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奇峰:他们好像要把我们变成只有一只眼睛的人

文摘   2024-12-18 11:58   湖北  
编者按:本文来源于@曾奇峰有弥联合心理 视频号内容,为方便用户阅读,文字内容对比视频内容有一定增删。
“关注过去,是为了消除过去对我们的塑造”

提问者:积极心理学强调,决定自身的不是过去,而是你对未来的向往。往往看向未来的人,更健康更能过上理想的生活。想请教下您,关于过去”与“未来”的关系,精神分析更倾向于什么样的角度?

曾奇峰:刚才说“一个人活着,他是被未来引领的,他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一点真的非常重要。这个说法最开始来自于马斯洛。马斯洛他是受精神分析训练,然后从精神分析里面反出去了,开创了人本主义心理学,非常的棒。

但是,如果我们把积极心理学的内容孤立来谈的话,这也是不对的。它应该是根植在这个心理学学派出现之前的、所有的人类精英所探索出来的内容基础之上。所以,我们不能说有一个东西现在很好,就否认之前的所垫的底子,这是不对的。

而且我们再看一个具体细微的地方。我们说如果一个人他是被未来引领、被理想引领,但是一个人他有什么样的理想,是由过去决定的。

比如说,他从来都没有吃饱过,他的理想可能只不过是吃饱而已。如果他从来没有被爱过,从来没有被关注过,那么他的理想可能只不过是被关注一下,到不了爱那个级别。有个人哪怕给他一个对他虐待的关系他都觉得这很好。因为他从来没有尝过爱,所以对于他来说,虐待他的那种关系就给了他关注,这就已经够了,让他感觉到自己存在。这个想起来就觉得让人有点难过了。

我们现在一个比较完整的说法是这个样子的。我们有一些学问,关注过去的目的,是为了使过去不影响现在。有一个说法是错误的,说“精神分析这门学问关注过去,好像就被过去困住了”。不是这个样子的,恰好相反,我们关注过去,是为了消除过去对我们的影响、对我们的限定、对我们的塑造等等这些东西,然后就能够过上被理想引领的生活。

大家有没有看到,这两个结合起来就完美了。首先,我消除过去对我糟糕的影响,后面牵我的绳子就被斩断了,对不对?当然这个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非常难。然后,我就可以在我的前面加一条绳子,这个绳子就会拉着我不断的往前走,不断地实现我的理想,这就是一个比较完美的状态。

“要把我们变成一只眼睛的人”

曾奇峰:我们可能要对有些好的词汇保持高度的警觉。

比如所谓的正能量。这个“正”是一个好的词汇,但是有可能“正能量”这三个词在否认、或者让我们看不到那些跟正能量相反的东西。那些东西不一定是坏的,我们只不过是需要觉察它,而不是消除它。

另外,我总觉得正能量这个词总是有点奇怪的感觉,好像要把我们变成只有一只眼睛的人,只看到事物的某一个部分,就是好的部分,而对看不到的那个部分就采用否认的态度,很显然这是有问题的。

“积极”这个词也是一样的。当我们被“积极”这种好的状态吸引的时候,我们可能不知不觉地会忽略跟积极相对的那个部分。那个部分存在在那里,我们可能只不过使用非常消极的态度,用非常原始的防御机制来说“那个东西不影响我”,但所有人都知道“这样不对”。

我们甚至可以看到,有一些思考的体系、理论的体系,它们跟积极心理学完全相反。它们直接赋予人生以苦难的、没有意义的、有罪的(赎罪是因为先有罪然后才赎罪)这样的意义。如果这个部分我们完全不去了解,或者直接否认它们的存在的话,显然,这也是一种残缺的精神世界。

我再重复一下刚才的说法,任何一个学派,它在孤立了相互对立的某一个面的时候,这个学派是不完整的。比如积极的学派,它忽略了它对应的那个部分,所以它不完整。相对来说,精神分析可能要更加完整一点,因为它没有形容词,它不说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它只不过是在描述。描述就会事无巨细,也不管是正的还是反的,它在描述所有存在的一切。认为精神分析是悲观的,或看人性看得非常阴暗,这个看法本身是有问题的,精神分析是在尽可能的客观

我们看一看现代精神分析的三大基石,就知道精神分析到底是个什么玩意。

第一,婴儿观察。这个我们工作室都请了一个英国的、搞了二十多年婴儿观察的老师在带一群学生。他是完全不带任何预设的状态下,来观察母亲和新生儿之间的互动。这些东西直接是要改写我们以前曾经有过的那些东西。而且像科胡特的自体心理学就是建立在新生儿的观察之上的。温尼科特也观察了很多的母婴关系,有人统计过好像是6万对或8万对。这就不再是弗洛伊德当年用几个案例就建立了一个体系的时代了,现在是要做出任何结论都要有婴儿观察的支持性证据。

第二个是,实证研究。我专门主持翻译了一本书,那本书有800页,它的名字叫《心理动力学心理治疗研究:循证实践和基于实践的证据》。那个意思是:你说精神分析治疗有效果,那必须要拿出证据来。这本书英文版的前言上的第一句就是这样说的:认为心理治疗和精神分析没有实证研究的看法,已经沦为谣言。现在与精神分析有关的实证研究的那个部分的文字,我估计一个人看大半辈子也不一定看得完。这是现代精神分析第二个基石。

第三个基石,有可能更加厉害一点,就是神经精神分析。即你在精神分析里面做出的任何结论,最后都必须在脑科学这个基础上说的过去。如果在脑科学层面说不过去,那就说明得出的结论是错误的。那我们就需要问一问,所谓积极学派,它的基石是什么?我不知道。也许有人可以通过某种方式告诉我,我们可以比较一下它和精神分析的三个基石。

“1小时20分钟,聚焦这个人的核心冲突”

提问者:您最近有一堂新的地面课,《曾奇峰聚焦访谈私密工作坊》,主旨是“用过去改变未来”,怎么理解这句话

曾奇峰:用过去改变未来”,这个理解起来很简单,当我知道我的过去是怎么限定我的时候,我解除这个限定,就相当于改变了未来。

提问者:在这9天的课程中,您将如何引领上述目标的发生?

曾奇峰:我们商量的设置是这个样子的。以半天的时间访谈2个人,即1小时20分钟访谈1个人,这个访谈的主要目的是聚焦在这个人的核心冲突上,通过面质、澄清、解释来想办法把这个人的问题稀释一点,能解决多少解决多少。而且旁观者也可以通过在他人身上发生的那些事情,来看一看自己这里有没有可能在某些事情上可以松动一点,获得一些领悟、获得一点改变。

提问者:跟以往的地面课相比,本次私密工作坊是不是要更加深入、浓烈?

曾奇峰:对。我们以前在地面课说过的,一个人上来向我提供一些材料,我用这些材料给各种各样的干预、解释,是做给他之外的几十个人看的,他是个教学的对象,而且他作为咨询师的那个部分也乐于看到这个部分。所以,上来和我工作的人需要分裂成两个自己,一个自己是占比20%左右,作为一个来访者,他需要提供一些信息,另外有80%,他也是作为精神分析师,来学习相关的理论和技术。

我曾经直接告诉过这样的合作者,“我对你改不改变不是太感兴趣,你是负责提供材料的,那些问题有没有被解决我不是太感兴趣,我也不承诺,我感兴趣的是大家通过你提供的材料有没有学到精神分析”。上来合作的人也愿意扮演这两种角色,其他人也觉得他们作为我更关注的对象,达到了他们的目的。

但是,我们《聚焦访谈私密工作坊》这个课就不一样。我会有80%的注意力在这个人是否真的领悟到他的那些事情,并且有相应的改变。这个二八是倒过来的。80%我会在意他有没有悟到,20%是旁观者,他们有没有从中间看到精神分析理论和操作技巧。


-更多精彩请关注视频号@曾奇峰有弥联合心理 -

潜意识决定我们对伴侣、工作的选择,

我们能拥有多少见识和财富也被潜意识限定着;

潜意识决定了一个人是谁,

而被意识化可以决定一个人能够成为谁。


一个人的潜意识来自于过去 ,

人对自己潜意识的发现,会改变未来。

你的过去和未来之间的密码,

正是你当下的全部,

也是你潜意识表达。

                                     

2025年,曾奇峰老师和36位发现者一起,

深度探寻潜意识,

用过去改变未来。


适合人群:

当下面临人生危机、人际/亲子/亲密关系的困扰,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生命意义和未来方向的个人;

渴望通过心理探索来优化情感调节、压力管理与生活质量的个人;

对深度精神体验和个人觉醒有浓厚兴趣的自我探寻者;

希望通过深入心理探索来清理内心障碍、激发创作灵感、增强自我表达能力的创作者;

希望通过自我探索、觉察来提升领导力和决策力的企业管理者或创业者。


时间:9天

2025年2月14-16日;

2025年3月28-30日;

2025年5月16-18日。

地点:深圳

详细内容请私信课程助理

扫码添加微信⬇

编辑 | 大虾


BREAK AWAY
往期推荐
01
曾奇峰聚焦访谈私密工作坊
02
曾奇峰: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10个解释
03
学习精神分析半年多后看人越来越准,可认清真相后,无法再热爱生活了是为什么?

曾奇峰心理工作室
“曾奇峰心理工作室”官方账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