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的机会都不多,但谁都会有机会。机会没落到自己头上时,焦虑是没用的。自己准备尚未做好,太急切地去追求机会,极可能会给人一种急功近利的观觉。没做好准备时,就不能奢求机会落自己头上,落头上了只会砸自己一个大包。机会垂青有准备的头脑,意思是,准备好了,获得机会后才能把握住机会。值得惋惜的是,我们总会把握不住机会,究其原因,自然是自己准备不足。其中,意识上的准备不足最可惋惜。机会降临那刻,我们甚至都没意识到机会已经来了,就因为反应慢了半拍,机会硬生生地被别人抢走了。更多的时候,我们则没有做好知识和技能上的储备,自己不行,机会来了,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它溜走。有句话很有意思,岁月不饶人,首先不饶女人;机会不等人,首先不等男人。机会虽稀缺,可人人总会碰得上几个,形势喜人没把握好,赶脚就是形势逼人,再失了分寸,就是形势不由人。怕就怕看到机会了,因为惰性,因为走不出自己的舒适区,因为对既往路径形成了依赖,我们对这新机会压根就看不上。最终,自己蹉跎了岁月,只能遗憾地看着机会成为泡影。千万别迷信“是金子总会发光”,这句话的逻辑本身就是错误的,因为金子自身不能发光,暗室里的金子照样漆黑一团。金子之所以发光,是因为有光照着它,它才会出现反光。把自己锤炼成“金子”,当然是必要的,没有真才实学,机会也是鸡肋。但一个人才华横溢并不必然会获得机会,要不怎么会有“怀才不遇”这个成语呢?不要觉得自己有点能耐,机会就应该属于你,机会就终将属于你。不信且看今年的春晚,都认识那位胖乎乎的相声演员吧,其实他的相声说得一点都不可乐,几乎全国绝大多数观众早就希望他不要上春晚了,可他不照样成了春晚“钉子户”吗?比他说相声好的演员应该有吧,这些演员怎么就没他那么幸运能一而再上春晚呢?有些人生格言大概是不能完全当真的,机会并不必然垂青有准备的头脑。机会花落谁家,决定性因素可能不是你做了多少准备。个人为机会所做的准备不过是普通人人抓住机会的必要条件。可问题的关键是,我们先得获取机会了才有可能抓住机会啊。就算是千里马,也不能干等着伯乐赏识,因为伯乐太少了,相看不过来。等的时间长了,千里马就等老了,老马是跑不快的,过了黄金期压根就没人觉得它曾是千里马。身处职场,有才不能掖着,要学会自我营销,把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清晰无误地展示出来。这么做了,就算没有伯乐慧眼,总会有务实之人欣赏你。有人欣赏,就增加了获得机会的概率。千万不要以为有些人天生就是机会的宠儿,其实机会砸到人头上不是偶然的,个人积极展示才华是一方面,多种力量平衡是另一方面。到底哪些人更容易获得机会呢?不妨慢慢想,一旦想明白了,自己也就活通透了。把握机会与获得机会本就是两个层次的问题。大多数人只是使劲在把握机会上付出努力,至于如何获得机会,往往意识不够,放任了自我,把这交给了命运裁决。想获得机会本身也是需要竞争的,抢得一张入场券就是很重要的事。有时抢这张入场券的竞争已然是全方位的竞争,个人的能力与经验、个人的性格与人缘,个人的财富与人脉……都是参与竞争的要素。如果你觉得自己能力强,却没能获得机会,那真该衡量下自己哪些竞争因素存在短板。无欲方能无求,人不可能无欲。既然存了一颗入世的心,千万不能故作清高,假装脱俗。好的机会与资源永远都是稀缺的,你让不得,也让不起,上好大学要竞争,找好工作要竞争,找漂亮的女朋友也要竞争……只要你还想获得好的机会和资源,就免不了要与人竞争。竞争的本质是什么,是在规则允许的条件下“拼抢”,“拼抢”的结果多半是我有你无或你有我无,至多是我多你少或你多我少。打工,心不甘、情不愿;创业,赌不起、输不起。想出世,六根不净;想入世,狼性不足。总是这样摇摆的心态,这辈子注定就是个普通人。入世就要有入世做派,要想多获得机会,要想赢得竞争,需要激发自己的进取心,要有股狠劲。在自己不能把握主动性的场景下,一味清心寡欲,一味温良恭俭让,一味等,是不容易获得机会的。░ ░ ░ ░ ░
聚焦实务,立足疑难,训战结合,“指尖上的会计”依托微信公众号,着力为粉丝朋友们输出接地气的财税实务课程。“指尖上的会计”推出的线上课程全部由袁国辉老师主讲,每期课程30-60分钟,大家打开微信即可报名听课,足不出户就能轻松完成学习。
☞ 求职面试如何实现加分(53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