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各大医院步入了前所未有的寒冬期,降薪、欠薪问题如同寒风中的刺骨冰霜,频频登上各大社会热议平台,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医务人员作为医疗体系的中坚力量,他们的现状尤为困难,面临着生存的重重挑战。许多医务人员在辛勤付出后,却难以获得应有的回报,生活陷入困境,令人痛心不已。
拿体检卡抵工资
不同意扣发三个月工资
据媒体报道,山东一家医院被指拿多张医院体检卡来让职工销售以抵扣一个月工资。这一做法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热议,不少网友纷纷表示“奇葩”、“难以理解”。
1月6日,据医院的员工证实,确实用体检卡抵扣了一个月的工资,还要求员工自行去销售这些体检卡。据报道,不同部门的抵扣情况差异较大,有的员工手中甚至收到四五十张乃至六七十张体检卡,而这些体检卡每张按照500元抵工资。
烟台广播电视台主办的“胶东在线”网站同样显示,2024年12月25日,该院曾因欠薪被投诉。有人留言称:医院拖欠人员工资长达一年,现在挨个科室开会要求签字用体检卡顶工资,同意的补发三个月工资,不同意的就不发工资。
职工投诉原文/图源:胶东在线
此前院方工作人员接受媒体采访时称,此举是“因医院业务量没上去,帮做业务”。
1月8日,“极目新闻”从该单位获悉,目前此事正由劳动监察部门负责调查处理中。工作人员表示,其他情况不便透露,如果涉及违规违法会依法进行处理。
一名来自河南省的医务人员透露,其所在科室近期遭遇了医保局的处罚并被处以罚款。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经济压力,医院及科室均感到难以独自承担,因此采取了将部分罚款分摊至员工个人的措施。具体而言,新员工需缴纳2000元,而老员工则需承担4000元,这些款项最终由科室成员统一上交至医院。
近日,一位博主发帖称,医院财务科通知,2023年国家新冠抗疫补贴的15.36%将在本月个人奖金中扣除,并由医院统一打款至政府指定账户。
从网传通知来看,退回补贴的原因可能是发放过程中存在合规性问题,例如超范围发放或资金管理漏洞。也有可能是地方政府或医院在审计中发现补贴发放不符合规定,需要进行调整。无论具体原因如何,这一操作无疑让医护人员感到困惑和不满。
来自广东地区的医生爆料称,受医院绩效政策调整的影响,他们可能面临退还部分以往绩效收入的尴尬处境。
还有网友透露说,除了降薪,还要面对各种五花八门的扣钱:病人投诉要扣钱、交接班没交清楚要扣钱,迟到一分钟要扣钱……领导告诉你的只有扣钱,但是从来没有奖励,比如患者夸奖、送锦旗没有奖励、加班加点没有加班费也没有奖励、迟到要扣钱但是晚下班不会有奖励。你去跟领导讲道理,领导会告诉你:“你不干,有的是人干,不差你一个”。
可以说,2024年是医疗行业“最”艰难的一年。社会整体经济形势的不景气,直接影响了医院的运营状况,使得医院方面不得不面对前所未有的经济困境。广大医务人员不仅要承受因医院经营不善而带来的绩效大幅缩减的巨大压力,还要在医疗资源日益紧张的背景下,面对倍增的工作量,身心俱疲。一环接一环,形成连锁反应。
为了应对这一困境,医院纷纷采取缩减开支、严格控耗的紧急措施,释放出强烈的“降本增效”信号,以期在逆境中求生存。然而,这些举措无疑进一步加剧了医务人员的工作与生活压力,给他们带来了更大的挑战与不确定性,让人深感忧虑。
很多忍受不了工资低和降薪的医务人员,只能被迫转行。但他们转行不是因为不热爱这个职业,而是因为现实环境让医务人员感到心寒,他们因为梦想学医,也因为现实弃医。
看到这情形,许多网友可能目瞪口呆,难以置信。
曾几何时,医院是令人向往的“香饽饽”,医护人员的收入也相对可观。尤其在一线城市,医生年薪三四十万甚至五六十万以上都很常见。
然而,如今无论是三甲医院还是中小医院,甚至社区卫生院,都面临同一个难题:降薪!!!这一轮降薪主要源于医院为“降本增效”所采取的措施。
那么,为什么医院纷纷选择“降本增效”呢?
自多地推行DRG(按病种分组付费)以来,许多医护人员反映:辛辛苦苦工作一个月,最后科室却因核算倒扣费用。例如,浙江省某三级医院心内科因实施DRG出现亏损,科室损失由医生分担,直接导致医生薪资大幅减少。
在DRG改革的影响下,医生的日常工作变得充满权衡与挣扎。一方面是患者的实际医疗需求,另一方面是严格的经济成本控制。两者的不平衡让医生在诊疗过程中感到进退两难,压力倍增。
到2025年底,DRG/DIP支付方式将覆盖所有符合条件的住院医疗机构,实现病种和医保基金基本全覆盖。改革虽势在必行,但因医保操作不熟、医院管理不足及医务人员对新模式难以适应等原因,直接影响了医务人员的切身利益。
除此之外,这种情况可能与当前各地医保基金增长乏力也有一定关联。
近年来,经济大环境不佳,导致许多地方财政收支紧张。不少地方医保基金支付困难,甚至长期拖欠,直接影响医院运营,令其陷入困境。
此外,城乡医保缴费标准不断提高,但缴费难度加大。截至目前,一些地区缴费完成率不足80%。同时,城乡医保实行现收现付,但支出增速远超收入增速。以2023年为例,城乡医保基金支出同比增长11.8%,而收入增速仅为4.3%,难以实现收支平衡,财政补助成为必要支撑。
支付周期延长迫使医院自行垫资,加剧负债问题,部分医院不得不通过降薪维持运转。但降薪对医护人员影响显著,在生活成本不断提高的现状下,收入骤降30%至50%将大幅增加经济压力,进而可能影响医疗服务质量,甚至加剧医患矛盾。
临近年关,很多医务人员其实已经不奢求年终奖了,只希望把医院欠自己的绩效、工资给补发上,同时也想呼吁医院的领导和管理层,医院再苦再难不要伤了医护的心,再穷再累不要少了医护的钱!
文章来源:检验医学网,订阅号若有侵权或转载限制请联系我们(或在公众号下方留言),我们将第一时间联系您并进行删除。
点
阅读原文,直接查询项目临床意义、行业标准、参考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