳力,机关单位也参加义务劳动,共同完成他郎河电站建设任务。
至1976年底,电站基本完成,装机容量2x1000KV,总投资286.6万元,其中省拨款222万元、县自筹30万元,墨江林业局支持3万元。1977年4月,电站试机发电,年发电量380万千瓦时。

他郎河电站采用双曲拦河凸坝,坝高18.5米,坡比1:0.3,顶厚1米,外用30厘米厚三面光条石支砌,内用大坝石水泥浆填充,坝的腰部建有人行道。引水渠长2千米,设计流量4 m³/s,落差63米,用涡轮式水轮机组发电,满负荷发电7个月左右,半负荷发电3~4个月。输电线路30.5千米,用35千伏送电。电站运行后,引水渠道于1985年10月25日发生一次重大滑坡,影响送电2个月。水轮机叶片折断脱机一次,由生产厂家帮助解决。

电站负责人易永泉,工地负责人许光荣、唐有靖、杨春和,施工负责人为马小阁、陈锋坤、许正鸿。

墨江:河出峡谷间
  
——坝卡河电站。
坝卡河发源于海拔2200米的牛角尖山老毛寨地段,年降雨量达到1600余毫米,森林保护较好,属丰水地带,流域面积80平方千米,可建水库2座,蓄水量可达两千万立方米。最大洪水流量80m³/s,冬季流量3~4m³/s,最小流量0.3~0.4m³/s。比较集中可以建电站的落差648米,能建四级电站。
南汉大沟至坝卡河水库坝脚为一级,落差56米;坟卡电站为二级站,是最理想的建站地点,落差集中、水头高、前面地势较平,引水管道地势起伏不大,机房地形稳固,不会产生滑坡,可以建小流量、高落差电站;卧龙家脚为三级站,落差100米;署南为四级站,落差64米。整个坝卡河四级站设计流量4m³/s,可装机2万kW。

1964年,省水电学校借实习机会,帮助测设了坝卡河水库库容。1971年在道班房旁设立水文站,观测水文资料1年,还进行渠道、落差、线路的测量。1972年县革委将建设坝卡河电站的报告呈到省,未得到批准。进入20世纪80年代,墨江新建水泥厂、酒厂、金矿、纸厂等皆因电力严重供应不足,影响生产,制约了工业的发展。
为此,1984年县委、县人民政府又提出建设坝卡河二级电站,将原来的各种资料汇集,重新行文上报省,省水电设计院也积极支持认可,并派人到墨江帮助测量、设计,为报省计委批准提供了资料和意见。最后,省计委批准了坝卡河电站建设报告。

1985年9月1日,坝卡河水库建设开工,采取招标承建办法,经公平竞争,水电十四局中标承建。其他较小工程如修公路、引水渠道由祥云等外地承包商承包,输电线路由电站自己组织人力架设。

1987年9月,水库竣工蓄水,设计库容746万立方米,坝高45米。1988年2月3日,坝卡河电站建成试机发电,总投资2499万元,容量2x3200KW,年平均发电量1360万千瓦时,用云南电机厂生产的冲击式水轮发动机组发电,可全年满负荷运行。引水渠道5.4千米(包括农田灌溉用水),设计流量2.5m³/s,落差417米,为当年云南省第二高落差小电站。输电主干线长13.5千米,35千伏送电。运
行后,水轮机叶片损毁一次,由生产厂家负责维修。

坝卡河电站建设工地负责人先后为:罗忠明、许光荣、黄建新;技术员为许正鸿。

墨江:山涧溪流

——农村小水电站建设。
墨江早在1968年就开始在农村建设小水电站,以此解决农村地区的照明和碾米问题。1970年,全县建成15个站,装机容量95千瓦。1973年发展到138个,其中公社5个、213千瓦,大队、生产队133个、769千瓦。1978年增到321个站,其中公社8个站、481千瓦,生产队313个、2730千瓦。
全县建成小水电最多的是鱼塘、龙潭等地。墨江县小电站电机都是用1.7千瓦、2.8千瓦、4.5千瓦电动机加电容量改装而成,属直流发电,只能照明,不能带动力。碾米、磨面等用水轮机直带。农村小水电办得较好,使用时间长,效益较好的是龙潭乡磨铺电站,该站引水渠道长1千米左右,落差60米,流量0.2m³/s,装机容量75千瓦,每年有9个月可满负荷发电。
 
在1986年编写并于当年由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的《墨江哈尼族自治县概况》一书中就墨江农村电力的建设以“小水电站星罗棋布”为题专门记述:
墨江由于水利资源丰富,故对发展小水电事业有着优越的自然条件。各族人民代表、干部到县上开会,看到县城电灯通明,听到工厂机声隆隆,十分羡慕。希望农村也能做到点灯不用油,舂米不用碓。对兴办小水电事业,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根据群众的要求和墨江的优越条件,县上从1969年起,就组织技术力量,帮助农村各公社兴建小型水电站。通过试点,取得经验,召开现场经验交流会,小水电站建设很快就在南部的龙潭、鱼塘、文武、通关、坝溜等水利资源比较丰富的几个区开了花。以后又逐步向其他各区推进。使小水电站遍布全县各区,可谓星罗棋布。

当时的建站方针是:社队自办为主,国家补助为辅。除水轮机,发动机及线路材料由国家补助外,所需劳力及其他材料,由社队自己解决,县上派技术员进行指导。
由于群众办电站的积极性很高,故遇到困难,都能群策群力想办法克服。他们用自己的双手挖通引水渠道,盖起机房;用自己的双肩,把沉重的机器抬进山沟。有的一时买不到铸铁压力水管,就迫不及待地自制木管或石管代替,不把电站建成誓不罢休。
当电站建成,电灯照亮了僻静的哈尼山村时,人们都情不自禁地围聚在电灯之下,跳起传统的民族舞蹈,庆祝自己在电气化的进程中,迈出了可喜的第一步。

墨江:雾锁阿墨江
 
由于群众办电站的积极性极高,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到1983年,全县就建起了农村小型和微型水电站三百五十座,装机容量为五千八百八十五千瓦。有十二个区,六十三个乡,六百四十个农业社用上了电。

但由于技术、管理跟不上,几年来,有一部分水电站失修停电。同时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又有一些农民自筹资金,新办了一些小电站。
有一、二个千瓦水电资源的地方,就以户单位办微型电站;有五六个千瓦水电资源的地方,就五、六户人家联办小型水电站。真是因地制宜,充分利用了各地的水力资源。
 
当夜幕降临,繁星闪烁的夜晚,人们站在龙潭、坝溜一带的高山之上,极目远眺,只见村庄所在之处,电灯在点点闪亮,地上一片片灯光,就像天上的一个个星座。天上的星星与地上的电灯交相辉映,别有一番情趣。

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那个生产生活条件极为艰苦的岁月里,人们虽然吃不饱、穿不暖,但干事创业的热情显然是顶呱呱的,人们把全部的热情都无怨无悔地投入到了建设家乡的工作中——小水电在墨江这片热土上遍地开花就是最好的注脚。
 
墨江:雄峰延绵
 
墨江人民在小水电开发建设中取得的成就是巨大的——现在回过头去检视,那个年代人们哪来这么高的热情和创业精神,对我依然充满了不可思议的魅力。
今天,我能仅仅知道的是——墨江小水电建设、开发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曾经创下了一个个几乎是不可能的奇迹。

因为成就是巨大的——所以,当时的地委、行署在墨江曾经召开过几次全地区小水电建设、开发现场工作会,在全地区推广墨江的成功经验。

史料中,我查阅到,1973年5月25日,思茅地区“一站五机”(即指水轮泵站抑或柴油机站、碾米机、磨面机、粉碎机、脱粒机、发电机)现场会在墨江县召开。当时,墨江全县已建立小水电站71座,装机容量达789千瓦。尚有88座正在热火朝天地建设推进中,设计装机容量达到了2970千瓦,想想都让人热血沸腾,那是什么年代啊?

随后的1976年12月11日至15日,思茅地区地委、行署又一次在墨江召开相关水电建设、开发的会议,向全地区人们介绍和推广墨江在这个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工作经验。来自全地区各县区的86人到墨江参会。
当时,墨江已建成300座小流量高落差的水利动力站,水电机有1.7千~70千瓦时。柴油机站155个。三分之一的生产队1万多户各民族群众都点上了电灯,配装碾米机、磨面机等加工机械600多台,进一步改善了城乡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
 
墨江:阿墨江风光
 
在墨江水电建设、开发的工作中,也涌现出了诸多优秀人物,他们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有力地推进了墨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促进了墨江电气化的进程。

邓从宽就是在墨江小水电建设中从基层涌现出来的代表——在《墨江哈尼族自治县志》查到了有关他的传记。邓从宽出生于龙潭乡,12岁就开始自学打铁,经过多年的摸索和锻炼,他的打铁技术可以说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这为他今后服务和创新小水电站的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因为铁打得好,1956年4月参加了工作,在龙潭区手工业社当锻工。他不仅勤学苦练,还十分善于动脑筋、善于钻研,练就了一身打铁的精湛手艺,所谓打铁还需自身硬,他所打制刀、斧、锄等农具不仅式样好,而且钢火好,经久耐用,深得广大农民的信任和赞扬,成为墨江县远近闻名的好铁匠。
他还是一个多面手,所制的火药枪,准确度高、性能好,深受用户青睐。所打制的金银首饰,式样美观。他设计铸造的马铃在20世纪70年代几乎占领了整个墨江的市场。

墨江:水中产业—鱼

1986年,他用电动机改制成的水轮机在龙潭乡冲头村板靠社电站安装试验获得成功,在全县小水电建设、开发中一举成名。同年被调到县水工队工作,负责全县农村小水电站的建设施工指导。

1976年他又从县水工队调到县农机研究所,专门负责巡回全县农村帮助建立小型水电站、柴油机站及配套的农副产品加工机械的安装和检修等工作。
经他亲自测设、建造的小水电站、柴油机站达上百座,农副产品加工站点300多个,修理各种机械上千台次。在全县的农村小型水电站建设中,他摸索试验成功了用木制管代替铸铁、水泥管,大大节约了建站资金。
另外,他还于1958年将传统的人力棉花轧花机改造成为以水为动力的棉花轧花机,1977年参与试制成功了“异步激发电输出动力”等项目,被群众称为“土工程师”。由于工作踏实肯干,成绩显著,他本人多次受到上级的表扬和表彰。
1958年、1975年先后两次被云南省人民政府授予“先进工作者”的称号,1982年被当时的思茅地委、行署授予“先进工作者”的称号。

1989年邓从宽因积劳成疾病逝,年仅53岁。

墨江:电站库区
 
易永泉则是墨江县在水电建设、开发工作中领导干部的楷模——被墨江人民称为“一盏灯”。

易永泉在墨江任县委书记、县革委会主任期间,全力推进全县水电建设开发工作。
在他任职期间,经多方努力,争取到装机2000千瓦的他郎河电站项目,采取大部分国家投资、部分公社民工援建、机关干部义务劳动的方式建设电站,并争取到墨江林业局、解放军80医院等驻墨单位的支持帮助,抽调领导干部和技术人员具体组织施工,他郎河电站于1974年开工,1977年建成投产。
同时,易永泉还齐头并进抓好全县农村微型小水电站的建设,1970年全县只有15个站95千瓦,降至1977年已发展到321个站3211千瓦。

因为他在墨江水电建设、开发中的不懈努力,为全县广大的各民族人民群众解决了照明和碾米、磨面等实实在在的问题——被人民群众亲切地称为“一盏灯”。 

墨江:风力发电
 
墨江县水电产业的建设与开发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到今天拥有泗南江电站、三江口电站、崖羊山电站、石门坎电站、龙马电站、居甫渡电站、戈兰滩电站、普西桥电站,成为云南省乃至西部地区中型电站最为集中的县区之一,成为“云电东送”和“云电外送”的重要生产基地,其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是不言而喻的。

在水电产业基地建设的同时,全县城乡的电网建设、供电管理体系的建设等都取得了瞩目的成绩——电气化已经是如今墨江城乡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


「E小水电」:本平台及网站仅提供信息展示,不保证信息的准确性、有效性、及时性和完整性,不承担使用、引用该等信息所导致任何形式的责任。
更多项目信息,关注「E小水电」公众号或访问


www.exshuidian.com

更多阅读:

【E 小水电】 水电站转让项目推荐


「水电站」关停后,举债度日复工遥遥无期

3座「水电站」被立案查处

「水电站」被关停,补偿这么低违法

水厂取水造成水电站发电量减少,怎么赔偿、怎么判?

水电站没有用林手续,什么情况下为「合理缺项」

小水电整治,最后整了谁?

被强拆的小水电站之合法性探讨

小水电要走自己的路

小型水电站新思想、新技术介绍

国家能源局:积极稳妥发展水电

小水电「过度整治」的遗留问题亟待解决


本文来源于墨江发布
「E小水电」 专注于小水电行业 , 主要提供行业资讯、政策解读、电站转让、运行托管、维修维护、设备供应、技术交流、人才招聘等信息。如有什么需要请联系苏经理【手机与微信同号】:158 8005 7005 
@ E小水电保留最终解释权


E小水电
专注于小水电行业 , 主要提供行业资讯、政策解读、电站转让、运行托管、维修维护、设备供应、技术交流、人才招聘等信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