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武宣,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的地方,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人文景观吸引着无数游客。在武宣县桐岭镇的旺田村,有一处令人叹为观止的自然奇观——仙岩,以及与之相伴的仙岩石刻,这便是武宣古八景之一的“仙岩留迹”。
仙岩,古称仙岩山,其山脚下藏有一个神秘的岩洞,这便是仙岩洞。岩洞宽敞凉爽,可容纳数百人,岩内石乳凝结,玉雪晶莹,有泉飞溅成珠,清雅宜人。进入洞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尊透着仙气的天然钟乳石佛像,它身高2米,肩阔1米,脚踏莲花座,身披袈裟,栩栩如生。岩顶及岩边上,更是布满了奇形怪状的钟乳石,令人叹为观止。
仙岩不仅是自然之美的展现,更是古代文人墨客抒发情怀、留下墨宝之地。岩内现存有多方古代摩崖石刻,其中不乏宋代、明代、清代的名人题刻。这些石刻字体各异,有的工整,有的奔放,都承载着那个时代的历史与文化。据史料记载,明建文惠帝朱允炆在逃出皇宫后,曾云游至此,并在岩内石壁上留下了三首遗诗。这些诗句流露出他对宫廷的留恋,以及流亡生活的艰辛,为仙岩增添了一份厚重的历史感。
除了惠帝的遗诗,明代“柳州八贤”之一的张翀也曾到此游览,并留下了题诗。张翀,字子仪,号鹤楼,嘉靖三十二年进士,因痛恨严嵩父子乱政而上书弹劾,反被陷害谪戍贵州都匀卫。隆庆元年召回为吏部主事,后迁大理少卿、兵部侍郎等职。万历初起故官,督漕运,召为刑部右侍郎,不拜,万历四年乞休归家。天启初赠兵部尚书,谥忠简。他的诗作不仅描绘了仙岩的美景,更表达了他对世事的感慨与超脱。
仙岩留迹不仅是一处自然景观,更是一部活生生的历史教科书。它见证了武宣的沧桑巨变,承载了无数文人墨客的情感与智慧。如今,仙岩已成为武宣县的一个重要旅游景点,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探访。人们在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那份厚重的历史气息和文化底蕴。
为了保护这一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武宣县人民政府已将其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来宾市人民政府也将其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政府的重视和保护下,仙岩留迹得以保存下来,成为武宣县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
仙岩留迹是广西武宣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吸引着无数游客。在这里,人们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古代文人的智慧情怀。如果你有机会到武宣一游,一定不要错过这个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的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