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大师】定风波——宋.苏轼

教育   2025-01-05 10:02   浙江  

01

诗词背景

诗人简介:

苏轼在他的政治生涯中屡遭贬谪,一生历典八州,身行万里,走过无数穷山恶水,却都如处天堂,因为他曾说“此心安处是吾乡”。


宋神宗元丰五年,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的第三个年头。一个春日,他与朋友外出郊游,风雨忽至。朋友深感狼狈,苏轼却毫不在乎,缓步而行,吟咏自若,写下了这首词。

定风波:词牌名。“三月七日……故作此词”是这首词的前序。三月七日:宋神宗元丰五年的三月七日,这时苏轼被贬居黄州(今湖北黄冈)。沙湖:在黄州东南三十里处。雨具先去:有人带雨具先走了。通过前序可知,这首词记述的是词人在野外偶遇风雨这一生活小事。

02

字词释义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吟啸:高声吟咏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芒鞋:草鞋。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料峭:形容微寒。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萧瑟:指风雨吹打树木的声音。这里的“风雨”,一语双关,既指野外所遇的风雨,又暗指政治的风云变幻


03

诗词赏析

轻胜马”和“竹杖芒鞋”的对比,隐喻了词人认为闲散江湖胜过劳碌官场的轻松心态。一场雨是如此,一生的风雨又有何惧?

一蓑烟雨任平生。此句更进一步,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展现了词人笑傲人生、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

苏轼以风趣幽默的笔调,写出途中遇雨的所感所思,表现了乐观旷达的生活态度——人生何尝不会“栉风沐雨”?只要坚守自己的精神世界,顺境不骄,逆境不惧,就会少些烦恼,多些宁静和快乐。

一蓑烟雨任平生”,足见词人在自然风雨中镇定自若在仕途风险中泰然处之,这样旷达自信的襟怀,读来使人耳目一新,心胸为之舒阔。


若您觉得有用,点个【在看】分享【朋友圈】吧!

视频免费领取入口
进入“语文大师官方”微信公众号
进入【语文大师官方】公众号
在对话框回复“001”


《望庐山瀑布》——唐·李白
长歌行》——汉乐府
凉州词——唐·王翰

↓↓↓点击“阅读原文”,观看所有语文知识点视频!


语文大师官方
大片式的课程、名师学霸交流、各种解题方法。每天3分钟,快速提高中小学语文成绩!关注可免费观看中小学古诗词,作文教学大片。
 推荐账号,扫码关注
推荐账号二维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