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是中国山水画中常见的绘画表达方式,在渔渡主题的绘画里分为两种:一种是待渡人,一种是渔夫。渔夫题材的山水画广为流传,被世人所熟知,待渡归渡的题材却研究甚少。早在顾恺之所在的魏晋年代就有古拙的山水画,但是当时的绘画是“人大于山,水不容泛”,并没有成熟,一直到山水画兴盛的宋元,这一题材的山水画表达的是画家的真情实感,绘画技巧手法逐渐成熟。
这一题材的绘画创作是文人画家的自我写照,是文人士大夫精神世界的形象呈现。同时与隐逸之风是分不开的,画中之“渡”,并不是表象的归与渡,而是画家心灵的“渡”,渡向内心的彼岸,寻找属于自己的“桃花源”。无论在社会和平还是社会动荡、朝代更替的特殊历史时期隐藏在画家背后的究竟是什么样的心灵体会?什么样的原因促使画家创作这样的题材?笔者将以从六朝至宋元这条时间线索来探讨此中寓意。
秋江待渡图 南宋 李唐
每一幅归渡题材的山水画背后都有着一份期待,一片小小的孤舟承载着画家重重的思绪,渴望到达彼岸的焦急,这是画中欲传达的思想情感,与之共鸣。笔者将以时间为导火索试做三点进行分析。
秋江待渡图 南宋 马远
一、六朝至唐宋归渡题材的山水画
六朝是中国历史上重大的变化时期,这一时期的文化艺术与混乱的战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魏晋是一个思想活跃、收获丰硕的时期,这一时期新的人生观世界观反映在文学艺术方面的新特征就是人的觉醒。魏晋时期的文人士大夫通过社会动荡会乱战争的冲击,在他们的内心承载了太重的精神负担和思想负担。退隐思想的存在成为自我安慰的一种方式。为了逃离混乱的社会缓解内心的苦闷才会有这一思想的诞生与延续,所以才有了山水画的兴起,才有了归渡题材的选择。
山溪待渡图 五代 关仝
曹植的文学作品《洛神赋》中饱含了诸多的象征意义,其内容借人神相恋而不能结合的悲情故事,反射出了他政治上的惆怅和不得志。这一文学作品引发后世文士的普遍共鸣,
顾恺之随之创作的《洛神赋图》亦是按照此文学作品而创作出来的。画中曹植所坐的楼船和宓妃所乘云车状行舟是人、神的行旅工具。楼船也是追求神仙思想的充分体现,六朝人们希望通过楼船来连接与神仙的感通,这是六朝以来呈现出来的“舟船”图像。唐朝早期李思训创制的舟船图像中融入了神仙思想,希望借助追求神仙思想以解脱政治上的抑郁与压力寻求精神上的自由与解脱。主观抒情的因素进一步加强,在渺渺片帆之中蕴含了新的精神内蕴,表达了内心的解脱和精神上的安宁。
王维的辋川山水样式成为了隐逸文化的经典样式,在宋秦少游《书后》中记载王维的辋川样式山水画能治愈人的疾病,这大概是一种心理疗法,看到王维的山水画心情舒畅,其间所呈现出来的高逸、冲淡的精神情怀是治病的良药。
待渡图 南宋 米友仁
宋元的山水画达到了顶峰时期,作品在色彩上发生一个重要的转向,即占主导地位的重彩工笔画逐渐让位于淡彩的写意水墨画,并影响宋元以后中国画坛达几百年。在创作题材方面,更趋向于现实生活,同时画面意境萧条澹泊。
秋江待渡图 明代 仇英
二、归渡题材中“舟”“船”图像的寓意
“山水比德”的审美思想,对于山水画的景物构成如何同人的精神品质、道德情操紧密联系起来,是山水画充满了人文精神。五代两宋的山水画注重可游可居的物质需求,和心居神游的精神需求。元代以后的山水画最终都是体现出淡泊萧散、孤寂清寒的境界。
从北宋开始,芦汀、巍岸、枯木、沙汀烟树、烟江叠嶂等景物构成的山水画兴盛起来,这成为归渡题材山水画存在的前提条件。归渡题材的山水画中多出现树、水、烟云对表现自然生机、生意和人的生命意识有着重要的作用。古代画论中将水比作山的血脉,先秦诸子对水作过许多哲理的阐述,把水比作是生命的源头,以表现出流转不息的生命体验和生命精神。“山本静,水流则动。”“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些说的都是水的律动,活水通过生生不息的时间流程和变动不居的形态来展示自然的无限生机。
渡头帘影图 明代 唐寅
与水密切相关的是云雾、烟气,飘散无常、变动不居,使得画面虚实相生、充满生机。朱良志说云烟在山水画中有四个作用:一、烟云是天地生命运转之气而成,所以得云烟雾霭则得造化元气。二、云烟雾霭使静止的物象产生动的意象。三、云烟有一种梦幻感、朦胧感、渺远感。四、画中烟云是灵气往来、生命之所。所以,在归渡山水画中通常是云烟缭绕表现的画面氤氲荡漾、生意迷漫,同时也是寄托了人们对自然万物温柔友善、爱抚怜惜的情愫。
秋江待渡图 元代 盛懋
归渡题材的山水画通常都是受隐逸文化的影响,在古代隐逸活动的思想中可以分为庙堂之隐和江湖之隐。后者的隐士就要真正的做到“归”和“渡”,司马迁在《史记》中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普天之下芸芸众生,为了各自的利益而劳苦奔波,乐此不疲。可真正能做到舍名弃利的,能有几人?“守拙归园田”是一种精神境界,内心又要做到从繁华的红尘渡到清净脱俗的世界,需要耐得住寂寞与功心的不时骚扰。
雪景待渡图 南宋 佚名
三、宋元山水画中归渡题材产生的原因
一个时期的艺术文化发生转变必然与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变革离不开关系。宋代的绘画受到理学的影响,由富丽堂皇的青绿山水转向萧散清寒的水墨山水,元代由于江山易主,异族打压,使得文人的内心异常的压抑,他们需要一种解脱的方式,通过绘画说出心声,他们向往自然、向往自由,想远离世俗红尘,渡向内心的纯净天地。所以这一时期的归渡题材、渔隐题材的山水画广受欢迎,这些都是文人们的渴望。
野舟横渡图 南宋 佚名
在归渡题材的山水画中也体现出了一种生活状态——“逸”。“逸在《论语·微子第十八》中有云:“逸民:博艺、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与!’……”所谓的“逸”也就是逃避政治,逃避现实,逃避世情,文人选择的是自卫式的退避,在内心营造出宽阔光明的“桃花源”。
寒江舟渡图 元代 佚名
“据于儒,依于老,逃于禅”是多数隐士画家共同的思想特征。中国封建社会的文人士大夫都经过儒家文化的洗礼,“学而优则仕”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但是残酷的社会不能使他们的梦想实现,他们只有求解脱与自由,道家思想的影响让他们想要返璞归真。禅宗所主张的追求自我精神解脱为核心的人生哲学与自然淡泊、宁静高雅的生活相吻合,所以他们在道禅中寻求心理上的慰藉与精神上的解脱,禅宗开辟的是一种淡泊凄清的美,符合文人不得志的心情。
通过以上分析解读,归渡题材中的山水是文人们选择内心生活,追寻美好世界的一种媒介,文人们通过一叶扁舟得到解脱,渡向“桃花源”,尤其是宋元时期。从中国山水画的萌芽和发展来看,它和中国隐逸文人的山林精神有着一种天生的血缘关系,密不可分。他们胸怀经天纬地之大志,以治国平天下为己任,但在残酷的现实面前,理想却不能实现,所以他们不能兼济天下但求能独善其身,于山川中放松精神,于诗酒书画中寻求心灵的寄托,于清静无为中涵养人品、胸次。回归内心的本源,不曾想过归期,一任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文章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