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丨跨文化视角下流动儿童服务策略

文摘   2024-10-31 10:53   甘肃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为了追求更好的教育资源、更高质量的城市生活,流动儿童跟随父母涌入城市,成为流动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协助流动人口尤其是流动儿童融入社会成为学术界、社会工作实务界关注的热点议题。但由于缺乏文化敏感性,社会工作者在流动儿童服务过程中往往陷入“文化识盲”陷阱,影响了服务成效。
流动儿童社会工作服务中的文化问题

(一)流动儿童社会工作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从总体上来看,社会工作服务促进了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入,但也存在一些共性问题:

一是流动儿童需求评估不够精准。社会工作者在现有条件下难以与流动儿童“同行”,往往凭借过往经验和机构的需要来评估他们的需求,这是“专业需求”评估,而非“以服务对象需求为本”的评估,流动儿童的真实需求很难被完整地识别出来。

二是服务的个性化、针对性不足。由于缺乏对流动儿童主体性的关注和对文化特征的辨识,社会工作者通常将流动儿童笼统地视为一个群体,忽视他们的个体差异,服务内容逐渐程序化、模式化。

三是将流动儿童问题化。社会工作者习惯性地使用“问题-治疗”模式开展工作,如在服务过程中“流动儿童存在学习问题,学习能力亟须提升”这样的诊断比比皆是,但其科学性有待商榷。以天津市为例,流动儿童主要来自山东、河北、河南等高考大省,无论是家长还是流动儿童自身都很重视学习,学习能力不但不是弱项,反而是优势。拓宽视野、扩展学习领域、提升综合素质才是流动儿童的潜在需求。

四是过度聚焦流动儿童自身。社会工作者侧重于运用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等微观工作方法,强调流动儿童要主动融入城市,却忽略了家庭资源匮乏、社会排斥显著、政策隔离长期存在等中观和宏观问题,这样的服务模式增加了流动儿童的心理负担。

(二)流动儿童社会工作服务中的“文化识盲”陷阱

以上问题的产生与社会工作者角色扮演不到位有直接关系,其更深刻的根源在于社会工作者容易忽视城乡文化差异对流动儿童社会融入的影响,较少从文化视角系统地研究流动儿童面临的困境。由于缺乏文化敏感性,接受过专业训练但一直在城市工作的社会工作者在面对流动儿童带入的农村文化时,常处于无知与忽视的状态,陷入人类学所说的“文化识盲”(cultural illiteracy)陷阱,这源于他们对农村文化的无视或者蔑视,工作过程中习惯性地以城市文化为中心。

“文化识盲”是社会工作者在实践中经常遇到的一类文化问题。具体而言,文化问题指的是在认识、理解的过程中由于文化因素的介入而产生的误解等偏差。除了文化识盲,文化问题还包括文化震撼、文化偏见等。美国学者塞缪尔·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中讲到,一切冲突源于文化之间的矛盾,而文化之间的矛盾是最无法调和的矛盾。生态系统理论强调“人在情境中”,其中文化是服务对象所处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流动儿童从农村迁入城市必然面临文化冲突问题,文化冲突不被看见更无法被消解,必然阻碍流动儿童的城市融入。与此同时,社会工作者与流动儿童的文化背景迥异,服务过程中更容易陷入文化困境。由此可见,要想破解城市融入问题,文化应该作为一个重要的工作路径和工作方法“嵌入”流动儿童服务中。

当下的流动儿童社会工作服务大多数缺乏文化视角,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城市文化与农村文化的非平等性。社会工作者在服务过程中强调流动儿童适应并融入城市文化,而忽视社会对农村文化的认同和接纳。缺乏文化敏感的社会工作者将城乡文化等同于文明与落后的文化,不加反思地通过专业关系的权力影响流动儿童,对其造成文化上的压迫。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本身就是文化的霸权主义,是文化偏见的真实写照。在此基础上开展服务,难以建立并践行“以儿童为中心”的理念,也会忽视对流动儿童及其家庭主体性角色与作用的挖掘。

二是流动儿童难以融入城市社会的归因仅限于微观层面。社会工作者普遍将融入困难归咎于流动儿童自身行为、心理缺陷和所在家庭的资源匮乏,忽视了从宏观层面分析造成流动儿童问题的文化政治及社会根源。虽然也有不少一线社会工作者和学者致力于社会倡导,呼吁社会大众关注流动儿童,给予这一群体政策补偿,但仍然无法撼动原有的具有排斥性的社会结构及政策体系。在社会排斥之下,流动儿童城市融入的积极性极易被消耗殆尽。
跨文化社会工作视角下破解流动儿童服务的文化困境

如何破解流动儿童服务中的文化困境?跨文化社会工作可以给出答案。跨文化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对多元文化问题的回应,它强调面对不同群体开展社会工作实务,需要考虑文化敏感性等问题。国外儿童服务注重服务对象跨文化适应能力的提升以及不同文化群体间的融合,这同样适用于我国流动儿童社会融入问题的解决。

(一)培养社会工作者“跨文化工作”的能力

社会工作者要重视文化冲突对流动儿童城市融入的影响,增强自身的文化敏感性,时刻警惕以专家的身份自居,关注并尊重流动儿童的原有文化,培养发展“跨文化工作”的能力。具体而言,社会工作者需要具备文化识能、文化敏感性和文化能力三种技能。

首先要提高社会工作者的“文化识能(cultural literacy)”,精准识别流动儿童原有文化与流入地文化的差异。社会工作者要通过主动学习、接受培训、实务训练、专业督导等方式提高自身的文化识别能力。在开展流动儿童服务前,学习多元文化知识,做好文化知识储备,在实务过程中有意识地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锻炼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服务对象有效沟通与开展工作的能力。

其次要增强社会工作者的“文化敏感性(cultural-sensitive)”,为流动儿童提供个性化、有针对性的服务。文化敏感性强调社会对区别于自身的文化系统要有敏感性,但事实上,即使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都处于同一文化系统,也要具备高度的文化敏感性。社会工作者要关注流动儿童区别于其他儿童的权益和需求,秉持“以儿童为中心”的理念,给予流动儿童在原有文化和流入地文化之间选择的自由。

最后要提升社会工作者的“文化能力(cultural competence)”,保证流动儿童服务成效。社会工作者在为流动儿童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应夯实自身的跨文化知识,不断检视价值观是否专业、适宜,能否满足流动儿童的需要,学会并引导流动儿童欣赏文化的多元性,促进其提升自我认同。

(二)增强流动儿童跨文化适应能力

当前,跨文化适应能力的提升是流动人口服务领域的重要课题。每个人都是文化的载体,在社会化的过程中潜移默化习得了生活地域的文化特质。当流动儿童跟随父母迁入城市后,原有的生活方式及文化体系与流入地文化发生碰撞,使得这一群体在社会融入过程中面临文化秩序失衡的困境。增强流动儿童跨文化适应能力是破解这一困境的关键。

文化适应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受到社会层面和个体层面的影响。社会层面包括社会结构、经济基础、政治组织以及文化发展方面的改变。个体层面包括价值观、态度和行为能力的改变,也就是个体所经历的心理变化及对新环境的最终适应。

社会工作者应该首先对流动儿童文化适应的可能性进行评估,具体包括流动儿童家乡与流入地文化的相似度,流动儿童接触城市文化的资源多寡,语言、生活习惯与流入地的差异大小等。有学者提出可以将跨文化适应看作是一个处于同一文化场域之下不同文化主体之间持续动态博弈的过程。这就要求,允许流动儿童在习得新的城市文化的同时保留原有文化,无论是流入城市、社工机构还是社会工作者自身都需要对流动人口的原有文化具有足够的包容度。

“文化识盲”是流动儿童社会工作服务中面临的文化问题,也是流动儿童社会融入的阻碍。跨文化社会工作视角下的流动儿童服务,需要社会工作者“跨文化工作”能力的培养与流动儿童跨文化适应能力的增强同向而行,在实务工作中不断完善。

更多前沿研究,点击这里订阅《中国社会工作》

作者单位:天津职业大学

来源:《中国社会工作》2024年9月上刊,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

往期推荐




儿童服务案例丨“我是城市小探索家”流动儿童小组

儿童服务案例丨从进入社区到融入社区,打造流动儿童“第二个家”

END


微信/杂志责编:夏学娟

制作:谢霄
审校:汪昊
审核:许娓



在这里,了解社会工作全行业发展

喜欢本文,点赞、分享在看

甘肃省社联
甘肃省民政厅慈善事业促进和社会工作处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