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部门联合推动解决新能源汽车投保难题 探索建立保险车型风险分级制度

文摘   2025-01-25 20:57   北京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1月24日,金融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深化改革加强监管促进新能源车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推出21条举措,着力解决新能源汽车保费高、投保难等问题。
《指导意见》提出,将从优化产品服务供给、完善市场化条款费率形成机制等方面深化新能源车险改革,包括推动降低新能源汽车维修使用成本、丰富商业车险产品、优化商业车险基准费率等。记者注意到,此次发布的措施致力于解决当前消费者反映的保费贵、投保难等问题。
金融监管总局财险司副司长陆玉华称:“部分车型出险率比较高,部分车型的保费和它的风险不匹配,少数车辆的车主投保比较困难,一部分车型的保费比较高,保险公司的经营又普遍亏损,这个文件就是本着问题导向,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
为尽快解决部分车主反映的被拒保问题,四部门提出引导保险行业建立高赔付风险分担机制和平台,为高赔付风险的新能源汽车提供有效保险保障,实现消费者愿保尽保。在相关部门引导下,“车险好投保”平台1月25日就会正式上线。
陆玉华称:“如果是常规的渠道买不到保险,就可以到‘车险好投保’平台上来购买,可以自由选择投保的险种和保险公司,而被选择的保险公司是不可以拒保的。”
此外,《指导意见》还提出推动新能源车数据跨行业共享、加强监管,提升理赔服务质效等措施,研究推出“基本+变动”新能源车险组合产品,支持新能源网约车根据实际运营情况灵活投保。研究探索“车电分离”模式汽车商业车险产品,为相关新能源汽车提供科学合理保险保障。
新能源车险之所以保费高、投保难,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维修价格贵。四部门的新规在这方面也提出,要合力推动降低新能源汽车的维修使用成本。
业内人士介绍,在新能源车行业,往往都是由主机厂商提供配件、进行维修。消费者可选的维修渠道比较狭窄,维修技术、配件供应、质保限制等方面存在壁垒。对此,新规提出,要丰富新能源汽车维修零部件的供应渠道和类型。同时,要建立保险车型风险分级制度。
陆玉华称:“新车型上市的时候,保险公司定价往往根据同类车型以及它的新车购置价确定它的保费。这个制度实施之后,新车型上市的时候,我们要对这辆车进行低速碰撞试验,根据低速碰撞试验的结果,还有易损零配件的价格以及维修工时费用,根据这些因素综合来确定这个车型的风险等级。这个风险等级又和保费费率进行挂钩。”
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保险行业承保新能源汽车3105万辆,保费收入1409亿元,提供风险保障金额106万亿元,承保亏损57亿元,呈现连续亏损。保险业共承保车系2795个,其中赔付率超过100%的高赔付车系有137个。相关部门表示,下一步将持续跟踪分析新能源车险有关赔付情况,根据实际需要,在必要时公布赔付率超过100%的有关具体车系信息。
来源:央视网

NEWS


消费日报财经
消费日报财经,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权威媒体。关注报道金融证券、上市公司、资本市场等领域重大新闻。投稿、爆料邮箱:xfrbcjqmt@163.com 电话:15210062950
 最新文章