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鱼王怎么样了?

文化   2024-11-26 17:15   上海  

2024年11月17日,430尾中华鲟顺着滑道分批进入长江江阴段,开启它们的回家之旅。这是中华鲟在长江江阴段的首次科学放流。

中华鲟放流现场

图源:视觉江苏网


为什么要把中华鲟科学放流?中华鲟回家又是怎么回事?让我们一起走进上海自然博物馆生命长河展区去探索中华鲟的有趣故事。


展品档案 ◐ 

【物种名称】

中华鲟 Acipenser sinensis

【分类】

动物界、脊索动物门、硬骨鱼纲、鲟形目、鲟科、鲟属

【分布地】

中国、日本、韩国、老挝和朝鲜。主要出现在中国长江干流金沙江以下至入海河口,其他水系如赣江、湘江、闽江、钱塘江和珠江水系均偶有出现。

【所在展区】

生命长河


超级“恋家”

中华鲟是溯河洄游鱼类,它们平时生活在东海、南海的沿海大陆架地带,在海中生长发育。

当雄鱼长到9-18岁,雌鱼长到14-26岁时,可达到初次性成熟。性成熟后个体由海洋进入江河,完成性腺后期发育。性成熟后洄游至长江中上游产卵繁殖。

湖北宜昌中华鲟自然保护区放流中华鲟


中华鲟的产卵期通常在9-11月份,在水温、含沙量、流速、透明度、水深等各项水文指标合适的河流中产卵。长江比较集中的产卵场是在金沙江的宜宾至屏山水域。

湖北宜昌中华鲟自然保护区放流中华鲟


它们世世代代栖息在海洋里成长,到繁殖期会溯河洄游至江河上游产卵繁殖,形成了一种“不忘故乡”的习性。

长江鱼王-铠甲战士

中华鲟是现生长江中最大的,有“长江鱼王”之称。其常见个体体长0.4—1.3米,体重50-300千克;最大个体体长可达5米,体重可达600千克。

中华鲟的体型呈纺锤形,头尖吻长,口前有4条吻须,口位在腹面,具有伸缩性,并能伸成筒状。

中华鲟头部特写


口位在腹面的意思就是它的嘴巴是向下开口的,这是因为中华鲟在幼鱼期主要以底栖无脊椎动物水生昆虫和植物碎屑为食,嘴巴要吃到底栖生物自然是要开口朝下。它们的幼年个体就是吃摇蚊幼虫、蜉蝣幼虫等慢慢长大。

而在成鱼期则以小型鱼类、甲壳类动物和软体动物为食。在咸淡水域中,中华鲟会捕一些小鱼为食,鱼类是中华鲟重要的食物来源之一。另外它还会吃虾、蟹、蚬等食物,这些甲壳类和软体动物也是中华鲟的常见食物,它们为中华鲟提供了丰富的蛋白质和矿物质。

通过观察中华鲟的标本,我们可以看到中华鲟身体被覆五行大而硬的骨鳞,像披着盔甲的战士一样,背面一行,体侧和腹侧各两行。


中华鲟尾鳍为歪尾型,偶鳍具宽阔基部,背鳍与臀鳍相对,腹鳍位于背鳍前方,鳍及尾鳍的基部具棘状鳞,是名副其实的铠甲战士。

中华鲟

图源:湖北日报

水中“活化石”

中华鲟被称为“水中活化石”是因为它是现存最古老的脊椎动物之一,中华鲟的出现可以追溯到1.5亿年前的白垩纪,甚至更早。这种悠久的历史使得中华鲟在生物进化史上具有极高的地位和重要性。

在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中,中华鲟的形态和生理特征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但它们仍然保留了许多原始特征,比如身体呈纺锤形,头尖吻长,体被覆骨鳞等,这些都是硬骨鱼的原始特征。

中华鲟

图源:庄平


虽然中华鲟是硬骨鱼类中较原始的类群,但它有着介于软骨鱼类与硬骨鱼类之间的中间类型。比如外观形态:一般来说硬骨鱼是全身都被鳞片覆盖,如常见的鲤鱼、青鱼都是全身覆盖鳞片;而软骨鱼体表光滑,如常见的大白鲨。中华鲟的外观就介于两者之间,除了五行大而硬的骨鳞外,其他地方就是相对光滑。

大白鲨


通过研究中华鲟,科学家们可以了解鱼类从古代到现代的演化过程,以及不同鱼类之间的亲缘关系和分类地位。这对于推动鱼类演化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如今,五行硬鳞依旧散发着光泽,昭示着这一古老生物的傲然生存史,它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活习性使其成为研究鱼类生物学和生态学的宝贵资源。

然而在过去,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和生态环境的破坏,中华鲟的数量急剧减少。

中华鲟现在怎么样了?

中华鲟是珍稀的野生动物资源,具有极高的保护价值,被称为“水中大熊猫”。自1988年起,中华鲟就被列为中国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的一类保护动物;2010年,中华鲟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极度濒危物种。

在长江禁渔前,中华鲟是捕捞业者的热门目标,导致中华鲟种群的持续减少。另外,随着工业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许多江河遭受了水污染和生态破坏:水生植被的丧失、水质恶化和栖息地破坏导致中华鲟无法正常生活和繁殖。而且诸如河流水质污染、堤坝建设和水力发电等工程也对中华鲟的生态环境产生了一些不利影响。

污染导致鱼类死亡


目前,为了保护中华鲟,我国采取了多项措施:建立自然保护区、实施人工繁殖和放流等。同时,也加强了科研监测和法律法规的制定与执行。

其中,人工繁殖及放流是中华鲟保护的重要措施之一。截至2023年,包括中华鲟研究所在内的多个机构,30多年来共放流中华鲟超过800万尾

未来,我们需要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探索更加有效的保护措施和繁殖技术,以提高中华鲟的存活率和繁殖成功率。此外,还需要加强公众教育和宣传(比如您现在正在阅读的科普推文),提高公众对中华鲟保护的认识和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保护中华鲟的良好氛围。


/ 走进展区系列 /

透过展品讲述自然历史,是自然博物馆的功能之一。从远古巨兽到现生动物,再到身边植物,展品不仅是自然的见证者,更是人类探索自然、认识生命的重要窗口。

在“走进展区”系列科普文章中,我们将把文字和展品结合起来,在上海自然博物馆中进行一场时空穿越,为您揭示它们背后来自过去的讯息与来自现代的知识,用文章见证天地间的山川草木、虫鱼鸟兽。


参考文献:

[1]罗刚,庄平,章龙珍,等.长江口中华鲟幼鱼的食物组成及摄食习性[J].应用生态学报, 2008(1):7.DOI:CNKI:SUN:YYSB.0.2008-01-026.

[2]杨宇.中华鲟葛洲坝栖息地水力特性研究[D].河海大学,2007.DOI:10.7666/d.y1128848.

[3]庄平,罗刚,张涛,等.长江口水域中华鲟幼鱼与6种主要经济鱼类的食性及食物竞争[J].生态学报, 2010(20):11.DOI:10.1007/s11465-007-0023-9.

[4]庄平.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与综合管理[M].海洋出版社,2009.


/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


作者  肖南燕

上海自然博物馆展教中心


科学审核  葛致远(上海自然博物馆展教中心 生物学博士)

编辑  叁陆柒


文章为上海自然博物馆所有
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想投稿吗?
请戳lvluotougao@sstm.org.cn


上海自然博物馆
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以“自然•人•和谐”为主题,融收藏与研究、展示与教育、文化与休闲、科学与艺术于一体,承接国家5A景区、国家一级博物馆、博士后工作站的一流风范,以丰厚馆藏与科研为基础,展现自然之美、提供最新资讯、搭建分享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