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不依赖他人的人,是独立还是孤独?

文摘   健康   2024-10-02 11:57   湖北  

有位大姐,说起自己曾经离家很远去上大学,她和家人彼此都很少联系对方。在她心里家人之间的关系就是这样的,相互独立,谁也不用担心谁。直到她发现,她在大学的好友一天接三个来自家里的电话,并且几乎每天如此时,她开始感到冲突了。

起先她有些鄙夷,觉得好友的家人好黏人,一天三个电话是在查岗吗?观察久了她发现好友没有丝毫烦躁,甚至接电话时很开心。那些电话有时是爸妈打来的,有时是姑姑、姨姨打来的,也有时候一个电话传给很多人,电话那头的亲戚们挨个都要跟好友说话问好。


她忍不住问好友,好友笑着跟她解释每天的电话是谁打来的,会聊些什么,不仅不烦还很幸福,好友告诉她刚刚电话里的二姑妈会煮很好吃的面,以前住二姑妈家一吃就是一大盆,一个假期能长胖好多。


大姐当时感受很复杂,后来她发现自己是羡慕了。身边同学朋友知道自己家里一个月都不打一个电话来时,都惊讶地问为什么,这时候她的认知动摇了。


一个月不联系一次,也许这不叫独立,叫忽视。


她第一次意识到,或许有些异常的不是好友家,是自己家。当然,也许一天三个电话是有点多了,但好友没有因此感到困扰,也没有觉得自己有必须接电话的责任,也不会担心自己电话没接到爸妈就会着急。这些电话没有任何目的和要求,只有一个作用,传达想念。


她不禁在想,属于我的想念呢?是爸妈不想我吗?他们不会担心我吗?



这是一次朋辈团体中发生的一幕。


大姐说自己用了很多年,才意识到从小到大的生活里经历了很多忽视,还有很多的不告而别。她一直觉得自己坚强又独立,不喜欢黏糊糊的人际关系,也不喜欢接电话和打电话,她曾经对这些特质引以为傲,直到发现它们不过都是伪装,是防御后,防御就失效了,背后汹涌的感情扑过来,差点将她淹没。


她说她现在认命了,不再纠结着想改变什么,认清现实,接受自己就是当下的模样以后,好过多了。


我想起曾奇峰老师自己造的一个很牛的词“了商”,是种考验跟情商、智商比肩的一种商。“了”,了结、了断,有完结的意思,我粗浅地认为了商是一种认命、接受现状、与想要改变过去的执念做个了断的一种能力。也就是能让事情过去的能力。


和这个词搭配使用的,还有一句曾氏金句叫做:“绝望有时候是件好事。”


那位大姐“绝望”了,对想要质问父母、改变父母、甚至在潜意识里还在幻想现在的父母能补偿自己等等种种执念绝望了,她接受了当年父母就是那样的,当年的自己只能做到那个份上,也接受了顺着那样的轨迹就会收获一个现在的自己。


大姐说自己的一些功能像是重启了,她开始能试着去依赖他人,看清了自己对关系的渴望、对他人关心关注的渴望,她会高高兴兴地问身边人索要关心,就像在内在世界给自己重新盖了栋房子,按自己的心愿装饰它,想要什么就主动去争取。


她说挺爽的,但她也明白这不等于完成分离,或许一辈子也很难真正分离,很难真正放弃潜意识里改造他人改造过去的幻想,她说能有现在的改变已经很好很好了。


我已经很久没有想起过这位大姐了,对我来说她也是一个新的客体,我们的经历有些许重合的部分,她的分享、改变对我也很有触动。


之所以想起她,是因为看了付丽娟老师在《真实案例解析与督导》里的督导内容,来访者的经历和倔强生长的模样,让我想到包含大姐在内的很多人。




付丽娟老师在这节督导里问了一个问题:“一个心里装着很多恨意的年轻人,会是怎样的状态?是明媚、阳光、柔软的,还是坚硬的、匮乏的、愤世嫉俗的。”



我想起一个朋友,她曾经在职场有过一次很糟糕的经历,她的上司是个工作狂,并且十分严厉,对待下属态度极其恶劣,经常辱骂下属做的东西毫无价值。这个朋友也遭遇过很多次的辱骂,她非常想不明白为什么一个人,要用这样的态度对待身边人,就好像她对整个世界都不满意,工作的那段时间里朋友没有见过这位上司对什么事情表达过认可和肯定,即使点头同意了也是露出十分勉强和嫌弃的表情。


后来朋友自己学了心理学,慢慢释怀,她说曾经那位上司心里一定装满了恨和敌意,对一切都不满意。她偷偷说也许那位上司小时候也是被身边人这样指责和看待的,她把心里别人对自己的不满意,以及自己对自己的不满意,全部投射给了外界,来防御糟糕的自我认同。


被恨意塞满的内在,会制造出很多盲区,一种表现是像上面说的那位上司一样凶神恶煞,难以取悦,用浑身长刺来保护自己;还有一种就是把敌意收敛起来,把那部分糟糕的自我意象隐藏起来,用迎合、顺从和讨好与他人相处。


这些敌意以及对自己糟糕的感知,需要被隐藏,被压制,势必会带来过多的控制。在我们迎合、讨好他人,用顺从取悦他人时,一定会希望这段关系和谐、没有冲突,希望对方能看见我们的好,可一旦关系发生冲突,就会体验到强烈的失控,会发现自己的讨好、顺从失效了。


这样的关系很脆弱,维系起来也会非常吃力,就像心里装着一个巨大的、沉甸甸的秘密,在人群里时刻要小心别被别人发现。这样生活,可想而知会有多累。


案例中的来访者心里装了很多对父母的恨。与父母有关的恨,通常也与爱有关,爱恨无法整合在心里撕扯的感受是非常糟糕的。一方面无法处理对父母的恨意,但另一方面又非常希望能缓和与父母的关系,能享受家庭带来的温暖。


来访者看起来倔强、用力,有一些凌厉,也有一些无力,身上似乎有两种感受在拉扯,一种是努力向前冲,我行我素;一种是想停下来,远离人群,在一个安全的没人的环境里躲藏。


就像开头谈到的那位大姐,心里其实是希望家人能关心她,经常问问她过得好不好,但她又知道就算自己想要也得不到这样的关系,于是就让自己认为这样的家庭关系才是正常的,代表了自己很坚强很独立,不受小情小爱的困扰。这是在抵御自己对亲密的渴望,因为想要但又得不到,会使自恋受损,会让人感到羞耻。



咨询时刻,是非常特别的时刻。但凡走进咨询的人,都是做好了一部分要袒露自己、要探索自己的准备。因此在咨询空间里,即使会紧张会防御,我们也会一定程度地打开自己。


这也是我在看《真实案例解析与督导》时深受感动的原因。我们在生活中彼此触碰的部分,大都是经过筛选的,我们会隐藏一部分真实的自己,选择展示更能被他人接受的那一面。而在咨询的空间里,能看到一个人更真实的模样,尤其是咨询师和来访者一起工作的过程,作为第三者我们能透过防御看见一个人的内在世界。这是在别的环境里无法看见的。



我能从每个案例里的来访者的故事,看见一部分自己的故事,也看见一部分其他来访者的故事。这些重叠的部分,在不断加深我们对他人的理解,也在加深我们对自己的理解。



老师的讲解,站在第三视角,为我们解析和还原咨询里在发生什么。来访者几分钟的讲述,付丽娟老师拆开解读了近20分钟,一句“一打电话就吵架”,背后藏着的是:“什么样的心理状态是一接触就发生冲突?一定是心里装着火药和炸弹,一有摩擦就会吵起来。”


解读来访者的同时,也在解读咨询师的工作,咨询师的态度、神情,整体散发的感觉都是训练后的呈现,这些非语言的部分也在表达咨询师在场,有温度但不过分靠近,节制且温暖。咨询师问的每一个问题、反馈的时机背后都有理论支撑。


这也是观摩督导时很耐人寻味的地方。咨询里的对话其实发生得很快,一个人说完了另外一个人接上,来访者讲述时咨询师脑袋里在不断工作,可能最终说出来的只有一个简单的问题:“你是什么时候回到父母身边的?”得到答案后咨询师马上就有了画面:一个和父母分离十年的孩子,生活的背景色会是怎样的。顺着这条线索能如何理解来访者讲述的其他痛苦,她在亲密关系、人际关系中遭遇的创伤体验与早年的分离有怎样的关系。


咨询师在后台的思考和反应是很迅速的,而督导可以在这些关键点上停下来,由老师来解读这个时刻咨询师是如何理解来访者的。


能同时看到真实咨询录像和督导解析,是很难得的体验。


作为来访者,我们能明白咨询工作的原理是怎样的,咨询师是如何打开自己来理解来访者的。


作为咨询师,能清晰地映照出自己在咨询里哪些反应是受限的,哪些地方没能贴近来访者,从重要信息上滑走了。这个自我对照的过程像照镜子一样直观,一些技术更是看到就是学到了。


作为对心理学感兴趣的同好,在课程里能获得深深的共情和被理解的感受,虽然是在解读他人的故事,但这些故事里都能看见自己的影子,这些解读也能进入自己心里,成为我们理解自己的一种方式。



理解过去,是为了理解现在。曾奇峰老师说“知道就是理解”,我们知道自己来时的路是怎么走的,也就理解了是什么塑造了现在的自己。而《真实案例解析与督导》正好细致呈现了理解的全部过程,值得一看。


作者:Stella



曾奇峰心理工作室
“曾奇峰心理工作室”官方账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