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人务必警惕!这个“少见”因素也会干扰APTT和TT结果

学术   2025-02-06 12:05   天津  


作者:马丽萍
单位: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
 

又是一个忙碌的夜班,有过夜班经历的小伙伴们有没有发现,异常结果和特殊病例总是在一个人值班的时候出现。


这天值班,在审核一份凝血报告时,两个特殊的结果引起了我的注意:患者男,84岁,创伤性硬膜下出血、脑挫伤、创伤性蛛网膜下出血,APTT 70.6s、TT FAILED(见表1)、FIB 2.64g/L。


为什么TT(凝血酶时间)未出结果?而且APTT的结果会偏高这么多?直觉告诉我这个结果不寻常。

表1
 

案例分析




快速查看了仪器状态、试剂及当天质控水平,一切正常,重新核对样本信息及样本状态,未发生异常。调取仪器该样本的TT反应曲线,延长曲线报警信息提示:检测超出范围失败,曲线变化值太低(吸光度DELTA≈1.78,TT吸光度变化要求≥35),曲线不凝集。


 

结合该患者APTT同时延长,调取了血常规和肝功能结果,HB结果为133g/L、PLT结果为149×109/L,不存在贫血和血小板减低情况,同时该患者肝功能也正常,可初步排除因肝脏疾病导致的凝血因子缺乏或减低而引起的APTT和TT延长情况。


由于该患者的FIB为2.64g/L,只是略低于参考范围(2.76-4.71),排除低或无纤维蛋白原(FIB)血症而引起的TT延长,通常低或无FIB血症引起的TT延长FIB浓度≤0.9g/L。


难道患者发生了DIC?可是该患者的血小板(149×109/L)和PT(12.7s)结果正常,又不太符合DIC,FIB值也没有严重减低,但患者确实存在纤溶亢进情况:D-D 5992ng/mL、 FDP 47030ng/mL。


还有一种比较常见的情况,就是患者服用抗凝剂或血中存在肝素、类肝素抗凝物质。联系临床,临床回复患者未使用任何抗凝剂,未通过留置针采样,样本未混入肝素或肝素类抗凝剂。短暂疑惑后建议重新抽血复查。


很快第二次结果出来了,APTT 47.5s 、TT FAILED。TT结果仍为失败,但APTT结果降低了不少,见表1。查看TT延长曲线发现吸光度DELTA≈22,小于TT吸光度变化要求≥35,所以仪器未出结果,凝集曲线显示凝固缓慢,在238s处出现了最大反应加速度的峰值。


 

经验判断血液中疑似混入肝素。再次联系临床,要求按照标准静脉穿刺抽血,第一管血引出不要,血凝管作为第二管抽血,上下颠倒轻混6-8次送检,临床同意再次抽血复查。很快第三次结果出来了,这次结果跟前两次结果差别太大:APTT 28.9s、TT 16.2s,见表1,见图。


 

立刻联系临床询问为何第三次结果和前两次结果差异如此之大?此时护士才终于说:为了减轻病人再穿刺的痛苦,前两次血是从动脉置管里采集的血凝血。此时谜团终于揭晓:前两次血凝血混入了动脉置管里的肝素。



知识拓展



什么是动脉置管?动脉置管是指动脉穿刺置管术,用于监测各类危重患者,从而检测实时血压,反复采集血气,减轻患者痛苦。但是为了严防动脉内血栓形成,每次经测压管抽取动脉血后,均应立即用肝素盐水进行快速冲洗,以防凝血。

肝素主要通过与AT-Ⅲ结合对凝血因子进行抑制,阻碍凝血激活酶的形成,阻止凝血酶原转化为凝血酶,以及抑制凝血酶,从而妨碍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

由于我室使用的PT试剂和FIB试剂中含有肝素抑制剂,对一定浓度的肝素不敏感,所以结果几乎不受肝素干扰,而APTT和TT结果就影响比较大,导致出现结果延长和结果不出的情况。


案例总结




凝血常规检查作为检验项目之一,对于临床出血和血栓性疾病等异常情况的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而血凝的采集在整个血液标本的采集过程中具有特殊性,依据WS/T 661-2020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静脉血液标本的采集指南5.9.6 不同采血管的采血顺序要求排为第二顺序采血。

作为15189复评审科室,我科室每年都会向临床提供纸质版和电子版《样本采集手册SOP》,但是总会碰到临床护士不按要求采集标本的情况,这无疑会增加了检验前样本不合格率,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给临床判断和诊治造成干扰,如果临床反馈得不到真实的答案也会影响检验报告的发放时间和造成不必要的试剂浪费。

在之前的工作中碰到过经留置针和服用抗凝药物导致的APTT和TT延长结果测不出情况,动脉置管采集血出凝血标本我也是第一次碰到,通过此案例再次跟临床进行沟通,要求护理部必须按照《样本采集手册SOP》采集检验样本。同时也提醒同仁们,在遇到类似异常情况时,一定要结合血凝曲线同时进行沟通,得出准确结果,不能盲目发送检验报告。

【参考资料】
[1] 杨松涛,刘占肖,张庆娴,等.不同浓度肝素封管液对常规凝血功能和血栓弹力图的影响[J].中国血液净化,2015,14(06):371-374.
[2] 王迪,陈锟,成晨,等.血浆Fib缺乏致PT、APTT假性延长1例报道[J].检验医学,2019,34(01):89-91.
[3] 双强强. APTT+TT想假“延长”,就找它“批”,太原维康官网,2023-10-20.
[4] 雪叶.APTT和TT均延长临床分析,青杏微医,2022-12-24.
[5] 沃芬750全自动血凝仪操作使用说明书,凝固曲线/反应曲线详解及分析.

文章来源:检验医学网,订阅号若有侵权或转载限制请联系我们(或在公众号下方留言),我们将第一时间联系您并进行删除。

阅读原文,直接查询项目临床意义、行业标准、参考区间~~~

检验之声
检验之声,专注于检验医学前沿资讯、检验项目解读、检验案例分享、检验行标在线阅读,打造检验信息共享新媒体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