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老师:只有打破了这个,才能成就纯阳之体,不昧因果

文摘   其他   2024-08-12 00:01   北京  

【南师讲“阿赖耶识“(2004七都君庐珍贵开示)】

*****

南师讲八识规矩颂之

阿赖耶识颂一


性惟无覆五遍行:第八阿赖耶识,不要说一般人了解不到,就是学佛学禅做工夫的人,也很难了解。现代西方所讲的心理学,只提到意识的反面潜意识(下意识),对于第七识尚不清楚,更何况第八识。阿赖耶识并不是“道”,借用《易经》来解释,它是太极中的阴面。有人说,他做工夫可以证到第八识,那是很糟糕的事。因为证到第八识,正好是黑洞洞一片,陷在根本无明里。第八识本身不能造业,同时不与染法相应,所以它的业性是无覆障,同时也是无记。它所相应的心所,只有五遍行(作意,触、受、想、思)。


界地随他业力生:界,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地,九地(欲界之五趣地,为一地,及色界与无色界之四禅、四定之八地)。由于前六识造业的力量,阿赖耶识就跟随着善恶的业力,引发本身的功能,轮转于三界九地。


二乘不了因迷执:二乘的声闻、缘觉,他们只证到“空”,不晓得第八识的实际体用。“空”与“有”,都是第八阿赖耶识功能的作用,而二乘人只观空,认为就是究竟。其实,是他们执迷不悟的缘故所致。


由此能兴论主诤:由于二乘人对于阿赖耶识认识不清楚,所以引起大乘的各宗各派的论主,广引大乘教典,与其诤辩。


阿赖耶识颂二


浩浩三藏不可穷:此三藏,并不是指佛学的经、律、论三藏。乃是指阿赖耶识有三种大功能:能藏、所藏、执藏。过去的诸法种子(相分),持而不失,是能藏的功能。现在受诸识所熏,现行生种子,这是所藏。阿赖耶识能见的功能(见分),为第七识所执,认以为我,故称执藏。因此,识体具此持种受熏执以为我,令无边有情无始相续轮转的体用,实在是甚深广大而不可穷诘也。


渊深七浪境为风第八阿赖耶识,譬如是大海,而前面的七识,就是海水所起的浪涛。浪涛绝不孤起,必由风之吹动。识亦不孤起,必待境而生。风浪(境识)互为因果,相续生灭,所以识海,弥失其湛寂之相。如以静坐而言,就算你定得再好,充其量是回复到阿赖耶识本体的一面,那还是无明的根本。必定要打破阿赖耶识,证到真如光明的一面,才算是“道”。

 

受熏持种根身器:受熏,就是熏习,也就是平时所讲的习气。习气可分习惯与气质。一个人的习惯养成,就如衣服受香料熏染而有香味。我们做梦,都是按照习惯而做,这就是种子(业力)生现行的具体证明。持种,就是阿赖耶识能够执持过去的种性,变为现在的现行;现在的现行,受熏以后,又变成未来的种性,这些过去,现在、未来的种子,都藏持在阿赖耶识里,使之不散失。根指六根(眼、耳、鼻、舌、身、意),身指四大(地、水、火、风),器指物理(物质)世界。按佛学上,把世间分为:器世界,有情世界,国土世界。根身所产生的精神作用,与器所产生的物理作用,都由阿赖耶识的功能产生而来。


去后来先做主公:人将死时,前五识先停止作用,意识进入独影境,第七识陷于昏迷。等到前七识都不起作用,在真正死亡的那一刹那,第八识最后离开。所谓暖、寿、识是连带发生作用,人的身上,只要某一部分还有一点暖气,表示他的寿命还没有死亡,阿赖耶识也就没有离开。胎儿在成胎的一刹那,必须父精、母血(卵),与中阴身所带的阿赖耶识,三缘和合才能成胎。在八个识中来讲,前七识还没有发起作用以前,阿赖耶识最先来。因此,三界有情的众生之所以有生死的现状,以此识作主人公。

 

阿赖耶识颂三


不动地前才舍藏第八阿赖耶识的转智,是跟着第七末那识而转。菩萨行者在第八不动地前,断我执种子,第八识的见分不复被末那识执以为我,如此才能舍去执藏的作用。我执种子一舍,真如佛性就显现出来。


金刚道后异熟空:到了十地菩萨以上,得金刚喻定的时候,因果的行相空了。请注意,佛学所讲的空,并不是没有,“空”是境界的形容词,譬如说:“水波不起”,“心兵不兴”,都是空的境界。反回来说:波不起,当然还有水,兵(念)不兴,当然还有心,怎么可以说“空就是什么都没有呢?还有,佛学所讲的因果,与自然律的因果有别。它的因果行相,有异地而熟,异时而熟,同因不同果,是异果而熟,同果不同因,是异因而熟。

 

大圆无垢同时发:第八阿赖耶识到了如来地,究竟转为大圆镜智,这是果相转;而因相的一切种子,尽成为无漏智,故名为无垢识。此无垢的成就,大圆镜智因之而发起。此时,因中赅果,果中赅因,无因果之相,有因果之用。此正是百丈禅师所说的,成道的人,不昧因果,此点请参见说错一字,误为“不落因果”,而落五百年野狐身的公案。


普照十方尘刹中:第八阿赖耶识转成大圆镜智时,借用《易经》与道家的说法,心性已转为纯阳之体。后来的吕纯阳、张纯阳之名,乃由此而来。无垢识的有漏种子已尽,惟是无量功德之体,即为诸佛法身。而大圆镜智常寂之光,普照十方世界,尽未来际普度众生。


******

赞赏 

感恩您对本公众号的慷慨赞赏(请识别下图二维码)。不论多少,是心意也是鼓励!

******

文章转载可开白。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迦陵仙音礼敬南怀瑾。相关文章均由“迦陵仙音礼敬南怀瑾”整理首发。

迦陵仙音礼敬南怀瑾
从南怀瑾老师的文章中汲取精华 (本公众号文章均为迦陵仙音礼敬南怀瑾整理首发)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