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招募|课题研究:多模态嗅觉功能评估系统的研发

文摘   2025-01-04 20:28   陕西  



医工交叉课题


“多模态嗅觉功能评估系统的研发”

   校内专家合作课题   

    项目背景



嗅觉是人类最重要的基本感官之一,与气味或危险信号识别、营养物质摄入、情绪、心理、睡眠等密切相关。嗅觉功能评估有助于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但目前常用的嗅觉功能主观评估法,如嗅棒、嗅觉识别测试卡依赖于被测试者的主观感受,可靠性相对较差;而常见的客观评估方法,如嗅觉诱发电位等,检查费用昂贵、程序复杂,设备严重依赖进口,但嗅觉客观评估又是嗅觉功能司法鉴定的“金标准”,造成目前嗅觉功能评估存在困境。因此,研发新型的嗅觉功能评估装置十分必要。课题组前期调研及预实验发现,基于肌电、心电、呼吸气流量等生理信号的多模态嗅觉功能评估,有望能为嗅觉功能评估方法带来突破性变革。

    实践内容



01

实践时间

   2025年1月-2月

02

实践地点

线上、线下相结合

线下可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北大街主院区进行。

线上可基于线下的实验分析结果进行数据分析,也可进行文献回顾分析、综述论文撰写。

03

实践对象

全校学生,专业不限,医学、人工智能、生物医学工程、数学专业同学优先。无地区要求。预计招募人数为10 人。

04

实践要求

通过团队线下实验操作,线上分析、总结,撰写实践报告,为后续申请大创项目、腾飞杯项目,或其他类型科研项目的申请,科研论文的发表,专利的申请做准备。

1.实践开展过程中,组长召集召开全体组会线上/线下模式不得少于3次,组会讨论人员分工、总结归纳、汇报展示等具体实践工作。

2.实践前准备。根据研究计划,提前查阅文献资料,制定实践计划。

3.实践过程:按照实验计划、认真操作、客观记录实验结果,对实验结果进行准确、全面分析,得出可靠结论。

4.任务反馈。组员完成实验过程和实践报告,由组长安排多次校对,定稿后由组长及时反馈给指导老师。

5.实践报告。根据团委统一安排完成个人和团队实践报告。团队还可根据情况,综合考虑,共同讨论,结合所学知识、所看文献、所做实验,进行论文撰写、发表相关科研论文。

05

参赛对象要求

1.在校学生

2.有较强的组织、协调、策划与人际交往能力;

3.有较好的实验、实践动手能力或数据分析处理能力;

4.有较好的新闻稿文案撰写、材料报告撰写能力。

06

条件保障

项目正式开始前,将组织线上会议,明确项目分工。择优选择同学参与后续科研成果转化(腾飞杯、大创项目、论文发表)。 

实践团队成员均可获益:研究活动所需费用均可报销;所有成员享受实践团队所有评比结果;自愿获得参与规范的科学研究培训的机会。表现优异者可额外获得:参与科学研究项目的经历,参与后续深入研究,获得规范的科学研究训练;可基于相关研究成果撰写学术论文,申请软件著作权或专利;可获得西安交大二附院耳鼻喉科的专家推荐信。

07

总结及表彰

实践结束之后,各实践团队抓紧完成总结材料,提交作品。学校将组织答辩评比,按照评比结果确定各级奖励标准,并组织全校实践成果汇报交流活动,编撰年度实践成果集。

如有问题,请进群咨询:

请有意参与本次医工交叉专项实践的同学扫码报名:

联系人:陈老师

邮箱:jing-guo.chen@xjtu.edu.cn

编辑 | 社会实践指导中心 徐子璇

审核 | 社会实践指导中心 张盛展

复审 | 团委 石杨根 姜飒

关于我们

听党指挥跟党走,追求卓越建新功。西安交通大学自1982年派出第一支学生社会实践队伍,40多年来,在学校党委的关心指导下,团委坚持落实时代新人铸魂工程,融入新时代“大思政课”建设,引导我校青年学生厚植爱国情怀,砥砺强国之志,在社会调研、理论宣讲、红色寻访、志愿服务、政企见习、国际访学中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锤炼高尚品德、矢志实学实干,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奉献国家、服务人民的实际行动。经过持续创新探索,社会实践工作覆盖面和实效性不断扩大,“校-地-企-媒”协同育人模式日益完善,形成“一条主线,两个规范,三个结合,四个保障”的良好工作局面。

西安交通大学社会实践
“西安交通大学社会实践”是西安交通大学团委社会实践指导中心的信息发布平台,用于发布信息、项目内容及团队风采展示、交流互动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