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艾滋病日
社会共治 终结艾滋 共享健康
2024年12月1日是第37个“世界艾滋病日”
我国今年的宣传活动主题为
“社会共治,终结艾滋,共享健康”
各方行动起来,共同担起防艾责任,
形成强大合力共建健康中国共享健康成果
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是由人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慢性传染病,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简称。具有传播迅速,发病缓慢,病死率高的特点。病人及HIV携带者都是传染源,人群普遍易感。HIV作用于人体免疫细胞,破坏机体免疫系统,并发严重感染和肿瘤。潜伏期短至数月,长达数年。感染初期可出现发热,全身不适,头痛,恶心,肌肉酸疼等症状。约两周后症状消失,进入无症状期。此时可伴有全身淋巴结反复肿大。发病期可以出现全身的症状,发热,盗汗,厌食,并逐渐侵袭各个系统,如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皮肤粘膜,眼部等,可继发肿瘤,严重的细菌感染、真菌感染。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性传播
艾滋病病毒可以通过无保护性交(包括阴道性交、肛交和口交)进行传播。目前,我国艾滋病病毒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即为性接触传播。
母婴传播
母婴传播途径中,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母亲的乳汁可与婴儿口腔、咽喉、食道和胃粘膜接触,艾滋病病毒主要经消化道粘膜入侵人体。
血液传播
人们可能通过输入受污染的血液,皮肤破损部位接触受污染的血液,或共用受污染的注射针具及其他医疗器械等途径感染艾滋病病毒 。
艾滋病的预防
(1)洁身自爱、遵守性道德是预防经性接触感染艾滋病的根本措施。树立健康的恋爱、婚姻、家庭及性观念。
(2)正确使用质量合格的安全套,及早治疗可大大减少感染和传播艾滋病、性病的危险。
(3)共用注射器静脉吸毒是感染和传播艾滋病的高危险行为,要拒绝毒品,珍爱生命。
(4)避免不必要的注射、输血和使用血液制品;必要时,使用经过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合格的血液或血液制品,并使用一次性注射器或经过严格消毒的器具。
(5)对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产妇及时采取抗病毒药物干预、减少生产时损伤性操作、避免母乳喂养等预防措施,可大大降低婴儿被感染的可能性。
艾滋病检测与治疗
一旦感染艾滋病病毒,体内病毒复制就已经开始,会逐渐损害全身多个器官。目前还没有可治愈艾滋病的药物,但感染艾滋病病毒后及早接受抗病毒治疗,能够抑制病毒复制,降低机体损害的发生机会。如果进行了危险行为,此时病毒虽然进入人体,只要它不感染细胞,不把它的遗传基因嵌入到人体白细胞的遗传基因里,就不会致病。所以应及时前往医院检查,并在24小时内服用艾滋病阻断药物,如果超过72小时后服用就会失去作用,服药越早,阻断效果越好。
扫码关注我们
了解更多相关资讯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公益宣传,无任何商业用途。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版权原作者所有,如果在使用信息时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