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条件的爱,觉得自己是充电宝,被人占了便宜,自己吃了亏。
写的真好啊。徐老师是有大智慧的人,这段话是我一直想着又总结不好的想法,写得无比妥帖。
前些日子看了几篇文章,关于“无条件的爱”的。讨论父母对孩子的爱往往附加各种条件,比如说,妈妈喜欢听话的孩子,不听话的孩子没人喜欢哦;你得好好读书,妈妈(爸爸)以后要靠你享福呢。。。
潜台词是:你听话、爸妈就喜欢你。你不听话我们就不喜欢你。喜欢你、是建立在听话的条件之上的。你好好读书好好赚钱,我们靠你享福。如果你读书不好赚不到钱,那是我们“投资失败”,亏本了。。。
当然会有父母说,这就是我们随口一说啊,并不是真的和孩子讲条件。换个角度,这个“条件”是不是存在于潜意识中,无意间自然流露呢?
这几天也在思考这个问题。我对家人、对爱人、对孩子的爱,是有条件的还是无条件的?我真的能做到对某人无条件的爱吗?
我发现我做不到。我做不到爱了别人,而心甘情愿的无需对方为我做点什么。哪怕是孩子,我也做不到。
但我的“有条件的爱”,并不是像徐老师写的,觉得自己是充电宝,别人占了便宜、自己吃了亏。我不是很在意谁占便宜谁吃亏,我在意的,是我的爱,能够得到对方的回应,让我知道他领会到了我的爱,不一定要对等的马上返还的爱意,但你要懂我的付出。
以前我不太懂这些道理,往往很受伤。读了一些书以后,慢慢明白了一些道理。人要先爱自己,才有能力爱别人。牺牲自己爱别人,并不一定是最佳方式。这样的爱,不会是温暖的阳光而会是窒息的枷锁,双方都想享受不到真正的快乐。
有爱的对象,父母也好、爱人也好、还有孩子,那就全心全意的爱着。最近学习到爱别人的方式,是“不扫兴”。
这是看完一篇关于“不扫兴的父母”的文章后学习到的。我们不喜欢去饭店吃饭唠叨太贵的扫兴父母,就要时刻警醒,不要让自己成为扫兴的人。照顾对方的情绪和感受,是体现自己爱很好的方式。
现在,对父母有了理解,尝试站在他们的角度来看我。他们的唠叨也是对我的关心,明确的表示我能感觉并接受他们的爱,能让父母安心不少。何乐而不为。
对于大胖,这个每天为全家人做饭的大厨,那是极尽拍马屁之能事,一波一波的彩虹屁啊。儿子呢,这么多年努力成长为他的“闺蜜”,可以天马行空各种聊天的朋友。
我希望,我们活成彼此的太阳。我对你的爱,只要有所回应就好。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