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大师】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宋.陈与义

教育   2025-01-10 10:03   浙江  

01

诗词背景

陈与义,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今属河南)人,宋代诗人。他不仅是南宋的朝廷重臣,还是一位爱国诗人,为后世留下不少忧国忧民的爱国诗篇。

宋高宗绍兴五年或六年,陈与义退居青墩镇僧舍,他追忆起二十多年前的洛中旧游,那时天下还安定无虞,时常可以有游赏之乐。

然而之后金兵南下,北宋灭亡,百姓四处流离逃难,陈与义也备尝艰苦。可南宋朝廷仍然不思抗敌,苟且偷生。昔年往事历历在目,词人百感交集,创作了这首词。

02

字句释意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临江仙:词牌名。洛中:指洛阳。

午桥:在洛阳城南十里。词人“夜登小阁”,回首往昔岁月:白天和各路豪杰在午桥上开怀畅饮,夜晚围坐在杏花树下尽情地吹奏笛子,一直谈笑到天明,竟然不知月光随着流水静悄悄地消失了。然而此时的南宋,山河破碎,往昔如梦,词人深深感到时光不再豪情已减。洛阳城的繁华、午桥的宴饮、悠扬的笛声,如同沟水中的月影,都已远去。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北宋沦亡后,词人逃到南方,饱尝颠沛流离之苦。残酷的现实和往昔的美好形成鲜明对比,自然让人有恶梦一场的感触。“堪惊”一词饱含了久历艰难和劫后余生的血泪

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渔唱起三更:渔歌在夜半响起。词人此刻虽然能够“闲登小阁”,但心境已和从前大不相同,他历尽国破家亡的流离之苦,看破尔虞我诈的宦海沉浮。世事沧桑,人生如寄,让人不胜感喟。


03

思想感情

词人以清新之语,写怅惘之情,在追昔抚今中,抒发了落寞孤寂的情怀。“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古往今来有多少人在倾诉心中的苦闷,当个人的愁苦融入历史的长河,那愁苦便淡去许多,成为渔唱樵歌,成为集体的记忆。词人把古今悲慨、国恨家愁,都融入这“渔唱”之中,将沉挚的悲恸化为旷达的襟怀。全词在此处悄然而止,这样的收束,感情真切动人,韵味深远绵长。


若您觉得有用,点个【在看】分享【朋友圈】吧!
购买课程后观看入口
进入“语文大师官方”微信公众号
进入【语文大师官方】公众号
点击菜单栏【关于我们】-【大师商城】

《望庐山瀑布》——唐·李白
长歌行》——汉乐府
凉州词——唐·王翰

↓↓↓点击“阅读原文”,观看所有语文知识点视频!

语文大师官方
大片式的课程、名师学霸交流、各种解题方法。每天3分钟,快速提高中小学语文成绩!关注可免费观看中小学古诗词,作文教学大片。
 推荐账号,扫码关注
推荐账号二维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